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眼裡出美景,南京打卡新地標

作為一個資深南京人,這兩年總有人問我:

南京有哪些網紅打卡地點?

我不假思索脫口而出:南京眼!




不管是白天和夜晚,南京眼步行橋都是南京的打卡聖地。

它連接的河西CBD與江心洲兩端,也堪稱南京網紅新地標。



南京眼的城市新地標之地位,首先是名字起得好。

縱觀全國,也許只有廣州塔能與之媲美。

並遠遠將“上海青”、“北京人”等城市+事物的表述甩在身後。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區域。

紫金山、玄武湖、夫子廟,南京三大老牌打卡點,代表著城東的貴族,城北的朋克,城南的遺老。

它們承載的是南京厚重的歷史,厚如深秋,重如鋼鐵。




南京眼的誕生,為古老的南京城注入一針玻尿酸。

南京眼不僅是河西CBD的顏值擔當。

周邊各種以青年為頭銜的建築,烘托著一代人終將老去,但這裡正年輕的氛圍,讓人熱淚盈眶,自拍無數。

自2014橫江出世以來,南京眼就奠定了新地標的地位,人氣以符合河西房價的增速,在南京網紅打卡排行榜上不斷飆升。



曾經有人問我,你們南京哪個地方最有氣質?

我抹去嘴邊的烤鴨滷子,將思緒遣往河西CBD、南京眼、中新生態科技島。

當場把珍藏在手機裡的南京眼江景大片拿出來,南京眼入鏡的江景,就代表了當下南京的氣質。



當代南京的氣質,不是山,不是湖,而是長江。


你可以在南京眼看到一座城市的活力,如清晨灑向高樓和江面的第一縷陽光。

這種活力,Deep as the river,Wide as the eyes。




南京眼中人來人往,仰望雲時代的波瀾壯闊,俯瞰流水它帶走光陰的故事。

但你不一定搞得清楚:

河西這邊叫國際青年文化公園,江心洲那邊叫青奧森林公園。

讓我們乘坐有軌電車從江山大街站下車,從頭開始體驗這一路的網紅打卡之旅。




以江東中路為起點,沿著青奧中軸向西而行。穿過大片綠地和24小時美術館,你離南京眼越來越近。

散發著濃郁扎哈風格的雙子塔就在眼前,它將身後的南京眼襯托得猶如當代藝術。



穿過國際青年文化公園,沿著中軸繼續向西,我們就能走上南京眼。

無數的航拍已經捕捉過南京眼的容顏,但漫步橋上是另一種感受。

步行橋總長827.5米,連接起河西和江心洲,也連接起人生中一段悠閒的時光。

甚至可以在朝陽和落日下,看一看鴨子是否能夠遊過這夾江。



5年多的時光,南京眼經受住了一代又一代手機拍照升級的考驗,留下了無數日與夜的照片。

走過步行橋的第二個環,你站在橋中間回望河西,那是屬於江心洲視角的驚鴻一瞥。

暫時告別繁華,但繁華就在咫尺。有一種深藏功與名的感覺。




特別是夜晚。

不管從哪個角度拍,都能在朋友圈收穫N個贊。

在燈火輝煌的金陵夜晚,南京眼就是那個最靚的崽。




下了橋轉個彎,青奧森林公園便呈現在眼前。

這個江邊的公園,掩藏在江堤和綠樹繁花之中,人不多,處處是鳥語花香。

你想起來,江心洲現在的正式名字是中新生態科技島。




生態兩個字,並不是徒有虛名。

不同於山中的深幽,江風吹拂著這裡的每一片樹葉和每一個花朵。

江堤步道灑滿陽光的樣子,像極了初戀的笑顏。



粉黛亂子草叢生,每年總有兩個月將江堤染成粉色。

不管是8歲,18歲還是80歲,都站在這抹粉紅前少女心爆棚。



除了粉黛亂子草,水邊的蘆葦蕩也是青奧森林公園的亮點。

它們像一個個音符,讓你在江邊的休閒時光自帶BGM。




看到被綠樹掩映的南京眼一角,才能感覺自己身處河西對岸。

又彷彿有一種身處新加坡的錯覺。





從空中俯瞰青奧森林公園,秋色已經開始浸染樹林。

沒錯,是一個今秋打卡的好地方。




南京眼,從河西CBD一步跨到江心洲,跨出了南京新地標的一大步。

以南京步行橋為中心,這個新地標包括且不限於江堤路、環島路、國際青年文化公園、青奧森林公園,仁恆江灣世紀……

在不遠處,還有五橋即將橫跨長江。

點擊下方視頻,跟隨鏡頭,在城市交響樂的背景中,再次體會一下新地標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