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做对联

书张必达诗词卷首诗

宋.曾丰

诗写水云真,词传花柳神。

溜脂松濯濯,凝粉竹津津。

色者空中幻,声其寂里尘。

愿言收视听,其细入无伦

大家发现没有,这首诗全是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完成的,这些对偶句实质上就是对子。例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是一个对偶句,也是一幅好对文。如:

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也是一副绝妙的的对子,这种实例非常多,大家在读古诗词时多留意就知道。

对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我们学习对对文,就必须多读这些唐诗宋词,诗词读的多,会大大提高我们水平,尤其是学对联,会有很大帮助。

学对文首先要知道上下联字数要相等,上下联词组要相同,即组成上联的各个词组分别是几个字,下联的对应词组也必须分别是几个字。

上下联词性要相同;所谓词性,是指词的类别性质,如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等。上联的词性和下联的词性,按照词的先后位置,既要相同,又要相对。这种要求,主要是为了用对称的艺术语言,更好地表现思想内容。

上下联句法要一致;句法,就是语句构成的方法。一副对联中,上联是由几个字组成的一共有几个音节的顿读法,下联也必须相同。

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也就是平仄相调。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一副对联,上联最后一个字是平声,那么下联 最后一个字要仄声,反过来,上联最后一个字是仄声,那么下联最后一个字要用平声。

另,古诗的音节主要有两种,一是两字一顿,叫“双音步”,一是一字一顿,叫“单音步”。双音步的平仄以第二字为主,第一字可不严格要求 ,对联也可如此。

上下联内容要相关;如明代东林党首领顾宪成,在东林书院大门上写过这样一幅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上联写景,下联言志,上下联内容紧密相关,使人透过字面,很容易理解作者的自勉自励之心。

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对对联。如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牛女二星河左右,参商两曜斗西东。十月塞边,飒飒寒霜惊戍旅;三冬江上,漫漫朔雪冷

鱼翁

欣赏一副对文:暑鼠凉梁,提笔描猫,惊暑鼠;饥鸡盗稻,呼童拾石,打饥鸡。

下面,练习题

上联:晚霞明似锦

下联:

欢迎喜欢对联的朋友踊跃参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