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肝硬化风险,检查这个居然能发现?

肝硬化是一类越来越严重的健康问题,全球范围内的住院率与死亡率都在逐年上升。乙肝战友们也是谈“硬“色变,对于肝硬化非常之恐惧。目前,能够提前预测肝硬化风险的检测手段包括肝脏弹性测试、肝穿刺、B超等,但是科学家们依然在寻找更多的标志物,来帮助肝病患者进行更精确的诊断,来更好地实现”早发现,早治疗“。

最近,来自VCU医学院的研究员Bajaj等人认为肠道微生物组中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相对含量由于与炎症反应以及感染情况相关,因此可以作为预测患者住院率的准确指标。这项研究非常有趣,可以通过分析肠道微生物的情况从而预测患者90天内住院的概率。

在这篇最近发表在《JCI insight》杂志上的研究题为“Gut microbial RNA and DNA analysis predicts hospitalizations in cirrhosis”,文章作者发现微生物的DNA以及RNA能够准确地预测肝硬化患者90天内的住院风险。微生物的DNA分析能够鉴定出存活的以及死亡的细菌种类,但微生物RNA分析则能够鉴定出代谢最旺盛的微生物种类。

今天,小编就来带大家看一看,这篇文章都说了什么,又有什么意义?

肝硬化患者预后不良,通常与由肠道炎症以及自身机体情况引发和传播的疾病过程有关。内毒素等细菌产物在肝硬化原炎症环境的发展和疾病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另外细菌有参与胆汁酸的代谢过程,因此细菌可能在疾病的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目前对于肝硬化的预后情况(如住院)难以预测,因此对细菌的代谢情况和组成进行探究对于了解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存在一定相关性。在这项研究中,共有对照组26例,肝硬化154例。科研人员分析结果显示,DNA与RNA分析结果在与常规血液检测结果联合分析之后,能够有效预测肝硬化患者住院的风险,而且比单独进行常规血液检测要高效。此外,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现象:所有患者肠道微生物中的非致病菌种类比例相似,而致病菌差异则较大。

最终他们得出结论:来自同一病人的同一粪便样本的DNA和RNA分析显示,不同的微生物群组成可以独立地预测肝硬化患者的住院风险。肝硬化患者肠道微生物群的RNA和DNA含量与疾病严重程度、感染和使用奥美拉唑的情况相关。

看完这篇文章,各位乙肝战友是不是又觉得“涨知识”了呢?同时我们也发现,医学研究其实非常有趣,科研人员通过肠道微生物组成和代谢的分析可以了解到肝硬化的疾病进程,从而有效独立的预测肝硬化患者住院的概率。那么未来或许可以研究出肠道微生物与乙肝病情的关系,那么我们又多了一项指标可以检测疾病的进展!肠道微生物目前在医学界研究也非常火热,期待未来更多的有趣的研究可以帮助乙肝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