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以稀為貴!郟縣李渡口村果然不一樣

本來不知道這麼個地方,有一回我在郟縣“趟”,就偶然“趟”進了李渡口村。遠遠的就看到村口有一座高大的寨門,頓時感覺,這個村子不一樣。

李渡口村隸屬於平頂山郟縣冢頭鎮,距郟縣縣城約10公里。該村村民以李姓為主,位於藍河岸邊,原有渡口,故得名李渡口村。以前李渡口因漕運優勢,曾繁榮一時,清代稱鎮,寨內商號很多。2014年,李渡口入選了第二批國家級傳統村落名單。李渡口村還是遠近聞名的書法村。

李渡口村相對完整的古寨牆,現在已經十分罕見了。該古寨牆修建於清朝末年,外有護寨河環繞。這個古寨牆的主體是夯土,最近修整過。目前經修繕的部分是寨門左右數百米的範圍內,寨門附近外包紅石,其它部分則進行了平整和培土。城牆上以灰磚鋪陳。向北面走大約二百米,還有未經修繕的寨牆,有些殘缺,上面長滿了灌木和雜草。

村內還有大量的古民居存在,並被保護了起來。村內古建築多達800餘間,其中明清時期的建築600多間(以清代為主),總建築面積達兩萬平米有餘。這些建築情況不一,有些富戶的宅子兩進或三進院,建築式樣考究;有些則較普通。 這些建築大多分佈在穿村而過的東西大街兩側。

村子中間有片廣場,村委會也設在這兒。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展現古代農耕文化的景觀,古宅院也相對集中。

寨牆和清代民居,是我兒時很普通的記憶。但隨著時代變遷,這些東西漸漸毀壞,很難再見到了。物以希為貴,李渡口村這些古蹟保護得不錯,成了一個讓人們追憶舊時光的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