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事变”再次为国共和谈敲响警钟「共和国从这里走来-66」

闽中是福建三年游击战争重要游击区之一,闽中党组织主要包括莆田、福清、泉州中心县委。“卢沟桥事变”爆发后,1937年8月,与中共南方临时工作委员会失去联系的闽中工委,以政治交通员金贯一被莆田县警局拘捕事件为由,致函国民党莆田地方当局,愿捐弃前嫌与之进行团结抗日和谈。8月下旬开始,闽中工委就释放金贯一、合作抗日12条协议和闽中游击队改编问题,同国民党莆田当局进行了三次谈判,达成和谈协议。

闽中义勇军改编

10月中旬,中共闽中工委书记刘突军率义勇军在莆田城郊接受了国民党第八十师第二三九旅代表的点验。之后,部队被指定在莆田广化寺驻防。接着,国民党第八十师师部正式公布闽中义勇军改编为该师独立大队,任命刘突军、杨采衡为正、副大队长,下辖两个中队,全队由50多人发展到200多人。

11月,国民党当局以金门失守、闽南危急为由,将独立大队调驻泉州。刘突军、李刚误认为部队到泉州后可以扩大影响和协助泉州共产党组织开辟新区,便将队伍进行整编,把老弱者动员回家,留下一、二十人枪坚持地方工作,其余100多人开赴泉州,驻扎承天寺。

(中共闽中工委旧址——三明大田县西河祠)

抵达泉州后,独立大队广泛开展抗日救国宣传,泉州地区很快掀起抗日救亡运动高潮。可国民党当局却不断制造摩擦事端。1938年1月,福建省国民抗敌自卫总司令部成立,省主席、驻闽绥靖公署主任陈仪兼总司令,钱东亮兼任福建省闽南区司令。

1938年2月,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成立,闽中共产党和军队领导人一再向国民党当局提出要求,让闽中游击队加入新四军。对此,钱东亮感到很难办,便对独立大队大队长刘突军说:“你很年轻,有魄力,部队抗战士气很旺,我可以提升你为中校营长,把部队开往浙东抗战更有作为。”但遭到刘突军的婉言拒绝。

刘突军等人被害

1938年3月11日,刘突军拟赴新四军驻福州办事处请示工作,并顺道在莆田召开工委扩大会议,故向旅部请假。钱东亮密令该旅驻莆田城内的四七八团二营营长彭时斌到莆田车站等候。下午,刘突军刚在莆田下车,便被彭时斌营长“请走”,一到营部就被强行绑架,当晚,刘突军与南方局青年部长高万里及两名游击队员被秘密杀害于莆田东岩山。

(“泉州事变”旧址——承天寺)

3月12日清晨,钱东亮以刘突军“携款潜逃;违抗军令;破坏合作抗日”等罪名,下令泉州全城戒严,驻泉的国民党二三九旅参谋主任侯炯、四七九团团长董文敏带了两个营的部队包围独立大队驻地承天寺,独立大队被全部缴械,全体人员被严密看管在承天寺内,这是继“漳浦事件”之后的又一事变——“泉州事变”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副巡视员 钟健英:

“攘外必先安内”是蒋介石一贯主张,在外敌大举入侵的情况下,蒋介石还是视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为最大内患,欲消灭共产党而后快,从国共和谈开始一直到抗日战争结束,蒋介石这一险恶用心一直未断,先后制造了一系列事变,欲在消灭和削弱共产党武装,对此,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业为重,进行了有力、有理、有节的斗争,给予国民党顽固派以有力的打击,维护了来之不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事件发生后,被困在承天寺的独立大队官兵始终团结一心,坚持斗争,揭露顽固派破坏抗战的丑恶嘴脸。经中共闽中工委和晋南工委多方努力,在得到中共中央“已办妥交涉”的复电后,3月下旬,由钱东亮旅派汽车把独立大队从泉州送到福州洪山桥,并归还全部武器,独立大队整训后开赴皖南,编为新四军军部特务营二连。

纪念新中国成立70周年

福建新闻广播

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联合推出百集革命历史印象志

——《共和国从这里走来》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如何收听

关注FM1036福建新闻广播

调频FM103.6每晚23:00

通过蜻蜓FM、喜马拉雅、海博TV APP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