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来势汹汹的评《水浒》运动为何匆匆收场

1975年7月下旬,毛泽东的眼睛做了白内障手术后,看东西很困难,便由中央办公厅找来北京大学教师芦荻帮助他读古典文学书籍。8月14日,毛泽东在读古典小说《水浒》时,谈了一些对这部小说的看法。第二天,芦荻把毛泽东的谈话整理成一份谈话记录。因为毛泽东在这次谈话中涉及到要重新出版《水浒传》的问题,8月15日,中央办公厅主任汪东兴把这个谈话记录送给分管出版工作的姚文元看。姚文元见这个谈话中提到了“投降派”问题,觉得这是一个向周恩来、邓小平进攻的好机会,便于看到毛泽东谈话稿的当天,提笔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毛泽东关于评论《水浒》的谈话,“对于中国共产党人、中国无产阶级、贫下中农和一切革命群众在现在和将来、在本世纪和下世纪坚持马克思主义、反对修正主义,把毛主席的革命路线坚持下去,都有重大的、深刻的意义”;“应当发挥这部‘反面教材’的作用。”姚文元建议把毛泽东关于评《水浒》的谈话印发政治局全体同志。8月15日当天,姚文元便把他写的信送到毛泽东处。毛泽东批准把他关于评《水浒》的谈话印发政治局成员。由此,“四人帮”搞起了评《水浒》运动。

评《水浒》运动搞起来之后,除了“四人帮”及他们在各地的亲信骨干到处去宣讲之外,各地干部群众的反映是冷淡的。毛泽东很快就感觉到了这一情况。他打算,寻找机会,结束这个没有意义的运动。

正巧,在全国农业学大寨的会议上发生了一件事情。

本来,1975年9月在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大队召开的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是邓小平在周恩来的支持下发起的,目的是把全国农业生产搞上去。江青等人也出席了这次会议。她在大寨的群众大会上,多次打断邓小平的讲话,大谈评《水浒》问题。她说:评《水浒》不单纯是文艺评论和历史评论,它是对当代有意义的大事。《水浒》的要害是排斥晁盖,“搞投降”,“宋江收罗了一帮子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占据了重要岗位。”“批《水浒》就是要大家都知道我们党内有投降派。”9月12日,她在大寨群众大会上讲话,强调评《水浒》“要联系实际”。“看看宋江如何排斥晁盖,架空晁盖。”9月17日,江青在大寨召集北影、长影、新影、新华社、人民日报、法家著作注释组、两校写作班子(即北大、清华两校写作班子——笔者注)等共100余人谈话。谈话中,江青特意强调:“评《水浒》就是有所指的。宋江架空晁盖。现在有没有人架空主席呀?我看是有的。”“33条语录(指张春桥、姚文元等人搞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论无产阶级专政》语录33条——笔者注)政治局一遍也没有学完。”“他们反对学理论,反对限制资产阶级法权。”“党内有温和派、有左派,左派领袖就是鄙人。”学大寨会议结束前,江青找到邓小平,要求在大会上放她的讲话录音,邓小平没有表态。江青又找到当时分管农业的副总理华国锋,要求会后在全党印发她的讲稿。华国锋也没有表态。之后,华国锋把这一情况向邓小平做了汇报。会后回到北京,邓小平在9月24日陪同毛泽东会见越南劳动党第一书记黎笋后,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谈到了江青在大寨会议上的讲话和江青的要求。毛泽东气愤地说:“放屁!文不对题。那里是学农业,她搞批《水浒》。这个人不懂事,没有多少人信她的。”不久,华国锋在一次向毛泽东汇报工作时,也向毛泽东汇报了江青在大寨的表现和要求,并请示毛泽东如何对待江青的意见。毛泽东对华国锋说了他对邓小平所说的同样的意见。最后毛泽东指示华国锋:对江青的讲话,“稿子不要发,录音不要放,讲话不要印。”


◆开展对《水浒》的评论。

毛泽东与邓小平、华国锋的这两次谈话,已经向中央政治局明确表达了这样一个意思:评《水浒》运动就此罢休,现在还是要支持邓小平抓整顿工作。毛泽东同邓小平、华国锋的谈话内容在政治局一传达,大家都明白,评《水浒》应该告一段落了。于是,评《水浒》运动立即在全国降温,连“四人帮”也从此不再提评《水浒》了。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党史博采微信公众号:dangshiboc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