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拓资本医疗健康产业周报 Vol.8

“北拓资本医疗健康产业周报”由北拓资本医疗健康领域核心服务团队发布,专注于从资本角度,解读一周行业数据,分析行业最新动态,讨论业内热点话题及探讨与医疗健康行业相关的最新政策法规,并深挖当下行业趋势中的机遇与挑战,提供最新的行业观察。

医疗健康是北拓资本重点关注并深耕的领域,团队积累了丰富的服务高成长性企业、细分领域行业龙头企业的成功经验。未来,北拓将持续开拓认知与业务边界,陪伴该领域创业企业成长,致力于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专业观点。

[ 报告期:10月19日-10月25日 ]

本周重要新闻

国家医保局:发布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

继5月份30城入选试点城市之后,国家医保局力推的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DRG,按病组付费)支付方式改革继续推进。国家医保局10月23日正式官宣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这也意味着DRG付费改革中最核心的技术标准即将投入使用,这也标志着医保系统对于医院和医疗服务的供给方式的调整又逐步进入新的阶段。

DRG 实质上是一种病例组合分类方案。这和以往根据实际花费按项目报销的方式不同。在 DRG 付费方式下,医保部门根据规范的治疗路径,对某一具体疾病分组的平均花费有相对明确的标准。实际操作中,依诊断、治疗手段和病人特征不同,不同病例会对应进入不同诊断相关组。医保基金按照病例进入的诊断相关组付费标准进行支付。DRG付费是医保基金实现控费的有力抓手。这种模式下,医院药品耗材等将转化为成本支出,使得按项目付费模式下“多开药多赚钱”激励机制将受到抑制。

本周市场信息汇总

私募融资


兼并收购


IPO


本周重点交易

Arcutis Biotherapeutics

C轮:9450万美元

Arcutis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家生物制药公司,主要探索炎症和免疫学领域的创新技术,针对已验证的生物靶标,开发潜在的最佳疗法,并将新颖的皮肤病学疗法推向市场,公司目前正在开发两种新型化合物(ARQ-151和ARQ-252),这两种化合物可用于多种适应症,如牛皮癣、特应性皮炎和湿疹等。公司预计2019年底将报告异位性皮炎2a期的主要研究数据,2021年上半年,该公司将报告有关斑块状牛皮癣的3期研究的主要数据。自成立以来,Arcutis融资已超1.6亿美元,本轮资金将用于该公司主要候选产品ARQ-151的三期临床开发特应性皮炎疗法的持续开发。

投资方:HBM Healthcare Investments领投,Vivo Capital、Omega Funds、Pivotal BioVentures和Goldman Sachs等投资者跟投


Exegenesis

轮次未披露:千万级美元

Exegenesis(Exegenesis Bio Inc.)专注于基因治疗创新药物的研发,公司在基因治疗药物设计、临床前研究和临床开发方面拥有丰富经验。Exegenesis面向不同市场开发Best in class及First in class基因治疗药物,在产品线选择、技术平台等方面具有差异化竞争优势,其工艺及商业化生产能力可有效助力公司产品线迅速推进临床。此次融资的资金将用于支持公司基因治疗研发管线的推进。

投资方:险峰旗云领投,凯泰资本和联想之星跟投


宜明细胞

天使轮:千万级人民币

宜明细胞成立于2015年10月,是致力于细胞治疗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为细胞治疗产业化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研发型生物技术公司。据相关报道,到2026年,全球病毒载体和质粒DNA的制造市场预计将达到249.38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市场,预计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5.4%。公司具有独特的C+A厂房设计,绝对A级隔离的生产方式,独立完整的GMP体系,目前可向细胞及基因治疗企业提供GMP级别的质粒、慢病毒、腺病毒、AAV、CAR-T等病毒载体与基因药物开发服务,并配套提供产品工艺开发方案CRO服务、GMP体系平移等服务,可满足从早期研发、新药临床试验申报(pre-IND)和I/II期临床试验(IND)、商业化生产的要求,全方位为基因治疗领域客户提供从工艺开发、小试、中试到临床样品生产的一体化CRO前端+CDMO解决方案,以协助客户加速基因药物的研发、临床、上市。

投资方:同创伟业领投,奇伦天佑等跟投


唯迈医疗

C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唯迈医疗成立于2014年,专注于介入诊疗设备的研发,目前产品已覆盖大型血管造影机(DSA)、移动血管造影机(中C)、外科C型臂(小C)、介入机器人等多条介入产品线,并收购意大利公司Eurocolumbus获得其成熟的平板中C产品。全球DSA系统主要生产企业包括GE、PHILIPS、SIEMENS、TOSHIBA等,国内90%以上市场份额被上述进口品牌占据。随着市场已放开DSA设备配置许可,大量的市场需求已放开,公司开发应用于心脑血管临床手术的数字化血管造影介入治疗设备将原本千万元的仪器成本降低近半,预计2020年实现量产并推向市场。据悉,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高端智能数字DSA和外科C型臂获证后的临床推广,同时加速介入机器人等产品的研发。

北拓解读: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其基本原理是将注入造影剂前后拍摄的两帧X线图像经数字化输入图像计算机,通过减影、增强和再成像过程把血管造影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来获得清晰的纯血管影像,是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种检查方法。DSA主要用于观察血管病变,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以及为介入治疗提供真实的立体图像,是各种介入治疗的必备条件。适用于心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的检查和微创介入治疗,是脑血管成像的金标准,分辨率优于MRA与CTA。




DSA中国市场2017年的市场规模为4.3亿美元,约为全球市场规模的10%,国内2697家医院拥有4387台DSA设备,占全国医院的8.7%。2017年中国市场销售为668台,其中中国品牌53台,占比8%,其余615台均为进口品牌。随着市场已放开DSA设备配置许可,大量的市场需求已放开,基层医院也正在开展介入治疗,其购买设备多数依靠财政拨款,因此更偏好性价比高,价格低的国产设备,国产替代的需求强,是国内DSA设备开拓市场的黄金时期。

投资方:鲁信创投领投,无锡金投、动平衡投资、倚锋资本跟投


登特菲医疗

天使轮:近亿元人民币

登特菲成立于2019年5月,专注于口腔医疗市场,核心业务是口腔影像设备与配套软件系统平台。他们希望将口腔设备与新模式智能软件平台FeeLin联合,该软件平台围绕口腔设备为重心进行数据采集、存储、传输、管理与应用,覆盖到诊所2D、3D影像数据、CAD/CAM设计、诊所ERP系统、PMS、设备IoT智能管理等应用层面,并提供本地+云端服务。登特菲在成立的短期时间内完成了牙科CBCT、CR、手术显微镜等项目,并已启动包括口内扫描仪、切削机、3D打印、牙周光纤内窥镜等在内的研发项目。

据透露,本轮融资资金主要用于对数字化影像设备领域进行深入布局,产品会覆盖到数字化种植、数字化矫正、根管诊疗等口腔全科,并在中国建设50家省级耗材配送中心与一家超大规模综合性义齿设计加工中心及规模化的口腔装备工业园。

投资方: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联合投资


三坛医疗

B轮:数千万元人民币

三坛医疗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致力于开发骨科手术导航系统的初创企业。在人工智能图像处理、外科手术导航等前沿领域已布局专利70余项,公司现有产品已陆续获得CFDA及CE认证。据悉,“智微天眼®手术导引与反馈系统由“眼”,“手”,“脑”三大模块组成,每一模块既可独立使用,也可组合使用。其第一模块-眼模块(“激光手术导引系统”)在2017年已经获得CFDA II类证及CE认证。“脑”模块——实时手术规划与反馈系统及“手”模块——六自由度导引臂也已于2019年获得CFDA II类证。目前,该系统累积临床手术已达数千例。“智微天眼®”模块化手术机器人曾辅助完成了一次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手术对象是一名90岁女性,其患有腰2椎体压缩性骨折伴随脊柱侧弯,因侧弯程度严重,医生无法在术中透视片上判断出患椎的解剖结构,多数专家表示,用常规的“椎弓根投影”参考法进行手术,难度大,风险高,对医生的经验要求也较高;在“智微天眼®”的帮助下,医生可获取患椎3D虚拟模型,并快速与术中常规透视片匹配,在更新后的3D模型上进行规划和决策。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推进核心产品“智微天眼®”手术导引与反馈系统的商业化进程,同时持续支持公司其他智能手术辅助项目的研发、临床转化及业务发展。

投资方:索道资本投资


瑞神安医疗

轮次未披露:数千万元人民币

瑞神安医疗一直专注于疼痛治疗和管理领域的医疗产品生产研发,深耕有源植入神经调控产品。公司的植入式胃电刺激器和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已在注册申报阶段。公司参与的2016年国家重点研发项目植入式脊髓刺激器(SCS)是目前世界公认的难愈性疼痛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美敦力、波士顿科学等世界知名医疗企业在疼痛治疗领域的重要产品。根据流行病学资料,我国的癫痫病人约900万人,难治性癫痫患者约300万人,多为儿童和青少年患者。癫痫控制不佳可以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身心疾病的风险,甚至可以出现原因不明的猝死,对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对于药物难治型癫痫病患,外科治疗是一项重要的选择。外科治疗主要是开颅切除病灶,但对于无法进行开颅的病人而言,选择植入式迷走神经刺激器(VNS)是一个最合适的治疗方式。


图:植入式脊锥刺激器 (来源:瑞神安官网)

投资方:爱朋医疗和荣安创投共同投资


药便利

A轮:3000万元人民币

药便利是一家药品新零售领域公司,其商业模式围绕两个场景:在药店场景,可帮助药店实现24小时“无人化销售服务”和“送药到家”服务。在医药工业场景,助力智能化数据化医药工业在门店终端的营销推广系统,拉近医药工业与医药门店、用户的距离,降低其铺货、销售以及推广成本。截止2018年底,中国药店总数48.9万家,前100家连锁店门店数量总计约8万家药店,占18%左右,10~100家门店的连锁企业约27万家门店,占35%左右,连锁化率进一步提升,但整体药店零售市场仍碎片化严重。据透露,药便利“送药到家”服务将和各地的线下配送企业进行合作,为用户提供 “30分钟送到家“等便利购药服务。

投资方:GGV纪源资本和何小鹏联合投资


本周兼收并购

Sartorius以7.5亿美元收购丹纳赫的部分业务

拟收购的丹纳赫部分业务包括目前属于丹纳赫生命科学平台一部分的三项业务:1)无标签生物分子鉴定(FortéBio)业务(创新的蛋白质分析仪器、生物传感器和试剂,主要用于药物发现);2)色谱硬件和树脂业务(下游生物处理的基本步骤,包括多用途和单一用途的设备);3)微载体(SoloHill)业务(细胞培养和其他生物过程的微载体技术和颗粒验证标准)。

Sartorius成立于1870年,是法国一家生物制药行业的知名领先供应商,2018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约为15.7亿欧元。该公司分为两个部门:生物过程解决方案部门、实验室产品和服务部门。生物过程解决方案业务贡献了大部分收入,并为生物制药行业提供解决方案。

本周IPO

科前生物10月21日科创板首发过会,拟募17.99亿元

科前生物拟募17.99亿元,用于动物生物制品产业化建设、动物生物制品车间技改、营销与技术服务网络建设等项目,保荐人为招商证券。

科前生物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专注于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动物防疫技术服务的生物医药企业,其主要产品是猪用疫苗和禽用疫苗。公司共取得31项新兽药注册证书,还通过技术实施许可的方式取得华中农大猪伪狂犬病灭活疫苗、猪伪狂犬病活疫苗两项技术成果使用权。


Source:科前生物招股说明书

科前生物2016-2018年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90亿元、6.33亿元、7.35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86亿元、3.20亿元、3.89亿元。受行业技术门槛高、产品研发投入大、创新性的兽用生物制品需求大等因素影响,科前生物所在的行业毛利率处于较高水平,科前的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52%、8.44%、6.48%(2016-2018年)。但由于非洲猪瘟影响,2019年H1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期分别下降21.80%、23.36%,若未来非洲猪瘟疫情进一步加重,恐科前生物2019年全年经营业绩大幅下滑。

鹏爱医疗已递交招股说明书,即将在纳斯达克正式挂牌上市

在此次IPO中计划募资总额在2,750万至3,250万美元之间,用于战略性收购更多的医疗美容中心。CANTOR、海通国际和质数资本担任此次IPO的联席主承销商。

鹏爱医疗成立于1997年,现已有20多年的临床经验,提供眼科手术、隆鼻、隆胸等外科医美治疗,也提供美容牙科、激光、超声和紫外线治疗等外科的医美治疗。鹏爱医疗共有21家医疗美容中心,横跨覆盖中国内地、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15座城市。


Source:鹏爱医疗招股说明书

鹏爱医疗2016-2018年收入分别为5.85亿、6.97亿、7.61亿人民币,今年上半年收入则为3.93亿。以2018年收入计算,鹏爱医疗跻身国内第三大民营医疗美容服务提供商。鹏爱医疗活跃客户群体(一年至少接受一种医疗美容服务),2016-2018年分别为108,291人、128,892人以及178,657人。2019年非外科医疗美容和外科医疗美容服务的平均客单价分别为1,364元和5,629元。

在鹏爱医疗的发展过程当中,一直致力于扩大连锁布局网络,尤其是注意布局核心的“旗舰”门店,并且深耕华南地区市场。2019年8月,鹏爱医疗与新氧(NASDAQ:SY)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

泽生科技拟赴科创板上市,目前正处于上市前的辅导阶段

泽生科技的纽卡定(重组人纽兰格林)是一款自主研发的潜在的first-in-class新药,用于治疗慢性心衰,迄今全球尚无这一机制的其他药物。此药已于2018年5月向中国国家药监局递交了该药的有条件上市申请并被纳入优先审评程序,2019年8月,该新药获得美国FDA授予的快速通道资格。

泽生科技共有四条研发管线:重组人纽兰格林生物药、ZS-06(功能性便秘)、ZS-07(阿尔兹海默病)、ZS-05(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Source:泽生科技公司官网


本周行业动态

国家医保局发布DRG付费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

10月23日,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医保办发﹝2019﹞36号),针对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和DRG(CHS-DRG)分组方案给出明确要求。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印发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的通知(医保办发﹝2019﹞36号)(下称《通知》),其中包括《国家医疗保障DRG分组与付费技术规范》(下称《技术规范》)和《国家医疗保障DRG(CHS-DRG)分组方案》(下称《分组方案》)。

《技术规范》对DRG分组的基本原理、适用范围、名词定义以及数据要求、数据质控、标准化上传规范、分组策略与原则、权重与费率确定方法等进行了规范。

《分组方案》明确了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ina Healthcare Security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CHS-DRG),形成全国医疗保障部门开展DRG付费工作的统一标准,其中包括26个主要诊断大类(Major Diagnosis Category,MDC)、376个核心DRG(Adjacent Diagnosis Related Groups,ADRG)。此外,《分组方案》中还表示,本次公布的国家医疗保障疾病诊断相关分组(CHS-DRG)的ADRG是在以往研究开发的BJ-DRG、CN-DRG、CR-DRG以及C-DRG 基础上编制的,具有更加优化,更加稳定,更符合作为管理工具的要求。

《通知》要求,各试点城市要按照统一的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开展有关工作,打造试点“一盘棋”,精准“本地化”,使CHS-DRG成为国家医保领域的“通用语言”。强调试点城市医保部门统一使用医保疾病诊断和手术操作、医疗服务项目、药品、医用耗材和医保结算清单等5项信息业务编码,做好相应的信息系统建设以及人员培训、监测评估、智能监测等工作。《通知》提到,国家医疗保障局成立DRG付费国家试点工作组技术指导组,设在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在今日召开的国家医保局“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付费国家试点技术规范和分组方案解读会”上,北京市医保局医保中心副主任郑杰表示,下一步,各试点城市将根据本地实际数据,在确保国家版ADRG统一的基础上,按照统一的技术路径对分组作进一步细化,形成本地的DRG分组。国家医保局也会出台相关技术指南,为各地提供参考方向。

首个阿兹海默症治疗药物明年申请在美上市

10月22日晚间,Biogen(百健)和日本卫材宣布,在与协商后,计划在2020年初向美国食药品监局(FDA)提交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Aducanumab的生物制品许可上市申请,如果得到允许,该药将成为世界上首款可以减缓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症状的药物。

我国“全球首创”银屑病新药:本维莫德乳膏(欣比克)10月19日正式上市

该药为全球第一个批准同时治疗银屑病和湿疹的非激素外用药,由冠昊生物控股子公司北京文丰天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用于局部治疗成人轻至中度稳定性寻常型银屑病。2019年5月,该药曾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优先审批程序。

默沙东PD-1抑制剂帕博利珠单抗在中国获批新适应证

10月24日,默沙东公司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已经批准其PD-1抑制剂药物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适用于由NMPA批准的检测评估为PD-L1肿瘤比例分数(TPS)≥1%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单药治疗,并已收到NMPA纸质批件。

亚马逊收购医疗保健领域初创企业Health Navigator

10月23日,亚马逊完成了在医疗保健领域的第二次收购,收购了一家名为“健康导航”(Health Navigator)的初创公司,该公司为数字医疗公司提供技术和服务。亚马逊表示健康导航将于9月加入该公司成立的亚马逊护理集团(Amazon Care group)。Amazon Care旨在为员工提供医疗福利,并通过视频访问提供虚拟医疗服务,如果需要额外的医疗服务,还可以进行家访。

文 | 北拓资本医疗健康组

免责声明:本文所载信息全部来源于公开资料,但北拓资本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性。本文所载信息、材料或分析只提供给收件人作参考用,不是或不应被出售、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金融工具的要约或要约申请。收件人不应单纯依靠此文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北拓资本及其雇员对因本文及其内容而引致的损失不负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