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今年一季度水果进口量大幅增加

东南网4月18日讯(本网记者 卢超颖 通讯员 张荣辉 洪宇平)4月18日讯,东南网记者从厦门海关获悉,2019年一季度,厦门关区进口鲜、干水果及坚果4.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68.7%;价值4.3亿元人民币,增长68%。

自2017年5月份以来,厦门关区水果进口量23个月中有22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长,今年一季度更是每月同比增速均超过50%。3月份当月进口水果2万吨,创历史新高,同比增加69.8%。

台湾地区和东盟为主要进口来源地。一季度,厦门关区自台湾地区进口水果2.3万吨,增加1倍,占同期厦门关区水果进口总量的51.1%;自东盟进口水果2.1万吨,增加45%,占同期厦门关区水果进口总量的46.7%。进口水果中,菠萝和火龙果是主要进口品种。一季度,厦门关区进口菠萝1.7万吨,增加1.5倍,占37.8%;进口火龙果0.9万吨,增加10%,占20%。此外,进口龙眼干、肉0.6万吨,增加97.8%,占13.3%。

专家表示,厦门的对台区位优势以及便捷的通关服务则助力台湾水果进口量的大幅增长。台湾水果进口量从最初2005年的207吨,逐年快速增长,2018年厦门口岸进口台湾水果量已达4.8万吨、5.7亿元人民币,重量较2005年增长200多倍。

相关阅读:

厦门海关截获“水果杀手”地中海实蝇

地中海实蝇实验室显微镜下照片。厦门海关供图

东南网4月18日讯(通讯员施宣杰 杨丽敏)4月17日,厦门海关技术中心鉴定结果显示,该关所属机场海关此前在旅检渠道检出的害虫为检疫风险极高的地中海实蝇,俗称“水果杀手”。

4月1日,海关关员在执行阿姆斯特丹至厦门的KL883次航班监管任务时,发现一名中国籍旅客所携行李过机图像存在异常。开检后,确认其携带有一袋重0.95kg的水果,遂按规定对该批水果进行截留,经检疫发现其中一个橙子的果皮上带有水渍状暗褐色斑点,剖开后果肉已腐烂且遍布蛆形幼虫活体。

现场关员当即将该橙子封存送实验室培育观察,其余水果监督作销毁处理。经过历时半月培养,带虫橙子中羽化出多只实蝇,经鉴定为地中海实蝇,属检疫性害虫。

据了解,地中海实蝇之所以被全球公认为最具毁灭性的水果害虫之一的原因:一是寄主广,超过250种植物;二是繁殖极快,从1只繁育至215亿只仅需60天;三是危害重,幼虫取食果肉并使全果腐烂,严重时整片果园颗粒无收,因此被称为“水果杀手”。据报道,为防治此害虫美国佛罗里达州1929年和1956年曾分别耗费700万美元和1100万美元,而加利福尼亚州1980-1982年则花费了1亿美元。

目前,该害虫在我国尚无分布,因此检疫风险极高,一旦传入,便可能对我国水果种植业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厦门海关在此呼吁广大旅客务必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不携带水果、蔬菜等新鲜植物及其产品入境,将危险性外来病虫害拒于国门之外,共守国门生物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