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昆明西游洞2公里升起的炊烟,不小心曝光了这处“世外桃源”


生活有诗意、有远方,是很多人的向往,而有时,你想要的诗意生活,其实不必远行。

彩云之南,西游洞下方,有一座小院,远离城市的污染与喧嚣,顾自守着青山绿水,沐浴阳光。

距离市区25分钟车程,昆禄公路上的一念间绝对是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想进入诗意的生活,你必须穿越生活的诗意。而当生活中的景致能和诗歌呼应的时候,你自然会发现其中的诗意。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在这繁华之中,只争一朝一夕。一天的十二个时辰,就是十二种人生境界,过好了每一天,岂不就过好了这一生。


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石一叶,一门一窗,一桌一灯,一杯一盏,无处不是禅意,无处不是生活。

一座茅草屋、一排竹篱笆,甚至是一片瓦、一丛苔藓、一棵树,就已经逾越了奢靡的堆砌。

如果再加上几处泉水叮咚,像是诉说着某种诗意的演出,那轻纱薄雾缠绕,就更加似幻似仙了。

如水墨山水画一般的庭台楼阁,水榭雕花,山石树木,曲径通幽处,处处匠心独运,翠竹交相辉映,清幽而婉约。


一杯浓茶,一张躺椅,一片阳光,一个下午,这是多少人向往的闲逸生活,如同在自家的小院中,盛放幸福的小日子。


钱钟书先生曾描述过,“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


自此人间烟火,生活中的美全被渐渐发掘,处处都是温柔的涟漪。


牛头宴又叫“开大宴”,是土家族接待贵宾的盛大礼仪宴会,堪称当地“国宴”,因其隆重而高贵,因其稀罕而神秘。

在湘西,非祭祀上苍,庆祝盛事不开牛头宴,非族中长老,非德高望重,非身份尊贵不能占席。

发源于赤壁同时期,古而有之,有史书记载,诸葛亮曾七擒七纵孟获,并以牛头犒赏众将士,所以牛头宴是“众乐乐”之物。

同时,牛头宴也有转大运的意味,所以也叫“鸿运当头”宴。

十几种牛的部位,牛排、牛壮凉片、牛踺包片、牛尾、炭烤牛骨髓、蛋清牛肝、炸牛肠、牛酥肉、凉拌牛蹄筋、卤牛肚、牛舌、牛筋、牛杂......

时蔬全牛宴,野生菌全牛宴,野菜全牛宴,药膳全牛宴,不同时令,不同的搭配,全是最新鲜的舌尖体验。

每日凌晨亲自从普洱运上来的2周岁小黄牛,肉质香嫩,皮的厚度刚刚好。最优的食材,坚持原汁原味,将牛的每一个部位都发挥到极致!


恰好的火候、精确的时间,牛肉软嫩不散,牛的鲜香更是被牢牢锁在其中。

这个时节,最少不了的,自然是野菜全牛宴。

被俄罗斯人称为“西伯利亚参”的被刺五,养生届元老枸杞尖,灰条菜,水接菜,小芝麻菜,甜菜,养心菜......见没见过的都在这儿了!

夹上一块,放入面前铜锅中稍煮片刻,即可捞出,蘸上地道甜辣蘸水,特调小米辣蘸水,风味胡辣子蘸水,秘制蒜香蘸水......

全是最地道的云南味,这一刻的满足完全无法言喻~


一堆炭火,几盘生食,几撮调料。

相似的做法,却又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环境,不同的身边人下繁衍出各不相同的味道。


夏日一过,凉风一起,园内成片的桂花树此起彼伏地散发出阵阵的香。

此时若是能在桂花树林下吃烧烤,大约是这个金秋最舒服的享受了吧。

精心准备的各种新鲜食材在或辛辣或甜润的酱料的催化下、在炭火的烘烤下,慢慢散发出诱人的香味~

肉食在烧烤中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王者,烟熏火燎当中,肉片被烤得滋滋作响,溢出香气。


卸下妆容,撩起袖子,提高声线,在缭绕的烟火气里边烤边谈笑风生,吃着吃着,就忘了身在何处……

无论是谁,胳膊是张牙舞爪伸着的,脸上是被烧烤气蒸红了的,形象是全然不顾的,谁在肉食面前还端着呢?

管你做什么工作,有什么心事,吃上烧烤的这一刻,整个世界都是你的。没有任何人在意你是否举止优雅、光鲜亮丽,大口吃肉才是王道。


诗经里面有句子“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勤劳的采桑女,素手红妆,质朴而天真,仿若能看到那美而悠长的画面。

农庄里种植的桑葚,小满前后亲自采摘,耐心等上3个月,桑葚酒色艳丽通透,酒香沁人心脾。

入口醇香可口、浓馥悦人,小酌便柔口丰满,令人回味无穷,这就是桑葚酒独特的味道。

老舍向往的生活:“院子必须很大,靠墙有几株小果木树。其他的地方就都种着花草,屋中至少有一只花猫,院中至少也有一两盆金鱼;小树上悬着小笼,二三绿帼帼随意地鸣着。”


这不也正是我们不停索求的回归,这一定是一个自足的,自在的,自然的过程。

回归自然,素简生活,这里没有刻意,没有喧嚣。有的只是平静的祥和,冷静的虔诚,自然的再现。


在看似平凡普通、日复一日的寻常生活中,活出人生的味道,一切都刚刚好!

回首看,已是人生匆匆,不想除了奔波的疲惫,再无其他回忆朦胧,在车马喧嚣的繁忙都市中,需要一方诗意栖息地,于心中修篱种菊。

从此只期盼阳光能暖一点,再暖一点;日子能慢一点,再慢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