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国电影新的思潮与烙印

前言:

1993年8月至1994年1月,姜文执导、拍摄了他的第一部电影作品《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光》);

影片以其宽容的基调、华蜜的情感以及温热的画面,探索并记录了青春的局限、矛盾与不稳定性;看似平淡无奇的背后,实则却隐藏着无限的思念(对青春)与关怀(对马小军)!

也许是深受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影响,影片的主题创作与表达,亦始终坚持主观、自由化的灵性思维与逻辑;

并且在积淀了中国散文电影“抒情美学”的基础上,独自创作了一些属于它自己的审美体验(色彩)与风格(叙事)!

《阳光》的主题创作与表达,不仅融合了后现代主义设计风格,并且亦兼具中国散文电影的独特魅力

一、观点阐述:

通常情况下,尤其是在单一历史语境中,人们对待特定人群,总是充满了理性的偏执与焦虑;而这种缺乏人文关怀的指涉,虽然已有了一些实证,但却时常会忽略多元化的主体情感,并渐次影响到文艺作品的精神意向与内涵!

而影片《阳光》的主题表达,则不仅打破了这种求同性的构想,并转而以人的主观心象为文本,在融合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基础上,杂糅、拼贴了少年马小军的青春回忆与幻想;

给观者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亦展示了它独特的创作视角,以及真挚、细腻的旧时情怀!

二、举例论证:

《阳光》的叙事情节与内容,看似来源于过去,实则却为情感中的一段记忆,亦或是记忆中的一段情感;

它采用了意识流的结构与形式,来消解并隐没了影片的戏剧性,且在保持镜头语言的“多点抒情”同时,亦采用散文艺术的表现手法,来淡化主体人物之间的情感矛盾与冲突!

比如说影片当中,马小军回忆与刘忆苦打架的这场戏,便是通过话语传达(旁白)的叙述手段,来真实且诚恳地表露出前者“血气未定”的潜意识之举;它以剖析人物心理,以及打破时、空限制的形式,来拓展影片构思的容量,并继而起到了深化作品主题的作用!

<<审美风格(叙事)

影片激扬个性的叙事场景,不仅增添了作品强视觉的艺术表现力,并且亦引发了人物不同的矛盾心理(爱与恨的激烈对比)

《阳光》里的屋脊与房顶,是影片激扬个性并彰显青春魅力的标志性场所;而此处大面积的过曝镜头,亦不断散发着人物满溢而出的旺盛精力!

且从马小军游离无归的晃荡中,观者们也愈加能够体验到作品强视觉的艺术表现力;

这种类似于绘画式主题的重复运动,不仅渲染了马小军的苦闷心理,并且亦完美塑造了他不畏炙热“烤”验,欲为爱慕而执着地追逐与等待!

在此前,影片延续并发掘了原著小说(《动物凶猛》)中强烈的主观记忆与色彩;如表现人物的心理、回顾,以及情、境交织后的影像再认与重现;

但可是,随着刘忆苦的强势介入,马小军的情感构建亦被故意打乱;并导致其内心深处,诸多映象中的闪念悄然而来;

倘若以镜头角度来分析的话,那么这便属于“表现蒙太奇”的一种创作手法;它将影片的叙事节奏,带入了马小军潜意识的梦境中,并以其直觉和情感来左右叙事进程与结局;形象而又生动地展现了马小军的爱跟被爱,以及内心深处对待米兰的真实幻想与憧憬!

一边是表现自己的英勇,并配合着气宇轩昂且略显傲气的混乱场景;一边则是只有情绪热烈、气氛高涨的欢腾与怡悦;两者看似平行,实则却为强调爱与恨的激烈对比!并将马小军面对朦胧初恋时的霸道深情演绎得淋漓尽致;

可是这还没完,紧接着影片又随即插入了一段画外音(旁白)!如此双重映象的叙事结构,不但强化了人物的矛盾心理,并且亦传递了创作者曲折、深婉的心坎对白!

<<审美体验(色彩)

影片以“色彩鸿沟”为界,竭力展示了作品的创意与灵魂,并亦深刻揭示出传统与现代之间难以弥合的矛盾与冲突

为了激发作品的创意与灵感,影片在原著剧情设计的基础上,亦运用了多种色调的审美意蕴,来呈现其不同时期的情感联系与区别;

比如说热烈的暖色,它象征了马小军淳如诗、美如化的人性本真:既蕴藏着生命中最原始的活力,又兼具了浪漫、性感的夏日情调!

这种新颖且独特的视觉体验,不仅为整部电影增添了浓厚的文气与光彩!并且亦提升了作品的精神内涵以及画面、形式的艺术美感;

但可是,随着叙事进程接近尾声,影片却突然以“色彩鸿沟”为界,调出一段浓郁的纪实画面;并借此扭转了此前温热而醇美的记忆影像与构图!

如此强烈的画风设计和转变,不仅使观者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时代的发展,并且亦深刻揭示出传统社会与现代价值观之间难以弥合的矛盾与冲突!

结语:

作为一部改编自小说的高分电影,《阳光》的语言笔调,依旧延续了原著里的细腻与孤独;

它在充当“反省”与“思考”的媒介过程中,以其精准而敏锐的洞察力,捕捉并还原了生活的现实、多元性;

而这种表述事物(亦或是现象)的个性本真,更是在不知不觉中,建构了中国电影新的思潮与烙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