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沧桑变幻,我眼中的香港

旺角女人街

记得20多年前,一位同事去香港探亲,大家都很羡慕她。那时去香港是挺稀罕的事。她回来后,说了一句非常生动的感想,让我记忆至今:“在香港走路,得仰视着,高楼林立,真的像火柴盒似的叠得那么高,太了不起了!”

斗转星移,今天大陆人可以成群结队地跨过罗湖桥,大家似乎也不再仰视香港了,大陆大都市的高楼大厦不比香港少,关键还新,多数大陆人在香港只是专注于购物,尤其是世界名牌产品。那么反过来说,20多年来,香港人对大陆人的看法又有了什么样的变化呢……这个值得探究,了解现在香港人对大陆的心态,想来对于认识今日香港局势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年前来到日本之后,我几乎每年去香港。2019年10月19日,周六,我又从东京去香港。此次看到的香港与往日有明显的不同,最显著的变化是街头听不到嘈杂的国语了,大陆游客几乎销声匿迹。

众所周知,现在香港正处于非常时期。当天到了成田空港,意外发现香港航空的柜台前排起了长队,去香港的日本人还真不少。而当天香港航空的工作人员似乎不足,排队一个多小时才拿到登机牌,离飞机起飞时间只有半个小时之际,还有二十多人排着队呢。后来飞机不得不延迟半个小时起飞。虽然香港局势比较复杂,但日本外务省并没有发出渡航禁令。

香港机场,一切看起来平静,但我还是察觉出跟以往有微妙的区别,冷清、安静得欠缺活力。事先听香港朋友说,现在乘客之外人员无法进入机场——关口需要查看护照和机票。当天到达香港是下午4点半,走出机场欲乘机场快线时,有工作人员热心告诉我:“你快点吧,过了5点,机场快线就不停九龙站了。”我幸运地赶上了!在九龙站下车,打的去酒店,发现计程车不像以前那样一辆接一辆地排队,而是间隔好几分钟才来一趟车,这又让人心生违和感。

听香港朋友说,第二天周日有大游行活动,预告说游行的终点是西九龙火车站,这是香港连接大陆的火车起点,与朋友当天一早赶到那儿,发现警察、媒体记者已经严阵以待了。但是游行队伍迟迟没有露面,后来才知道他们改变路线了。离开西九龙火车站时,看到一群穿黑T恤,戴黑口罩、背双肩包、表情肃穆的年轻人迎面走来,看上去每个人都相似的……我在心里默默问他们:你们来自何方,又要到哪儿去?

游行活动下午1点半开始,看手机上的电视台现场直播,人群的形体动作似乎越来越大。我准备回到旺角的酒店,本来乘坐小巴士可直达,但是发现因为道路堵塞,小巴士已经动弹不了,只好走迂回路线乘坐地下铁……一到酒店就打开电视看游行直播,呵,游行队伍已经变形了,马路中央被堆了障碍物,再仔细一看吓了一跳,刚刚自己走出的旺角地下铁出口正燃烧着熊熊火焰……街头信号灯被砸得瞎了眼,中资商店的商品散落一地,且被踩上好几脚。我曾经多次路过、打心眼里仰视过的尖沙咀警察署的门口,已经成了战场,有人往里头扔危险品,警察挂出了黑旗以示警告。

此番在香港虽然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刺激,但是我还是在香港找寻到了美好。原先周末香港的大小餐厅均是宾客满座,如今却是生意清淡。香港的美食依旧是高品质,特别推荐一家叫做“莆田”的餐厅,是新加坡的福建人开的,把福建菜发扬光大到极致。品尝了黄花鱼、蟹肉粉丝等招牌菜,至今难忘,口齿留香。“莆田”两字成为金字招牌,实为福建人的幸事。

看香港街头的墙上、马路中央,出现了一些字迹潦草的黑色标语,不少是措辞让人不堪,暂且不论内容如何,不美的黑字确实是影响市容了,让国际大都市多了几分狼狈。令人欣慰的是,街头也能捕捉到香港民众的善意,看到被破坏的中资商店的门口系着几张港币,上面写着“小小心意,敬请接纳”。

多个地下铁的出口被橘红色的塑胶带拦起来,有些自动售票机被套上灰色的大袋子,上头写着正在调整修复中,地铁公司尽可能不让惨象进入乘客眼中。地铁站的告示透着谦恭的绅士风度:“车站部分设施被破坏,暂时未能使用,我们会尽快将设施复修,感谢您的体谅。”

我所住的酒店给住客的告示也充满委婉的温情:“由于⚪⚪一带有公众表达要求行动,如非必要,请暂时不要前往该地区。酒店将贯彻以宾客的安全为首要宗旨,并紧贴事态发展。”

周末的大街上遭到再大的肆虐,总有人连夜清理,第二天高节奏的生活又正常运转了。巴士、地铁照常开始运行。不得不赞叹香港社会的自动修复功能。

“公众表达要求行动”所提的条件均为政治诉求,没有经济上的要求,据媒体资料,香港的失业率是3%以下,这就意味着年轻人只要普通地努力,不愁找不到工作。香港的真正的民意在哪儿?对于游行人群的言语和行动的诉求,多数人保持沉默。前一段据说发生了有游行人员跑到地下铁挡住列车车门不让乘客下车的事态,即便如此当时乘客也是保持沉默,这也许就是著名的舆论现象“沉默的螺旋”的再现。

20年前我第一次去香港时,感觉空气都是香的。这次特意重游旧地去了20年前去过的旺角女人街,小商品依旧纷繁艳丽,但恕我直言,感觉到几分杂乱与凋落。旺角的天空依然如故,香港大地也许有些失色,是否需要补充一些新鲜元素呢。匆匆两天特殊时刻的周末香港之行,心境如五味杂陈。

香港之行之后的周末我去了上海,与上海的朋友也交流了香港的局势,有朋友说:多少年了,香港人住的房子还是那么小,普通百姓住房方面的享受真的不如大陆呵。还有人说,两年前第一次去香港对市容觉得有点失望,老房子太多了……

是啊,这些年大陆的“硬件”突飞猛进地发展。那么香港人的心灵深处又是如何感知的呢,对于在香港爆买的大陆人,心中即使是仰视和俯瞰交错也不奇怪,能够理解。香港人原先引以为豪的优于大陆的以自由民主为主旨的人文“软件”依然健在, 但几个月来由于某些过激的“公众表达要求行动”,使得法治社会出现了失控、崩塌的景象。特别是公共交通运行的不正常已经影响到了民众的日常生活。

大陆与香港,其实不需要谁来仰视谁,民众之间,理应彼此平视,用平常心心平气和地沟通,彼此祝福。当你不再仰视香港时,依然可以发现香港美好的一面,套用一句俗话来说:是真爱。(黄文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