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仪陇朱德故里,体验美味佳肴--客家流水席

小编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仪陇人,所以对仪陇有一种特别的感情,这就是我的家乡--仪陇。

仪陇人杰地灵,风光秀美,旅游资源十分丰富,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是理想的旅游休闲胜地。神奇的朱德故里、神秘的客家文化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



朱德故居纪念馆(网络图)

仪陇旅游资源独特,境内有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有全国闻名的四川内河四大离堆之一的新政离堆,有"川北客家第一庄"-丁氏庄园,有堪称国内一绝的金粟书岩,有被列入全国100家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朱德故居纪念馆,是全国红色旅游重点发展的30条精品线路中的重要节点。

只要一提起仪陇,就不得不说这是张思德、朱德的故里,就不得不说朱德的故里马鞍,就不得不说位于朱德故里风景区的丁氏庄园。

丁氏庄园(网络图)

丁氏庄园,位于四川省仪陇县马鞍镇琳琅山南面轿顶山下,属于朱德故里琳琅山风景区,当地老百姓叫“丁氏地主庄园”、“丁家大院”、“丁家花园”,是清末民初当地首富——客家后裔丁邱南、丁邱毓、丁邱玉、丁邱珍四兄弟主持修建的一处豪华庄园,占地面积达68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集居住与防卫为一体,规模宏大,闻名川北,在民国时期号称“川北第一庄”。












客学专家称其为“最后的孤独”,因为这样完整地走进现代人视野的客家民居,特别是仪陇客家民居已屈指可数,又因其保存完整,堪称川北客家民俗博物馆。



丁氏庄园内的客家歌舞演出





在丁氏庄园的旁边有一家丁氏庄园农家乐。本次吃流水席就在这个农家乐。




吃一次流水席,其实对于仪陇人来说是最为熟悉不过了,老百姓家里婚丧嫁娶,都会准备流水席。

一般要过事(办酒席)都会在当地乡场上请一位厨艺精湛的关笼师(大厨),来家里制作流水席。主人家会请左邻右舍的邻居到厨房帮忙准备菜品。

关笼师一般在正酒(席)的头一天早上就会带上徒弟来家里杀猪,然后就是一整天的忙碌准备各种菜品。当天晚上也会有几十桌的宴席,吃席的人一般是附近的要来走人户的乡邻,晚上的宴席如果办得丰富,就会得到乡邻的倍加赞许,说这家主人慷慨洒脱。

第二天才是正酒(席),嫁女就是早上宴席,接媳妇就是中午宴席。一般这顿宴席最为丰富,支客师(当地婚礼主持人)事先会和厨师沟通,一席(轮)坐几桌,有6桌也有10桌的,如果主人家客人多就会一轮安排10桌。当天不仅主人家的左邻右舍会来,远近的亲戚都会来,所以这一天也显得特别热闹。

主人家过事热不热闹就会以他家这次总共坐了好多桌来评价。总桌数就是头天晚上的桌数加正酒当天的桌数。小编记得老家有一户人过喜事曾经坐了130多桌,在当地算是比较多的了。

品碗

在流水席上菜时,品碗是第一个上到桌上的大碗菜,以前当地老百姓评价这家主人办酒席办得好不好,主要就是看品碗的菜品好不好。做得好的品碗甚至把菜铺到了6-8层。



把煮熟的毛鸡蛋蛋壳拨开


把裹有鸡蛋和豆粉油酥后的豆腐切片


胶头切片


拨好的鸡蛋切成两半

摆好菜的品碗放进蒸笼蒸



流水席其它菜品原材料







坨子肉

制作坨子肉要选用上好的五花肉,上世纪80、90年代到2000年后的那十多年仪陇当地一般办酒席都会把坨子肉切得很大坨来体现出主人家的慷慨与热情。现在这个年代大家平时都吃得比较好,所以坨子肉就要小一些了。

其实最令小编难忘的是,吃酒席时,当满桌的菜上齐后,在吃饭时,厨师会端出他制作的大汤才是最美味的,这个汤就是煮坨子肉的肉汤,上汤时在锅里加点醋,起锅时撒一点葱花在汤里。吃饭时把这个汤泡在饭里,那种味道简直太美味了,想想就让人垂涎欲滴。







客家流水席菜品展示











客家流水席全景


游客品尝客家流水席

各位亲,看了现在的客家流水席,你有什么感触?欢迎在文章末尾留言评论。也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各地的仪陇人都知道美丽家乡。

后续我们将分享更多仪陇的内容,带给各地老乡。更多南充家乡正在发生的大事小事、人文故事,敬请关注:乡情南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