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大爷沉迷太极拳:生命不息,练拳不止

65岁的曾庆伟常说自己走上练习太极拳、太极剑之路是“因祸得福”。1996年,他从企业下岗,因为生活困难,“病不起”,所以就开始通过打太极拳锻炼身体,没想到,这种体育运动方式,不但让他拥有一个结实的身体,而且丰富了他的精神生活,让他“以拳会友”,结交了不少武友。

曾庆伟是钟楼社区居民,10月24日上午,记者在居委会工作人员的引领下,在社区文化广场一大群晨练的群众中找到了他。当时,老曾手握长剑,正在一板一眼地教一名女武友太极剑的招式、动作,那名女武友手里拿着一根树枝,比比划划,学得挺认真。

以国粹增强体质

长期练习太极拳,曾庆伟的体会是:打好太极拳不容易,需要持之以恒,而且三五年看不出差别,只有时间久了,才能增强自己的体质,并且成为行家里手。

早些年,社区没场地,体育场、文化宫、团城山公园包括磁湖边,都曾是 他打拳的场地。这些年,钟楼社区硬件建设不断升级提档,兴建了漂亮宽敞的文化广场,曾庆伟和很多居民一样,再不用为上哪健身发愁了,出了门,下了楼,就能锻炼了。

他学的是陈式杨架太极拳、太极剑,师傅桂洪彬、师兄周汉章都曾对他悉心指导。年复一年练下来,他真的是上了瘾、着了魔。他对记者说:“太极功夫是国粹,坚持打拳可以调节心率、改善睡眠,我现在吃得香、睡得好、走得快,因为经常熟记招式套路,也没有老年痴呆症,这些都与练拳锻炼身体有直接关系。”

下岗的第二年,曾庆伟曾远赴深圳打工,一直做到2017年才回来。他记得2004年前后,因为工作忙,他有一段时间没有坚持练拳,没想到血压居然升高了。后来,他马上恢复锻炼,并且经常下班后爬山健身,没吃降压药,血压恢复到了正常值。他亲身体会到,学习太极拳可以诊治失眠、便秘、神经衰弱等常见病。所以,他常说:“我要生命不息,练拳不止。”

保持健康生活状态

当年,曾庆伟和妻子双双下岗,要自己交保险,儿子还在读书,生活十分困难。因为经济条件差,他没有机会去胡吃海喝,所以也没有“三高”之类的病;又因为不能病“病不起”,所以他把练习太极拳当成了“节省医药费”的最好办法。谁料到,因祸得福,让他在锻炼打拳之路坚持下来,并且有了一个结实的身体。

太极拳、太极剑有十三招式,讲究手法、步法,强调站桩、打坐,追求的是心无旁骛、反听内观。这些年来,曾庆伟总是想方设法坚持练拳,尽量不受外界影响。

坐火车,几个小时的车程可能会让乘客十分疲倦、寂寞,而老曾把无趣变有趣的办法就是练拳。练太极拳不需要太大的场地,也不需要多高的空间,他走到两节车厢的连接处,开始静下心来,站出无极桩姿式练习手法、步法。当他进入到一个“忘我”的境界时,来往的旅客好奇地看他也就不以为然了。两个小时后,火车到达目的地,他的练习也圆满地告以段落。

每天练习两个多小时,不是早上,就是晚间,或者早晚各练一次,就是这样坚持不懈,使曾庆伟体质越来越好,虽说难免因为感冒发烧要打针吃药,但确实没出现什么大的疾病。

现在,健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每天早上,不少社区居民会来到文化广场健身,通过“以拳会友”,曾庆伟还认识了不少武友。除了在一起打拳切磋,他们还自发地组织起来,到外地旅游。曾庆伟说,自己5年前正式退休之后,现在每月的养老金有2000多元,生活上没有什么困难,所以心思就全放在打拳健身以及交友娱乐上。“我要保持这种健康生活的状态!”他笑着说出了自己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