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济南有多“水”?

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图/图虫·创意

泉生济南

老舍的一篇《趵突泉》,或许是大多人对济南的第一印象。其实,以“泉城”闻名的济南,总共有大大小小800多处泉!鼎鼎有名的大明湖,也是由泉汇集而成。济南还有全国唯一一条全部由泉汇成的护城河;是北方难得一见的“水乡”。

济南为什么那么多泉?

居然是因为泰山,没错就是那座“五岳之首”的泰山。

济南在泰山以北,黄河穿市而过。济南市区及泉水主要在黄河以南。图/《多彩中国》

济南的泉主要分布在黄河以南地区,在地质上,这里和泰山同属“泰山凸起”地块。距今约1亿年前的中生代晚期,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挤压并俯冲,在燕山运动影响下,地层发生广泛“X”型断裂,其中一个断块沿断裂垂直抬升,构成泰山的雏形。 此后,构造活动不断,而地块受力不均,两端抬升速度不等,发生掀斜运动,南部“翘”起来,最终形成泰山,北部相对低,岩层呈现向北缓倾,加之南高北低的地势,水的“北移”有双倍助力

图中粉色为不透水地层;绿色系列皆为含水碳酸盐岩层,在适宜部位形成泉水;蓝色系列是形成市区泉群的主要含水层。该图用于示意整体特征,实际岩层倾角约10°,含水层间也会夹有隔水层。图/《济南千佛山断裂与文化桥断裂导水透水性研究》王鑫等

济南南部的泰山余脉分布有大量碳酸盐岩地层,每个细分单元厚度百米级,整体厚达上千米,它极易被水溶蚀形成溶孔、溶沟、溶洞;大气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到其中,遇到隔水地层阻挡时,便沿着地层倾斜方向由南向北流动,如同“水滑梯”,向济南市区的地下奔去。反观地表,水基本渗漏,河床大部分时间干涸,形成“旱谷”,这是温带喀斯特的特点之一。 到了济南市区,这里接近“泰山凸起”地块边缘,中生代的岩浆曾沿地块间隙在此形成侵入体,大致椭圆状,东西长45公里,南北最宽20公里,分布面积460平方公里。这种岩浆岩不透水,构成了地下“水坝
”。

岩浆岩还形成了“齐烟九点”名景,即数座孤立的小山头。著名画作《鹊华秋色图》(元,赵孟頫;图为局部)绘有其中的鹊山(左)和华不注山(右),一圆一尖,刚柔互济;采用平远法;属于青绿山水画。乾隆很喜欢该画,曾加盖多枚玺印。图/书格

在济南市区,有近于南北向的千佛山断裂、羊头峪断裂,它们之间的断块抬升,形成长条状的小地垒构造,被称为

千佛山地垒。地层整体抬升,地下含水层埋深变浅,上升到地下70-40米,更利于出露地面。断裂抬升导致了“错位”,含水层两侧也直接与岩浆岩侵入体接触,这就形成了三面封闭的储水环境。 地下水在此富集,水位升高,也加强了碳酸盐岩的溶蚀,在巨大的静水压力下,沿着溶隙或裂隙等通道上冒,形成汩汩泉水。在东西长2.3公里,南北宽1.2公里,面积约2.6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集中分布着济南市区的四大泉群,共计上百个泉点

俯瞰趵突泉。图/视觉中国

郊区的白泉泉群、百脉泉群,形成原理也是阻水岩体及断裂的多向“夹击”。阻水岩体可以是岩浆岩或煤系岩。

这些从地下深处承压上涌的泉叫上升泉。济南南部山区还有许多下降泉,在重力作用下从山体含水碳酸盐岩层中自然流出地面,这一般是在侵蚀强烈的部位,比如沟谷、山麓、崖下,形成涌泉泉群、玉河泉泉群、洪范池泉群、袈裟泉泉群。这种泉相对分散,水的来源也只有高于泉口那一段,泉水流量不大,受季节影响明显。

自金代始,济南就有“七十二名泉”说法,从数百处泉点中评定。若以泉群划分,济南主要有十大泉群,市区四个上升泉群,郊区两个上升泉群,山区四个下降泉群,此外也有不少泉水散布。图为章丘百脉泉晨曦。图/视觉中国

不可不提的市区四大泉群济南最出名的莫过于趵突泉。它是古泺水源头,商朝就有文字记载,至少喷涌了3500年。老舍曾赞叹:“泉太好了。泉池是差不多见方的,三个泉口偏西,北边便是条小溪,流向西门去。看那三个大泉,一年四季,昼夜不停,老那么翻滚。你立定呆呆的看三分钟,你便觉得自然的伟大,使你再不敢正眼去看。”

这便是老舍感叹的“冒,冒,冒”!“观澜亭”建于明天顺五年(1641)。“趵突泉”出自明代山东巡抚胡缵宗,“第一泉”出自清同治年间书法家王钟霖。图/图虫·创意

趵突泉处于千佛山地垒,地下水被阻水岩层多面夹击。而在此处,地下含水层上没有任何阻水岩层,只有十几米厚、孔隙度大的第四系沉积层,如同“天窗”,大量的承压地下水一股脑地簇拥过来,从相距2米左右的两个岩溶洞隙中冲出南北两股,北股又分流出中间一股,形成“三窟并发”“水涌若轮”的景象,最大涌量可以达到每日24万立方米,可以填满一万间屋子。

趵突泉的出流标高为27.01米,再加上池水有深度,一般而言,地下水位高于28.5米时,可见泉水热闹地喷出水面。如果地下水位低于28米,泉水在池中溢流,美得收敛。济南丰水时节地下水位可以维持在28-31米。

地下水在这里不只形成趵突泉,还有金线泉、漱玉泉、柳絮泉、马跑泉、无忧泉等,0.17平方公里内集中了31处泉点,被称为趵突泉泉群。

五龙潭。古新碰撞。图/图虫·创意

同在千佛山地垒的五龙潭,就没有趵突泉那么“幸运”。地下水上覆岩浆岩阻水层,只能从这里的裂隙发育带上涌。还好,此处岩浆岩厚度只有45-60米,不至于“出不了头”。 从裂隙中“见缝插针”冒头,自然不如铆着劲一并从“天窗”冲出,五龙潭属于“面状溢出泉”,看不到“点状溢出泉”那般的水柱,而是池中白沙轻扰,气泡微摇。 地下水在这里也不只形成一泉,五龙潭泉群共有28泉。其中月牙泉是济南市区泉里喷涌所需地下水位最高的,约29米,其它泉一般只需26-28米。只要见到“月牙飞瀑”,市区名泉一定全部喷涌。不少市民以此为尺关切地下水位保护状况。

月牙飞瀑。图/图虫·创意

珍珠泉泉群镶嵌在济南老城中心,多达74处,和济南老街巷发生着最多的联系。与五龙潭类似,主要是地下水穿过岩浆岩裂隙发育带形成的面状溢出泉。珍珠泉就是由串串气泡似万斛珠玑得名。 王府池子、舜井、溪亭泉等众多泉水散布在芙蓉街、曲水亭街、西更道街等著名老街巷中,甚至许多住户院中至今仍存泉井,配合青石板路的古韵,颇有《老残游记》所言“家家泉水,户户垂杨”的风貌。芙蓉街还曾因为整修,一个新泉眼出露,泉中有游鱼,足见济南泉水之胜。

被居民区簇拥的王府池子。曾经这里可见颇多市民“玩转”跳水,后禁泳。图/视觉中国

曲水亭街。图右人手里的长杆乍一看像拖把,其实是网兜,或许用于捞鱼;图左的人在拍摄他;该图摄影者“站在桥上看风景”;谁又在看他?图/图虫·创意

黑虎泉泉群是市区四大泉群中最年轻的。古时挖掘护城河,这里地下水上覆的阻水岩层局部缺失,构成“天窗”,欢脱喷涌的黑虎泉泉群得以诞生,

长约1公里的地段有泉16处。其中黑虎泉涌量仅次于趵突泉,在济南众泉中排第二,最大涌量约每日4万立方米。

这里是济南人最常来打水的地方之一,总可见形形色色的工具,极富生活气息。泉水ph7.6-7.9,中性至弱碱性;含菌量少;重金属少;含有益微量元素,锂、锶、偏硅酸含量接近天然矿泉水标准;泉水来自地下,少受地表温度和气温影响,基本保持15-20°C,冬暖夏凉。

热热闹闹打水忙。有时甚至要排起百米长队。图/图虫·创意

诸多泉水汇流到地势低洼处,便成就了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济南作为北方难得的“水乡”,几乎占据老城四分之一的大明湖,很有“撑门面”的作用。

大明湖,从空中看去,就像一块巨大的蓝宝石。图/视觉中国

全国唯一全由泉水汇成的护城河,也使济南尤为特别。画舫穿行其间,载着泉城的故事。

护城河串联起城西南趵突泉、城西五龙潭、城东南黑虎泉、城北大明湖;珍珠泉在城中,汇入大明湖。图/图虫·创意

泉水塑造的城市

“泉城”济南,也确实是一座被泉水所塑造的城市。

古时这里南临泰山,北依济水,更有数泉滋润,环境得天独厚,早在距今八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的痕迹。后李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等皆曾在泉畔繁荣。传说舜也曾在历山(今千佛山)一代耕作。

济水古时独流入海,与江水(长江)、河水(黄河)、淮水(淮河)并称“四渎”,足见其地位。清咸丰黄河大改道,由济水入海,今天的黄河下游是当年的济水古道。图摄于今济南章丘。图/视觉中国

战国时期,齐国在此修筑历下城。汉代,设立济南郡,取济水之南意;在历下城基础上修筑历城县城。彼时,县城南接历山,北滨历水陂(今大明湖),西是趵突泉水汇成的泺水,东是舜井泉水汇成的历水,四面天险,利于城防,是重要的军事据点。

晋永嘉年间(307-312),济南郡治由东平陵(今章丘)迁来历城,在历水东畔新建东城,形成隔历水相望的双子城。此后济南地位日益上升,唐宋时成为州治,向经济、政治、军事中心转化,改建齐州州城,今大明湖成为城内湖,成为园林建设的重心,也影响着城内的格局

南方园林多以水景为主,北方园林多以建筑见长,济南园林兼具南北特色。泉城还孕育了诸多名士,如“济南二安”,即李清照和辛弃疾。由于泉水排泄渠道受人工改造影响,今大明湖在历史上位置及面积皆有改变。图/图虫·创意

大明湖畔赏荷的娃儿。图/视觉中国

特别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曾巩在齐州做官时,“凿渠开沼疏清涟”,布设了百花洲、百花堤、北渚亭、“七桥风月”等诸多胜景;还在今大明湖北岸修建

北水门,控制与城外水道的连通,使其成为“恒雨不涨,久旱不涸”的宝湖。

明初,济南成为山东省首府,真正成为全省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明洪武四年(1371),重整城墙及护城河,形成今明府城模样。

摄于济南天下第一泉景区。图/视觉中国

城的布局深受泉池、湖泊、沟渠影响。四个城门不对称;东西门间、南北门间也不能直接贯通;而且北门是水门,平日不开。
城虽有棋盘方格状的古代特点,但与一般沿中轴线对称的规则制式又不同,独具特色。有些街巷甚至颇多曲折,似入江南水乡

这里地势南高北低,为顺应地形,也利于泉水排泄,城中街道多南北向。泉水亦影响着居民分布,西门趵突泉一带水源丰富,汇成的泺水也利于航运,持续繁荣,是济南最早转化为市区的地方。

“齐鲁百年影像”中民国时的济南市民,依泉而居。图/图虫·创意

泉生济南。图/图虫·创意

现在的济南,古迹犹存,泉韵亦相承;还以泉水孕育的白鹭为市鸟,中心广场也矗立着高近40米的泉标。大明湖产的蒲菜、茭白、白莲藕已在饮食中必不可少;鲤鱼、鲢鱼总要在泉中养一养,西瓜、啤酒也要在泉中凉一凉。以泉煮饭、烹茶更是自然。

泉,滋润着济南的方方面面,使她有北方的敦厚,亦有南方的温柔,颇有温柔敦厚的中和之美。济南,如泉,甘洌灵动,悠然包容。

- END -

文丨樂兮

封图 | 图虫·创意

《多彩中国》

《济南泉水文化通览·泉水地理》

《济南泉域边界条件、水循环特征及水环境问题》孙斌,彭玉明

《济南泉水与附近水文地质关系研究》杨增元等

《济南千佛山断裂与文化桥断裂导水透水性研究》王鑫等

《济南泉水文化通览·泉与泉城》

《考古济南》天下泉城

《济南泉水文化通览·泉水览胜》

《济南泉水文化通览·泉水风物》

济南市人民政府网

济南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网

40年很长

40年也很短

300幅中外摄影师作品

多维度、客观地

展现中国改革开放

展现时间的力量

《时间的力量》

₤z6RIYk3A8D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