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银河系,系外的无数星系,我们对它们了解多少

每个人都曾好奇我们生活的世界有多大,在人类确认地球大小之后,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答案。但是又一个问题随之而来,那就是我们的地球所处的环境又有多大呢?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看的越来越远。由最初的观察太阳周围几个行星,到现在能观察百亿光年之外。

初识星系

早在1784年,英国的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就曾提出过,他认为太阳只是盘状银河系中无数星系中的一个普通恒星。在银河系外有着数量巨大漩涡状的云状块,他称之为“星云”。1758年~1785年,法国天文爱好者梅西耶观察到103个雾状块星云,其中的绝对大多数是银河系外的,以他命名的M31就是仙女座星系。

要探讨星系的话,就不能使用我们平时使用的长度单位,如米,千米。由于宇宙中的尺度很大,所以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长度单位十分的不方便,需要使用我们都熟悉的光年这个单位。另外,还有一个天文距离单位要比光年更长,那就是秒差距,它是以大地测量中的三角视差法为基础的。例如,你用左眼和右眼看到的距离的差异就是视差。当想要测量某个恒星距离时,当这颗恒星与地球的连线垂直于地球绕太阳轨道半径时,如果恒星对日地距离的张角为1秒(弧度单位,1弧度=206265秒),这时对应的距离就是秒差距,一秒差距大约是一年光的3.26倍。这种方法是测量天体距离的一种常用方法。

以恒星为基本单元,我们现在大致把天体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恒星——10^6千米星团——300光年星系——10^5光年星系群——10^6光年星系团或超星系团——10^7光年大尺度结构——10^7~10^8光年

银河系

30年前,我们对银河系的了解还很粗糙,一直认为它是扁球状漩涡星系,是由恒星、气体和尘埃组成的。经过大量的观测,确定它属于涡旋星系S中的棒旋星系Sb。银盘外层很大区域是银晕,它是由炙热气体组成的球状低密度区域。太阳系在它的边缘,离中心有3万光年的距离,所以我们看到的银河系是长条形状的。银河系大约包含了3000亿颗恒星,而整个可观测的宇宙大约有100亿个类似银河系的星系。

晚上看到的银河系

哈勃和他的河外星系

星系天文学之父——埃德温·哈勃出生于1889年,美国的密苏里州。他毕业于芝加哥大学,他还是一个重量级的拳击手。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曾在法国战场任上校。在1919年之后才把爱好的天文学作为正式工作。

埃德温·哈勃

在当时,有两位天文学家就“仙女座到底是在银河系内还是银河系外?”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哈勃给了他们结论,他通过1923~1924年的观测发现,在仙女座M31中有12颗光亮度周期性变化的“造父变星”,周期为5~6天。

造父变星”是一种估量星体距离的“尺子”,例如:银河系中有一个我们已经发现的“造父变星”,而且我们已经知道与它的距离。拿已知“造父变星”的星级亮度与同等光变周期的“造父变星”做比较,就可计算出该星的距离。

哈勃根据这种方法计算出仙女座不在银河系内。

哈勃对仙女座的距离测定意义重大,它打开了河外星系研究的大门。哈勃根据星系的形态,将星系大致分为椭圆星系(E)、涡旋星系(S)、椭圆状星系、不规则星系(Irr)等。按涡旋型中旋臂缠绕松紧和中心凸起程度可再细分为:Sa、Sb、Sc型,另外还有草帽星系等。

仙女座M31

仙女座属于Sb型,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涡旋星系大星云,它包括大约1万亿颗恒星。

Sa型M81、M82

距离我们1200光年的M81、M82星系属于Sa型,它们是亮度最高的星系之一。

星系群和星系团

我们把数量低于100个星系组成的系统叫做星系群。100以上的星系汇聚起来称为星系团,现在我们已经观测到了数千个星系团。

多个星系团又组成了超星系团,比如我们银河所在的超星系团就包括室女星系团大熊星系团等,它的直径约为1亿~2亿光年。

随着宇宙的膨胀,相应的视野也随之扩大。在宇宙大爆炸138亿年后的今天,我们可观测的宇宙边界已经达到了931亿光年。这个宇宙之外又会是什么,或者说我们的宇宙存在什么环境中,这个问题的答案等待着我们去解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