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才是内地演员中的天选之子

30多年前,在哈尔滨市区内的松花江上,发生了一场特大沉船事故。

船上的238名乘客不幸落水,最终生还的仅有67人。




常年在学校教书的老张夫妇,那天也差点遭了难。

还好登船前,家里的小儿子非嚷嚷着要去动物园看大马猴,这才让一家人死里逃生。

常言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30多年后,老张夫妇得到了啥样的福报,我们无从考据。

但如今,早已步入中年的小儿子,的确已经成长为内地演员中的天选之子——

张译


前几天,刚在平遥国际电影展的开幕式上,高调亮相;

国庆档,又参演了三巨头的其中两部,戏份颇丰;

小荧屏,他还是热播剧《光荣时代》的大男主。






而这,还得忽略暂时缺席的《八佰》和《一秒钟》。

总结起张译的成功,许多人喜欢用“历经磨难”、“大器晚成”

这类词。

但更多人,没有注意到:

同为出身话剧的影视演员,张译比倪大红、王砚辉,甚至是TF老boys们早红多少年。

2006年,年龄相仿的雷佳音和郭京飞,刚开始在各种电视剧组跑龙套。

另一头,张译早期电视剧的代表作《士兵突击》,就已经开播了。

严格来说,他在这部剧里的戏份并不多。

哪怕把出镜的集数都算上,也还不到两位数。(共30集)

但刷完《士兵突击》,相信没人忘得掉退役路上的史班长。




你可以说曾服役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话剧团的张译,演军旅题材沾了自身履历的光。

可这,也恰恰实锤了,他天选之人的属性。

赶上军旅题材的火热,那几年张译先后演了《末路天堂》、《我的团长我的团》、《生死线》。




像胡玫()、孔笙()、康洪雷()这样优秀的电视剧导演,张译没两年就合作了个遍。

我们可以夸赞张译,说他是凭实力吸引到优质的资源。

但转念一想,又有多少天资卓越的演员,出道即巅峰?



《天浴》李小璐


学生时期的张译,是非常自卑的。

高考连续两年报考北京广播学院(即中国传媒大学)落榜,后来去了哈尔滨话剧院和北京战友话剧团,还都是自费上的。

张译一直对自己的长相没啥自信。

刚去战友话剧团的那会儿,好不容易混进北京话剧圈,可向来不自信的他,却只能写点会议纪要,给晚会主持弄点串场词。




年轻时的张译,甚至做过一段时间编剧。

或许正是这种啥都想干、啥都能干的心态,给他铺好了未来的路。

张译能火,是早就注定的。

接《亲爱的》时,陈可辛在发布会前一天,才给张译发来剧本。

一看要演大款,他立马回绝。

但陈可辛一再坚持,说是明天来了再谈。

第二天的发布会,赵薇和佟大为看着他面面相觑,老相识黄渤倒勇于戳破尴尬:

“张译,你来这是干嘛的啊?”




回忆起这段经历,张译是这么总结的:

“感觉能力不够我就会直说,如果对方在知道我的态度后一再坚持,我也同意来了。哪怕他以后反悔,我都得演,我就是这么一人。”




就这样,《亲爱的》里的大款韩德忠,几乎成了整部电影最亮眼的配角。




2015年,张译也凭借这个角色,从王千源、王志文、韩童生的死亡之组里杀出重围,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最佳男配奖。

拍《山河故人》时,贾樟柯又需要人演大款。

这个角色更低劣、更顽固,张译还是拒绝。

可贾科长也没给机会,我们就看到了一个操着山西口音开捷达的煤老板。




张译特别不喜欢被表扬,但贾科长用方言说“能行”他却他别喜欢。

因为这句山西话的意思是“还可以”,也就是还有进步的空间。

在《我不是潘金莲》里,张译又变成了自作聪明的法官贾聪明。

许多人称赞张译演得好,但更多人不知道:

他为塑造这个配角,做了多少功课。




演到《追凶者也》,张译又完成了180°的大反转。

观众竟然能接受,一个不入流的东北小混混,其实是个金牌杀手。




当我们还在看张译在大银幕上演配角时,他早就以主创的身份,走上金马、多伦多,甚至是戛纳电影节的红毯。

原来张译天选之子的人设,已经宣扬到了全世界。


不过,娱乐圈里的人设再强,也迟早会有崩塌的一天。


就像去年中国电视金鹰奖的全部话题,几乎都被迪丽热巴和李易峰包办。


但与这两位同样拿到观众最喜爱演员奖的张译,却几乎变成了小透明。





对于奖项颁发得是否合理,已经有太多的人做过评价。

杀姐只想说:

在内地演员中,张译才是我心中真正的天选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