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杠杆“撬动”文旅升级!山东再派全域旅游“红包”下月起19个景区门票降价

经济导报记者 初磊

“十一”黄金周过去还不到一个月,山东再派国有景区门票降价“红包”。10月30日,山东省发改委召开2019年降低国有景区门票价格情况新闻发布会,下月起至明年1月 ,烟台蓬莱阁、威海刘公岛等19个景区门票将陆续降价,其中刘公岛景区与定远舰进行整合,降幅达50%。

“降价仅是第一步,目的是通过价格杠杆引导景区摆脱门票依赖、‘上新’产品和服务,撬动山东精品全域游,释放旅游经济新动力。”省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处调研员邓世亮表示。

降价通道打开

自去年“五一”前夕山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国有景区门票降价方案后,山东国有景区降价红利不断,且优惠范围和幅度不断扩围。

如,今年10月1日起,将曲阜“三孔”景区的7个景点门票进行整合,价格降为140元,门票7日内有效。其中,孔庙、孔府、孔林保留单票,孔府60元,孔庙由90元降为80元,孔林由40元降为10元;颜庙、周公庙、少昊陵分别由原来的50元变为免费开放;孟母林由原价30元变为免费开放。

吉林游客艳萍国庆期间就带一家老少在曲阜待了两天,改变了一天逛完“三孔”的原定计划。她表示,“7个景点实行整合门票,并且门票7日内有效,对外地游客来说,可以在当地慢慢体验传统文化了!”

初步统计,截至今年10月,山东已出台降价方案57个,免费开放的知名景区16个,与2018年初门票价格相比,平均降幅47%,年可减轻游客门票负担1.6亿元。

整合降价给景区带来了什么?

“三孔”景区营销中心主任董亚军表示,今年国庆黄金周景区接待游客39.05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308万元。受其带动,济宁全域旅游初步实现了从门票经济到产业经济的转型,全市17家重点监测景区共接待游客209.91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8172.98万元。

“降低景区门票价格,有效推动了山东旅游经济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大了服务消费。”山东省发改委成本调查监审处处长封立树,则给出了全省的数据:今年国庆黄金周山东共接待游客6995.6万人次,同比增长7.6%,居全国首位;旅游收入579.5亿元,居全国第二位。

据悉,山东省发改委还将畅通降价通道,推出青岛崂山、滨州鹤伴山国家森林公园等景区降价方案,实现全省97处国有景区门票降价全覆盖。

转型才是关键

有研究数据表明,旅游产业链效益约为门票价值的7倍,包括食宿、交通、购物等。经济导报记者在采访中获悉,降价仅是山东推进全省旅游价格改革的起步。围绕构建全域打造、全业融合、全景建设、全民参与的全域旅游发展格局,山东将推动旅游业加快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小众旅游向大众旅游、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型升级。

邓世亮表示,泰山、“三孔”等首批降价的景区已开始探索增加二次消费比重的措施,考量如何延长游客停留时间、如何开发文创衍生品等。

“无论是降价还是免票,核心都是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景区实现由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的转型,有一条很关键,即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是不是游客真正需要的。”30日上午,山东大地旅游项目策划咨询有限公司、山东国信国际旅行社董事长张晓国对经济导报记者表示,景区应该围绕门票定价进行从价格到业态配比、服务提质的综合施策。

前期来看,通过降价,不少景区实现了客流量的提高。接下来,景区的接待能力、配套设施、游客体验等能否跟得上,是全新的考验。“游,只是其中一个方面,‘文化+旅游’怎么才能让文化资源变成旅游资源,才是十分关键的点。”张晓国说。

做出本地IP

显然,门票不能一降了之,不少景区已经着眼于“下一步”。

如,威海刘公岛景区就与在景区外单独收费的定远舰进行整合,以丰富并突显红色旅游基地教育内容。整合后,票价由去年的182元降为91元,降价方案将于12月10日开始执行。

这是山东围绕全域精品旅游进行门票价格整合的缩影。对于形成特色的旅游线路或功能区,如泉城济南、平安泰山、东方圣地曲阜等旅游区域,山东协调地方研究推动跨行政区域联票价格,并配套实施一票多次多日使用制。去年,济南灵岩寺、五峰山、莲台山、大峰山联票价格由145元降为75元,降幅达48%。

采访中经济导报记者获悉,在山东,除泰山、曲阜“三孔”景区门票价格由省发改部门直接管理外,其他景区门票价格授权市、县人民政府管理,市级定价景区占比约46%,县级定价景区占比约为53%。景区降价后,当地财政“兜底”,真正还景于民,能免费则免费。如,今年以来,泰山景区内的彩石溪、玉泉寺等景点免费开放,济南华阳宫、五龙潭,淄博的齐文化博物院、临淄足球博物馆等一批景区陆续免费开放。

据观察,全国范围来看,今年国庆黄金周期间,国内游客7.82亿人次,同比增长7.81%;实现旅游收入6497.1亿元,同比增长8.47%。旅游大省山东的表现虽然不俗,但旅游收入与江苏相比依然有差距。

对此,张晓国认为,除了旅游资源本身的差距,各地在旅游资源开发、保护及服务上也有不同,全域游应在发掘本地资源上做文章,做出本地IP。“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是一个系统工程,建议在后续政策配套上,向完善产业链条、丰富旅游业态、创新产品和服务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