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环游记」DAY 6 扁都口-祁连大草原-岗什卡雪峰-门源油菜花

​作为此次西北环游的"收官之游",今天的行程时间比较充裕。早上从临泽县出发,沿最美公路之一的G227,经张掖市区,祁连大草原,门源万里油菜花海,黑泉水库等景点,最后回到西宁,全程300多公里。



西北的塞上风情褪去,道路两旁的行道树,让我们有种误入江南的错觉。我靠着车窗,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匆匆别过。旅行的模样,大概就是一边告别,一边遇见。

车窗外的风景,对于这大西北来说,确实堪称美丽,但是对于一个见惯了江南的人来说,这并不能吸引到我。

我希望汽车再快点,尽快见到期盼已久的大草原;我又希望汽车能够慢点,再慢点,将这最后一日的行程无限拉长。

西进通道 丝路要冲

从张掖到扁都口,大约一百多公里的路程。“扁都口”藏语为“扁麻多”,意思是金露梅。

一入扁都口,就是一条南北长近30公里的扁都峡谷。它拦腰切断祁连山,贯通甘、青两省,古人称为“大斗拔谷”。

这里海拔3500多米,地势险要,山势峻峨,自汉唐以来,扁都口一直是羌、匈奴、突厥、回纥、吐谷浑、吐蕃等民族相互联系和出入甘青之间的重要通道。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南路便是从青海由此过河西,入西域。

祁连山的夏日,来得迟,走的早。七月的扁都口,正是油菜花开的好时节。蓝天白云下,远处青山含黛深邃悠远,和近处成片的油菜花交相辉映。汽车行驶在这天然画卷里,恍如隔世。

这里曾回荡着驼队悠长的铃声,也曾留下了铁骑步履征战的身影,张骞从这里出使西域,法显从这里西去天竺。

历史的车轮滚滚而去,谁能想到曾经兵家必争的烽烟之地扁都口,如今盛开出了金灿灿的花海。一岁岁,一代代,每个人都是扁都口的过客。唯有这山峰兀立无言,静观千年云影变幻。

祭神的石垒

过扁都口不久,翻越青海和甘肃的分界的俄博岭垭口,很快就到达峨堡镇。



这里曾经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重要交通驿站、茶马互市及军事要塞。是青海通往甘肃、新疆、乃至西伯利亚和欧洲的辅道之一。

峨堡意为祭神的石垒,有祈祷“峨堡”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之意。


我们在这里吃了午饭,峨堡镇不是很大,但干净安宁,而且交通方便,连接南北,纵横东西,是出入青海的交通枢纽。右转走省道约70多公里,可到达祁连县城。可惜我们只定了6天的行程,很遗憾没能去看那有着“东方小瑞士”之称的卓尔山,那里还有一片水草最为丰美的夏日塔拉大草原。


路边的商贩主要卖一些土特产和纪念品,还有一些干果、干蘑菇和牛肉干等等。如果不是古城城楼里残留了历史“遗物”土堆,历史上曾经繁荣昌盛的痕迹已不可寻。

祁连山下好牧场

“青海青,黄河黄,更有那滔滔的金沙江,雪浩浩,山苍苍,祁连山下好牧场,这里有成群的骏马,千万匹牛和羊,马儿肥牛儿壮,羊儿的毛好似雪花亮。”



这首民谣,将祁连草原的绝美和富饶充分展现在人们眼前。


在还没有看过草原的时候,我曾想过很无数次草原的样子。可是当它真正呈现在自己眼前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想象力是不够的。不同于我想象中的地势平坦,一望无垠,祁连山草原是波澜壮阔的,山脉绵延不绝。


当盛夏的风早已吹遍华夏大地,草原的初夏才姗姗来迟。这里的夏天,没有酷暑,置身于这魅力十足的祁连山中,微风吹来,会使人产生返璞归真、如入梦境的感觉。

远山绿意盎然,近前地形平坦开阔、水草丰美,牛羊野花遍地。深蓝色的天空中白云朵朵,形态各异,与这绿草如茵的大草原和成群的牛羊交相辉映,好一派高原独有的草原风光。


草原最适合奔跑,但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很慢很慢,牛羊是这里的主人,他们丝毫不惧这来往的车子,悠然自得的穿过公路。不远处的山上,正是它们那如宝石镶嵌在这青青的山岗上翘首以盼的同伴。

我多想在此搭个帐篷,头顶湛蓝无暇的天空,脚踩繁花占缀的原野,骑着骏马驰骋在翠绿草原上,天地相伴,独享这一份宁静呢。

仰望岗什卡雪峰

门源除了万亩油菜花,还有登山者心中的一座雪峰—岗什卡雪峰。岗什卡雪峰,又称冷龙岭,位于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境内,海拔5254.5米,是祁连山脉东段的最高峰,也是门源境内群山之首。



海拔高度在4000米以上的地方,称为雪线,一般而言,冰天雪地,万物绝迹。然而,祁连山的雪线之上,常常会出现逆反的生物奇观。在浅雪的山层之中,有名为雪山草甸植物的蘑菇状蚕缀,还有珍贵的药材——高山雪莲,以及一种生长在风蚀的岩石下的雪山草。因此,雪莲、蚕缀、雪山草又合称为祁连山雪线上的“岁寒三友”。


盛夏时节,远处的岗什卡雪峰山顶依旧白雪皑皑,银光熠熠,宛如一条玉龙 ,而山脚下早已是,万里绿海,千里花开。雪山,草地,蓝天,白云,草原上星星点点的散布如音符一样流动的黑色牦牛,白色的羊群,还有油菜花,构成一幅让人叹为观止的巨幅画卷。



我们来到岗什卡雪峰的时候正值中午,G227的一侧,远方是阳光照射下雪峰,白得发亮,近处是随风摇曳的青稞;另一侧远处是碧绿的高山草原,近处是一片油菜花海,很多游客下车拍照,10元/人。

路边有当地人就地取材,编织的花环,售价5元一个。还有一群叫卖青稞的当地小孩不停的推销,他们并不让人讨厌,反而可爱的很。

“姐姐,你买一包嘛,价格很便宜的”。

“多少钱一袋?”

“5块!”

“能不能便宜点?”

“可以!15元3袋。”

倒是个精明的孩子啊。

门源金色花海

门源油菜花是指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的门源县一种美丽而蔚为壮观的人造景观。门源县是北方小油菜发源地,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小油菜种植区,种植面积达50万亩。



油菜花并不稀奇,但门源的油菜花气势壮观,这里的油菜花的种植西起浩门河畔的青石嘴,东到大通河畔的玉隆滩,北到与甘肃省交界的冷龙岭,南至高峻的大坂山。



紧沿着浩门河畔,横越门源盆地足有百公里,在高原深蓝的天空下,与远山近水,村落人家相辉映,近看远观皆为美景。



每年的7月举办门源油菜花节,是门源县最重要的节日。七月的门源是人间天堂,纯净的蓝天白云舒卷苍鹰盘旋,辽阔的草原草青花红,牛羊如云,万亩油菜花形成的百里油菜花海成就了博大壮阔的特有奇观。

我们车子如泛舟金黄的海洋,藏匿在花中的小山村若隐若现,红色的民居犹如童话小屋。



青石嘴圆山观花台是拍摄油菜花的绝佳景点,金色的油菜花和绿色的青稞就像是大地铺上的一片撞色的地毯。



除了青石嘴圆山观花台,达板山观景台也是门源百里油菜花海主要观景点之一。


观景台的视线非常开阔,不仅能观赏到金黄的油菜花田,还能看到连绵的山峦裸露出红色的砂岩,岗什卡雪峰宛如一条白色的哈达,公路在这里也成为了一道道优美的弧线。这种大气磅薄的美,是大自然阔绰的手笔。



这次旅行从青海到甘肃再回到青海,回望祁连,此行留下的遗憾,是为了下次更好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