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观察:组讯少了,定制网剧多了,高性价比阵容盛行

据了解,截止今年四月底,电视剧组讯大概在60个左右,这与去年10月的约100个相比,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缩减。

实际上,影视寒冬以来,变化的不只是组讯数量,筹拍、待拍的作品类型,参演演员类型,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类型之变:现实、青春题材受欢迎,中小体量占多数

《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2018年播出新剧382部中,都市情感、家庭伦理、生活职场等现实题材占比最重,古装剧有所下降,在电视剧网播量前50的作品中,除都市情感以外,古装玄幻、青春偶像、谍战、年代等题材也很受欢迎。

通过分析已经公布的5月份组讯我们可以发现,2019年现代题材电视剧的占比将会进一步扩大。

《我是班主任》《越来越好》《无姓之人》《蓝焰突击》《最初的相遇,最后的别离》《我如果爱你》《好好说话》《大众巷》《这就是生活》等都是现实题材的电视剧,而青春爱情题材的电视剧也在逐渐丰富其展现形式。


在近期的组讯中,大体量电视剧有《我如果爱你》(由陈建斌、凌潇肃、梅婷主演,中法两地拍摄)、《卖房子的人》(孙俪、罗晋主演)《穿越火线》(鹿晗、吴磊主演)《燕云台》(唐嫣、窦骁主演)。除此之外,很难再找到一线明星阵容,而大部分电视剧无论是从演员阵容,或者制作成本上都是算是中小体量。




而之所以现实主义题材在今年备受关注,则是与台网一致的审查标准有着密切的关系,平台方都开始主动选择安全系数高的类型作品。以前两年大火的犯罪悬疑剧为例,根据毒眸提供的数据,我们发现,2019年在爱优腾三家视频平台的网剧备案中,悬疑剧的占比为14.75%,与2018年的29.75%相比,减少了近一半的数量。




而悬疑犯罪剧播出难的主要原因则是剧情尺度大,涉及血腥暴力、迷信、色情等。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广电总局已经在加强对于网剧和网络自制节目的审查力度,台网一致也会成为未来电视剧的审查方向之一,而想要规避被审查风险的前提就是选择更加安全的电视剧题材。

演员变化:年轻演员为主,演技派受宠

在很多公布了演员阵容的组讯中可以发现,年轻演员成为了大部分电视剧的选择,尤其是青春、爱情、都市、玄幻题材的电视剧更是以年轻演员为主。

通过表格可以发现,担任电视剧主演的演员大都是以90后为主,有部分的95后也已经以主角的身份进入了观众的视野,而85后演员则是非常少见。



(数据由舆情官整理)


限薪令的颁布让很多一线流量逐渐退出观众视野,但是对于一些演技派和二线新人演员来说则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大部分年轻演员的片酬并不算很高,限薪令的颁布让很多制作方不得不放弃一线演员,将关注重点放在二三线年轻演员的身上,在主演结构上往往会出现男女主角咖位不高,或者咖位悬殊的状况。而这样的做法在保证拥有一定流量的同时,启用年轻演员,降低拍摄成本。




一些演技派老戏骨的本身片酬就不算太高,因此限薪令并没有给其造成太大的影响,反而是获得了更多机会,让观众看到了演技派戏骨的价值。

平台之变:上星难,定制网剧成热门

《中国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9》显示,在2018年播出的新剧382部中,网络剧播出数量是上星剧的两倍多,占到总播出剧集的三分之二以上;上星剧总部数相较前一年下滑,而网络剧的播出数量则较2017年实现了23%以上的增长。



在电视剧行业寒冬的情况下,播出平台的也在不断向视频网站侧重。一方面是因为台播电视剧审核日益严格,很多电视剧的播出平台被迫转为网播。另一方面则是随着视频平台的崛起,视频平台拥有着更广阔的购销渠道,对于影视公司来说,与视频平台合作也算是“识时务者为俊杰”。

而平台定制网剧之所以有更大的市场,则是因为网剧在迎合年轻用户的过程中不断将剧集题材细化。比如爱情题材中往往会涵盖武侠、甜宠、虐恋、热血、喜剧多种元素,当台播电视剧还在思考如何“年轻化”时,视频网站已经做到了题材的细化。每种题材多种类型,每种类型中又有不同的元素,网剧的数量成倍增长也是正常现象。




在已经公布的组讯中我们发现,自制网剧的题材灵活,元素较多。柴鸡蛋最新作品《你是不是喜欢我》的类型是青春都市、热血追梦、爽剧。以爱情都市为题材的《最后一次恋爱》则是融入了双重人格和梦境的元素。




《喵,少主大人有点皮》的题材则是甜宠、民国、轻喜。现代剧《月球的暗面》则是以超能力为核心。而《殷坚与何弼学的日常》则是一部人气IP改编的竖屏剧。




政策的缩紧,合作不断深化,电视剧行业也面临着重新洗牌。平台定制剧的火爆,增加了影视公司对于视频平台的依赖性,而这也会出现一定程度上“店大欺客”的现象。

视频平台从原先的“抢项目”到现在的“毙项目”,视频平台在与影视公司的的博弈中,逐渐掌握了主动权。项目被搁置,被迫砍价。 舆情官了解到,如今几大网站项目通过率持续走低,而这或将倒逼网剧的升级。


对于制作公司来说,投资现代题材的电视剧或许是一个应急之举,但是却难说是一个长久之策。不少现代题材的电视剧很容易陷入剧情套路化、程式化的困局。在2019年Q1电视剧收视率数据中,排名前三的电视剧分别是《老中医》《知否》《大江大河》,而口碑好,一度成为爆款电视剧的《都挺好》则无缘收视率前十。

可以看到,年度真正爆款除了《知否》,就是网播的《东宫》,均为古装剧,最容易催生爆款的还是在古装剧领域。限古令的颁布,让古装剧的数量大幅度下降,但是播出的古装剧质量则有了一定的提升。爆款出现几率下行,对于整个行业来说,都是一种损失。

组讯的变化透露着电视剧产业面临寒冬时的无奈,但我们看到回归作品正形成行业共识,支撑这个共识的是真正的变革,还是表象的改变,或许将影响此次寒冬的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