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难做笑料,张云雷凉凉?半年前视频发酵,曲艺偶像今后之路在哪

张云雷在老家天津“复出”演出的转天,这位炙手可热的相声偶像,又被官方“点名”了。

不过,这次不是表扬他的《探清水河》宣传传统文化,而是赤裸裸的批评

张云雷

首先捋一捋事情的经过——

2019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1周年的日子。一段张云雷、杨九郎2018年底的表演视频成了热搜。视频中,二人有这样的台词:“大姐远嫁唐山,二姐远嫁汶川,三姐远嫁玉树”“三个姐姐多有造化,都是幸存者”。

随后还有网友扒出张云雷还在以前的表演中提及“慰安”等内容。

当天下午5时许, 发出微博:“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是梨园古训。古人尚且如此,今人更当自觉担当、严于律己!

下午6点,@紫光阁(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旗帜杂志社)转发了这条微博,并写到:文艺工作者作为公众人物,艺德应当是其构筑艺术生命的重要底色。对文艺工作者而言,急功近利不可取,厚积薄发才是正途;艺术素质要磨砺,艺术品德更要打磨。

醒目的“艺德”二字

5月13日凌晨1点51分,张云雷对此事在个人微博发出道歉。表示意识到这种做法是不应该的,对此向德云社致歉,向全体社会大众致歉。

张云雷微博道歉

近年来,演艺界人士的艺术作品、个人行为出现“滑坡”,导致“人设崩塌”等等情况屡见不鲜。这也成为文化领域为人诟病的一大痼疾。

前阵子,以实力派著称的演员赵立新,因为对日本侵华的不当言论,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还有此前的PGone、陈赫、靳东……

赵立新此前微博

而创造了“带荧光棒听相声”“传统艺术偶像化”等新现象的张云雷,本就站在“挺”和“踩”的风口浪尖,这次以国难为调侃的事件,更是引来轩然大波。

有网友直言不讳表态:写台词的时候,就没想过灾区群众生离死别的苦难与悲痛?没有同理心?这是主观故意的错误绝不是一时心起。

张云雷5月11日天津开箱演出现场,观众挥舞荧光棒大合唱《探清水河》

张云雷道歉后,这条微博下的评论几乎都是“一起向受到伤害的人致歉”“请给年轻艺人一些时间,我们一起成长”的理解口吻。

还有人提到,5月12日中午,张云雷就转发了人民日报关于汶川地震的微博,缅怀逝者、致敬重生。

张云雷转发人民日报微博

通过搜索发现,早在2019年初,这段涉及“汶川地震”的张云雷青岛跨年《大上寿》视频,就出现在网络。

那么,为什么半年之后,才被仔细地扒出、进而发酵?有张云雷的粉丝认为,做错了就要道歉、改正,但这次显然是有人“故意为之”,等待“512”的时机放出大招,将张云雷以及德云社一黑到底。

搜索显示视频为2019年初上传

笔者素来喜爱传统文化,一开始对“异军突起”的张云雷,确实无感。

如果作为一个相声演员,他虽然柳活不错,但在正式的相声作品中,表现不尽人意。

一个成熟的、成功的相声演员,都有自己独家的代表作,比如马三立的《逗你玩》,侯宝林的《关公战秦琼》,刘宝瑞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可是目前,提起张云雷,多数人的第一反应还是歌曲《探清水河》,而不是相声《探清水河》。

张云雷

不过,张云雷的舞台表演,基本都属于传统艺术范畴。

也确实有一些年轻人,因为张云雷学唱京剧、评剧、京韵大鼓等,对戏曲、曲艺产生了兴趣,然后正儿八经地去听骆玉笙的《击鼓骂曹》,去听京剧程派演员的《锁麟囊》,并且大加赞赏、为之吸引。

从这一点来看,张云雷也确实用“新”的手段,激活了当代年轻人血液中的传统文化基因。

著名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金嗓鼓王骆玉笙

京剧程派佼佼者张火丁《锁麟囊》

张云雷毕竟还年轻,艺术上正处于起步、成长的阶段。

抛开业务水平不提,“德比艺高”是毋庸置疑的

这一次张云雷面临艺德滑坡,如果是真心悔过、以此为戒,相信大家依然欢迎那个推广民族传统艺术的大男孩;

如果是敷衍了事、表面文章,也相信,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今后的路怎么走,就要看张云雷自己了。

关注[文化叨叨令],一个有营养的文化头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