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名没几天就目中无人,张九龄王九龙西安演出叫板同行,不应当

张九龄、王九龙是德云社九字科相声演员当中,这一两年开始走红的一对搭档。

张九龄个子不高,嘴皮子比较利落,人长得也喜兴;王九龙个子很高,皮肤白皙,模样帅气,赢得了不少德云女孩儿的心。两人算是九字科演员当中,目前知名度最高的德云社演员。名气增长,拥有的粉丝多了,难免就有些飘飘然,他们近期在西安演出所说的几句带有一定挑战性的话,也是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出口的。


选择这三个传统段子需要勇气

当天的演出当中,张九龄、王九龙挑了三段传统相声来说,《造厨》、《托妻献子》和《拉洋片》。相对来说,这三个段子放在商演当初演出,确实不太讨巧,或者说不容易引发观众的强烈反应。《造厨》和《拉洋片》的题材离现在非常久远,很多年轻观众都不太明白这样的事情,因此表演起来一般都比较温,没有什么大的包袱儿。只能靠前面的垫话部分,加入一些贴近时代的内容,来博观众一笑。


相对来说《托妻献子》更容易引发笑声,但与这两个演员的年龄又不太相符,而且很多相声演员经常表演这个作品,也很难有所创新。

张九龄之所以说选这个三个段子代表德云社演员的一种能力,其实也是由于上面所说的原因。越容易演不好的作品,他们敢于在这样的大场合演,越代表他们本事不一般。


自己吹牛可以,贬损其他团队没必要

这样的话倒也无可厚非,说上几句也没有什么。只不过后边那句话,就存在一定的挑衅,说什么不服出来试试。

夸自己怎么优秀那别人管不着,最多算你吹牛无伤大雅,但如果以此来贬损其他团队,就完全没有必要。

知名度和真本事不能完全划等号

从团队知名度和人气上说,西安的相声团体不管是青曲社,还是相声新势力,都没有办法与德云社相比,班主也就是最大的角儿有差距,团队内的其他演员知名度也比较欠缺。


但知名度和真本事不是完全划等号的。德云社一些年轻演员知名度确实高于很多团队年龄相仿的演员,这一方面与他们个人的本领有关,另一方面也是非常重要的,是因为德云社这个金字招牌给他们镀了光。真正把各个团队的演员放在一起比拼,论说学逗唱真功夫,而不是放一帮个人的粉丝在台下起哄,还真不好说德云社的演员一定比其他团队表现出色。

就拿青曲社来说,他们的多为年轻演员都有一身能耐,只不过苗阜对当前的娱乐节目有所警惕,不愿意让这些人随便参加各种电视节目,他认为那些节目娱乐性太强,对相声真正的发展没有太多好处。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些年轻演员更多被观众认识,不像德云社演员有更多机会在各种节目上曝光。


演员一旦拥有众多粉丝,很多人就不太容易把持住自己,该练的基本功也不练了,该深入创作的节目也不创作了,相声事业陷入停滞。但粉丝在身边环绕的假象,会让他们认为自己一直在进步。这是比较危险的事情。

德云社年轻演员应该学学当年的郭德纲

年轻演员需要一些狂,在一定程度上,演员丝毫不狂,也成不了什么大演员。当年的郭德纲,年轻时候放出过不少狠话,得罪不少同行,但他不仅是口头这样说,同时也身体力行用一个个作品证明自己说的话并非大话,因此即便他的话戳到其他演员痛处,对方也说出什么。


德云社的很多年轻演员,都应该跟他们的师父学学这一点,只是狂妄而没有真本事,那将行之不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