山东重工“谭大胆”谭旭光:国企改革没有行不行 只有敢不敢

中国网财经11月4日讯(记者李春晖)“我就是潍柴的‘谭大胆’。”在3日于济南召开的第三届中国企业改革发展论坛中,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旭光以这句自我调侃,开启了他风趣而又铿锵有力的演讲。

“谭大胆”之称的由来,有相当一部分是源于他在潍柴集团、山东重工、中国重汽推动的一系列大刀阔斧改革举措。

山东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谭旭光

“改革没有行不行,只有敢不敢”

1998年,潍坊柴油机厂濒临破产,37岁的谭旭光被推上历史舞台,成为潍柴历史上最年轻的厂长。“37岁,那时候什么也不怕。”在当时,潍柴的改革就已经对剥离副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提出了一些要求。

20多年后,国企改革再提做强做精主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谭旭光表示,回过头来看就是三件事:干部能上能下、职工能进能出、员工收入能高能低,但是敢不敢做、想不想做,是个重要问题。

“改革没有行不行,只有敢不敢。”谭旭光介绍,上世纪90年代时,潍柴通过改革剥离副业,才使之后20多年“轻装上阵”,实现了高质量发展。“没有当年的改革是做不到的。”

2009年,潍柴主导成立山东重工集团,谭旭光又把潍柴集团的模式拿到了山东重工。“我的观点是,总部高效。”他介绍,去年实现3500亿收入的山东重工,总部只有70人。总部为二级公司到省政府各部门提供不同服务,管“战略、投资、班子、考核”。“8个字很清晰,70个人我们也管得很好。”谭旭光称,“我们连年在全省国有企业里是盈利最高的。”

谭旭光说,今年山东重工完成重组中国重汽之后,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重汽所有领导干部办公室的沙发都撤了,然后办公室大门都由木头门改成玻璃门。“透明,全体干部员工在阳光下办公。20年前潍柴就是这样干的,大家20年就这么改过来的。”

心无旁骛攻主业

“我血里流的是柴油,我不做其他”

凡是成功的企业,要攀登到事业顶峰,都要靠心无旁骛攻主业。谭旭光提出“非主营业务坚决不作”。他表示,公司始终围绕着发动机这个主业在做、在延伸。“我血里流的是柴油,我不做其他。”

他提出“低附加值的不做”,“国有企业要迈向高端,毛利率低于20%的产品(我们)不干。”

他还提出“不做重复的规模扩张”。2009年金融危金期间,全球制造业萎缩过冬,潍柴却逆势开启大规模海外并购,在当时引发了很多关注。不过谭旭光强调,潍柴的并购都是围绕补强短板,“缺什么(才)并什么重组什么”。

除了收购项目,2009年时谭旭光还忙于在海外招揽人才。“我这个人眼睛小,但是我看到人才我就眼放大。”2009年金融危机的时候,他跑到美国一待一个月,“一下搂回来30个人”。“人力资源争创一流”也是谭旭光为企业定下的发展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