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骥伏枥!30岁直8改进型收放山猫突击车,直18吊运155毫米火炮

直20在陆航"落户"成功,一时间直8、直18等昨日明星顿时失了宠。甚至还有网友对直18发出了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其实真的大可不必!

直八已经三十多岁了,其父是来自法兰西共和国的"超黄蜂"同志,父子俩共同在中国效力多年。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出力甚多。由于一些历史原因,一直没能提供足够高性能的零部件,所以直八这位骨骼惊奇却肌肉不足的"二代国际战士"一直存在感比较淡。后来在同样来自欧罗巴的直15项目中,相关厂家大力攻克了难关,深度结合"最爱的人"实际需求,缔造了直八的直系后代"直18"和堂弟直8宽体,(后文简称Z8宽,其实Z8宽已经是Z8家族的第三分支,文中仅使用简略说法)。

图中可以显著看到,直8宽最明显的改动就是其客舱加宽加高了。宽度一米8左右的山猫突击车可以直接开进去。以前这个任务是米171的,但是米171搭载山猫非常吃力。看看下图,是不是逼仄到无法呼吸?两边只有几厘米,极大影响了突击车的收放速度。稍有不慎,甚至进出安全都大有问题。能在这样的装备上坚持训练,不对子弟兵们点个赞,我是真心做不到。

进过改进后的直8宽如此就拥有了可以轻松收放山猫突击车的能力。也许大家会觉得山猫突击车的猎装不是个大事。其实这个山猫是空中突击部队执行进攻作战的大杀器。在现代低空火力日益凶猛的今天,空降兵部队乘坐运输机伞降登场的机会已经不多了。而直接用直升机在敌方地空火力杀伤区以内空降也是很危险的事情。于是发展版的空中突击逐渐有了适用的舞台。下图就是豪华版空中突击兵团的偷袭情境图。

第一步,直19前出,在障碍物后方深处定置毫米波雷达偷窥,结合实现获得的卫星成像进行最后一次情报校对(连机炮都舍不得给直19配,却给其配备了豪华的毫米波雷达,还是顶置,这就注定了直19是当之无愧的前哨)。数据传给高空后方的空中指挥部直20(直20目前配备卫星通信组件是最全的,大开口侧滑门结构也最方便加装指挥用的小型机柜,而且光电对抗能力也是最丰富的,给指挥部用优势明显)。直20接到通报后,下达决心,开干!

步骤二,直8宽将突袭部队送至距离地方5公里左右的地面,释放突击车。人员车辆编组完成。通过在附近隐身待机的直19导引隐蔽接敌。部队隐蔽行动至距敌2公里处。步骤三,Z10开始武德展示,对敌方进行第一轮正义的说服。地面突袭部队加速至最大机动速度,前出至距敌200米,下车,清缴残敌。Z19游荡在附近的路口放风(没法,眼尖皮薄跑得快,这种任务就是你小19了),并负责以本机火力打击敌方支援部队和逃敌。Z10负责继续盘旋压制。

步骤四,在直20指挥下,按照伤员登机后送,突击车回收。Z10警戒,编组撤离,完成本次行动。如果单单只是直20加入现役,其能力更多表现在三军通用勤务平台。承担的是搜救\反潜\通信中继\目标监视\兵力输送\伤员后送\物资配送等任务。能让各军种现有模块的功能得到强化,属于装备学的深度变化。海军各类舰船,有很多稍加改进就可以勉强直20。但是很少有能容纳直8家族的(高度太高,也略宽了)。目前很多军舰还是只有直9在勉强支撑。从大局上说,目前只有直8宽的列装,是装备学上宽度的变化。这是第一个让"最可爱的人"有能力将各类山猫系准重火力平台(120迫、82迫、反坦克导弹发射车、人员输送车、122迷你自行火炮、简易装防空导弹发射车)直接输送到前线,实现对敌人肋下猛捅一刀的效果。

如果条件更宽裕,作为十三吨级的准重型运输直升机,直18是可以吊运AH-4型155毫米火炮的。如果在西南边陲的对峙中,能在部分反斜面平台配置一部分重型火炮并配以校射。恐怕对方的对抗意志会被瞬间敲掉好几个百分点。当然,如果中俄基于米26的基础深度发展的重型直升机计划比较顺利,直8宽也可能很快会丢掉甲方的宠幸。毕竟目前的山猫平台,还是无甲无三防能力的版本。

弹指一挥间,我们从2008年汶川救援看着被地震搞乱地形的大山深处无法导航,咬牙硬上,到现在卫星导航、高精度地形匹配电子地图一应俱全已经十年了。当年我们的前辈和兄长辈还开着Z9W这个加强型民版直升机客串武直,还在Mi171仪表盘上拿胶布粘一个GPS用来导航,黑鹰直升机报废一架就少一架。如今终于是把最艰难的时刻熬过了。虽然法国的勒克莱尔也生产不出新型号了,虽然德国的豹2已经比西班牙少了,虽然俄罗斯能开动的坦克已经普遍出厂很多年了,但是为了和平,我们要准备,毕竟我们准备的越精心,未来就越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