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依扎,追求心中的完美,却往往伤了自己

01

最近很喜欢热依扎,因为长安十二时辰里面的檀棋,因为这个敢爱敢恨的女子,一颦一笑都是这样的妖娆而美丽。

最记得的檀棋和张小敬谈情说爱时候的羞涩是这样的

她跳舞时候的风采是这样的

她离开长安时候的坦然是这样的

一个眼神,一个回眸,她都能够体现出侠女的情怀,侍女的道义,还有那个年代希望能够融入大事件的大女人,这样的女人怎能让人不爱。

为了演好这个角色,热依扎足足准备了一年,她说“我不是一个天资聪慧的人,所以只能靠努力。”她先是读了大量关于唐朝历史、人文的书籍,又看了两遍小说,然后才看的剧本。

热依扎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上世纪七十年代从新疆到北京求学,后来从事出版工作。“我记得很小的时候,有一天晚上跟我爸遛弯,问他怎么能把戏演好?我爸说,你没有那么丰富的人生阅历,就只能多读书,尤其是要演历史人物的时候,连那个朝代都去不了,就凭几句台词,可能会有一些观众喜欢你,但你骗不了所有人。”

所以对于这样一个要求严格的父亲,热依扎也选择了严格要求自己,才给我们呈现了如此绝美的大唐仕女。

02

对于角色的深入刻画和揣摩,源于她对创作的激情和坚持,但是走上这条路后,她最大的质疑却来自家庭。

2019年春节前后,由于她哥哥脚踝严重骨折,她在外拍戏不能回家。家里两个年近70岁的老人,艰难的拖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在北京各大医院求医。虽然挣了不少钱,但是家人却觉得需要你的时候,你人都不在,热依扎的精神就在这一刻崩溃了。

她一下开始质疑自己,戏演得足够好嘛?要是演得不好,家人也照顾不好,那到底什么才能够做的好,什么才能够支撑自己走下去?以至于在演檀棋被囚禁在棺材中的戏的时候,她觉得自己就像被关在棺材里面,无法呼吸,渴望机会,渴望活着。

03

也许只有和自己较劲的人,才会得上抑郁症。

她在微博上发文,称自己重度抑郁症+重度焦虑症的患者,对于喜爱她的人来说,怎么看都觉得这样一个性格直爽,风风火火的姑娘不可能会想到死,想到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其实一直和自己较劲,这样的人往往会把自己憋坏。

小时候,她哥哥特别聪明,所以爸爸妈妈会把很多的精力花在哥哥身上,有一次,妈妈跟热依扎说:你哥以后肯定是要考大学的,你就不用学习那么好了。她妈妈的汉语不好,这样说让小时候的热依扎觉得自己不受重视,所以将自己吃成了一个大胖子。后来才知道,妈妈是希望她做一个快乐的女生,不要太辛苦。

但一颗种子种下了,你要连根拔起那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这个较真的人,就这样在她身上扎根了。有一次她接了一个救护员的戏,需要露出马甲线,于是她每天两个小时健身,控制饮食,最终马甲线的戏却被删了。不过她说“演戏就是这样,你觉得可以骗过所有人,但你骗不了自己。”

其实往往较真的人内心是脆弱的,因为他们追求的东西过于极致,往往会把自己逼入绝境。

我们不能随时改变自己的性格,那是时间赐予我们的印记,但是希望我们能够拥有恣意的人生,抵抗无尽的愁苦和焦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