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看你朋友圈,就知道混得不好”:我已“闭圈”很多年

这两年,我身边不发朋友圈的人越来越多了。

蔡康永说,我相信他们正拿出大部分的心力对付真实的生活,我会恭喜他们。

有次回老家,老妈偷偷翻我的朋友圈,看有没有谈“朋友”的迹象,然后气呼呼指着手机直嚷:

你看看,有人卖丝袜,有人灌水发鸡汤,有人秀腹肌,你在外面交得都是什么人啊?一看你朋友圈就知道混得不好,还是回家发展吧!

我喊冤,这又不是我的同事、朋友,很多都不知道怎么加上的。

老妈更激动了,那你就天天就把自己的生活透露给不相干的人看?

我一激灵,开始猛删“朋友”,连续“闭圈”好多年。

01 什么样的朋友圈,标配什么样的人生

贾平凹说,“朋友的圈子其实就是你人生的世界。”

高级的朋友圈子是最能真实展现自己的地方,而朋友圈以“微信之父”张小龙的话讲,则是推广自己人设的地方。

朋友圈由于彼此见面机会少,有些只是点头之交,甚至完全陌生,我们总把自己装扮成别人想看的样子,别人也总把我们臆想成自己渴望的样子。一些应付的评价和虚假的标签随之而来。

“我交朋友不是为了把自己变成暴露狂。”一位去年毕业的学妹靠自己努力,在T坛发展得很好,每次成功走秀,都会在朋友圈发图分享自己的付出和收获,但事与愿违,她常常会收到恶心的评价和陌生人士的骚扰,已经造成严重心理负担。

朋友圈里有太多的怀揣不良动机的自来熟,他们不经意间侵入我们的生活,有些对我们有过高的期盼,给我们带来一些无病呻吟和预料之外的痛苦。跟他们牵连越深,我们可能对周围越排斥,对生活越冷漠。

前两天,公司销售部的一个同事跟我吐槽,说以后再不会随便参加饭局了,“你都不知道拍了合影不经当事人同意就发朋友圈的人究竟有多恶毒。不光自己的隐私受到侵犯,还让竞争对手知道了,一单业务差点泡汤。”

有一次忙得很晚了准备回家,突然微信里蹦出来句“在吗,我是某某,有件事想请你……”,哦,我才想起这是半年前在某研讨会上加的不认识的人。还没删干净呢,感谢提醒!

在朋友圈往往交不到真正的交朋友。我们尤其要警惕有那么一群不知根知底的人,靠在朋友圈里互相点赞、评论、拉黑,过度参与自己的人生。

”微信之父”张小龙也承认:“大家现在都想逃离朋友圈,三天可见这个设置有一亿用户使用了。”

02 不刻意加深友谊,请朋友来家吃饭本身就是长情关注

而且很多不发朋友圈的人不是缺乏朋友,而是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朋友,知道怎么样加深友谊。

有次我采访一名职业经理人,访谈结束后,为后续报道方便,想加下他的微信。他说关闭朋友圈已两年了,有事可以电话联系。

这点我是很意外的,他的工作性质绝对少不了交际。忍不住问,现在你不发朋友圈,怎么交朋友的?

“很简单,请回家吃饭呀。”回答很直接。

请朋友回家吃饭,意味着没有必须索要的名片,没有必须要加的微信,没有必谈的工作,没有必达的使命,没有刻意的讨好,只有想见就见,想来才来。

请朋友回家吃饭,等于把陌生人拒在门槛外,更轻松地向值得认真对待的人卸下面具。

在家里可以向朋友坦露减肥失败的小腹,而不是朋友圈里图片处理过的三角肌。

在家里可以拿办公室的私密或者某个同学的逸闻趣事跟朋友开玩笑,而不是别人眼里表面化的点点滴滴。

朋友会说小时候比较操蛋的成长故事,或者某个暗恋的对象,不需要在朋友圈里把小事包装得大放异彩。

这里不需要博眼球吸引人,请朋友来家吃饭本身就是最长情的关注。

不需要告诉朋友自己过得如何好。烟火缭绕中,你过得好坏朋友一眼就看出来。如果交情没到这个地步,你过得再好又跟我什么关系呢?

03来家做客不用发朋友圈,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圈

牛津大学研究认知与进化的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研究表明,人类大脑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人的稳定人际关系。也就是说,人类一生的好友圈子不会超过150人。

换言之,我们的真心是稀缺资源,不管遇到多少人,只能有限分配给很少的人。

真心交往的好处就是不需要多余的人撑场面。

张哥从乡镇里出来北漂得有十年了,每次请我们几个到他家吃饭,都不忘提醒一句,“我这地方小,带太多人来,床可坐不下。”

他刚经历创业失败,赔得连房子都卖掉了,还坚持有空的时候请几个老乡到家里吃饭,这是真心拿我们当朋友的。

屋里狭窄,板凳不够,每次都得有俩人挤坐在床头上吃饭。床单上一些散乱的书籍也没刻意收拾。

但我们都觉得很舒服,很自在,有种小时候放学后一起窝在炕头搓牌的感觉。

“饿的先吃,我还有一个萝卜没炒好,闲着的来帮忙!”

“我嚓,酱油你没顺路捎来呀,菜没味别怪我咯。”

“吃不到的站起来夹菜,打出生以来,我只喂自己。”

这个时候我们说话都很跳脱,从不担心冷场,有时会叫彼此的外号,会爆出“不堪回首”的丑事,说床边抽屉里那个断掉半个胳膊的擎天柱的战斗史。

快结束的时候,我们说要不是房间小,还打算今天睡在这里,管他明天狂风暴雨。现在想想,我们好像更偏爱狭小的地方,似乎只有人挨着人、面朝着面,才能把真情浓缩到极致。

走时,我们约定不摆POSE,不拍照留念。好朋友是一辈子的念想。

正如高晓松所说,“岁月长,衣衫薄,各位,来日方长。”

而且好不容易围在一起说说话已是最大的收获,容不得别人参与进来稀释这份情感,也不需要别人点赞成就这份情感。

记住,请朋友到家吃饭不用发朋友圈,因为这才是真正的朋友圈。

-END-

作者:道非。再渺小的人也能为时代背书,但在此之前请先多背几趟书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