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片化阅读”,是如何逐步毁掉你的生活的?

《天龙八部》这本小说中有这样一个桥段,聚贤庄英雄大会,乔峰带阿朱前往治伤,求的是一位姓薛的神医!

要说那薛神医,可是当世医中第一圣手,因为“神医”两字太出名,连他本来名字大家也都不知道了……

薛神医不但医道如神,武功也颇了得。他爱结交江湖豪杰,替人治病疗伤后,往往会向对方请教一两招武功。对方感念他的活命之恩,传授时自然决不藏私,很多人教他的,都是自己最得意招式。

他好武成性,却不肯另投明师,别出心裁,以治病与人交换武功,东学一招,西学一式,武学之博,可说江湖上极为罕有。

但坏也就坏在这个“博”字上,这一博,贪多嚼不烂,没一门功夫是真正练到了家的。

他医术如神,所到之处,人人都敬他三分

。即使不为治病,大家也会讨好于他,毕竟身在江湖,谁也不会得罪未来可能救你一命之人。所以说话往往言过其实,谁也不跟他当真。

就这样,薛神医自不免沾沾自喜,总觉得天下武功,十之八九已在胸中。

直到有一天,遇见乔峰和群雄搏斗,出手之快,落手之重,他才发现自己的武功不过尔尔,一颗心怦怦乱跳,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本来想要上前动手帮忙最后也放弃了。

薛神医是幸运的,毕竟他发现问题的时候,并不是在自己的生死存亡之际,如果真的事关生死才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武功只是个半斤八两的水货,那才是个悲剧!

薛神医是可笑的,夜郎自大,认为武功的堆积就是成为高手的秘籍。但是转眼一想,你会发现,在当下这互联网时代,我们不也是薛神医吗?

01,薛神医的病生在哪里?

薛神医在江湖漂泊,四处学习各种武功,而且是“传授时自然决不私藏,教他的都是自己最得意的功夫。

熟不熟悉?这跟你我去知名的公众号、刷知乎、微博、朋友圈的时候四处学“干货”的场景是不是很像?

今天从这个公众号里看了几篇干货,明天在那个在线学习平台学了几堂公开课。

于是你感觉到自己真爱学习,生活充实,甚至时间久了,可能会像薛神医一样“不免沾沾自喜,总觉得天下武功,十之八九已尽在心中”。

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是能够给你带来进步,但是单纯的听和看是不够的,因为四处得来的碎片化知识,经常带来两个明显的弊端:

第一,丧失深度思考能力;

我们习惯在碎片时间获取一些信息,既然是碎片时间,那么都不会很长,所以能够看的篇幅也不会很长。

当你习惯了看一百多字的微博微信,几秒钟就读完后,恰恰由于其篇幅有限,所以大多都是阐述一个现成的结论或者逻辑简化后的信息。

时间久了就养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因为A所以B”、“只要C就能D”、“有了E才能F”、“出现G即说明H”……

就这样渐渐变得狭隘独断,难以深入思考,从而慢慢丧失独立思考能力。他人的思考不能代替你的思考,只能给予你启发!

第二,知识的使用效率下降;

单独的一个知识点非常容易获取,尤其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获取信息短平快。

但由于碎片化的特点,导致脑海里的知识点经常是孤立的,像一盘散乱的珠子。你每一次只能拎出“一个”即止,而不是连续的“一串”,于是只能处理浅维度的信息。

虽然利用互联网,人们获取信息的数量和渠道变多了,但使用信息的效率反而下降了。

以学习投资为例

大家有一个爱好,就是一上来就说,你给我介绍几个人的微博吧,或者几个公众号吧。

不可否认,大家确实能从中学到不少绝对的干货,篇篇经典。不然他们也不可能广为人知,对吧?

但是,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几乎所有的微信公众号更新的特点就是,很难是一个完整的、循序渐进的知识体系。

为啥呢?

因为更新的内容是随着原创者的灵感或者追逐某个热点而得到的选题。

如果大家在学习过程中只是单独学习一个个技巧或操作,纵然信息量很大,也确实可以拓展了一部分视野。但是如果你本来没有自己的知识框架,只是一味往你脑子里塞东西,想要应用的时候发现把自己的知识点串不起来,那这些知识对你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要总盯着套路,套路是学不完的,要研究思路,思路是最精华的。

所以,如果在学习一门知识的初期,能建立一个全面的、体系化的认知是很重要的

在后续的学习中将新的知识点纳入自己已有的知识体系内,重新消化理解,能将与之矛盾的内容排出体外,才可以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如果你刚刚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不要轻易尝试利用碎片化的内容自学。因为没有对错的分辨能力,单纯的堆积知识,很容易让你在将来的某个时刻因为某些以前吸收的错误知识而栽跟头。

网络上有句名言,我现在眼睛里留的泪,都是当年脑子里进的水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就是在你当下不选择好正确的道路,未来反而会因为错误的决定付出更多代价和时间。

要想真正进入一个领域,学些什么东西,最好的办法就是将这个领域的经典书籍找出来研读一遍。

碎片化学习的反义词不是不学,而是花费整段的时间去系统化的学习,而书本能给你带来的好处也正是如此。

02,薛神医的病,有得治!

碎片化学习真的没有意义么?

其实并不是!碎片化学习最大的特点就是可以充分利用时间,积少成多,量变最终可以变成质变。至于弊端,那就看你如何解决,如何避免!

一,既然碎片化学习虽然不能帮你搭建体系,但它是你完善体系的好帮手!

就好比种树,如果你本身不知道这颗种子是什么,种下去经过多年培育,最终可能会坑到自己。

但是如果你已经种好了树,并已经长出树苗,你需要的就不再是挑选种子,而是让它沐浴阳光,浇灌雨水,这样它才会茁壮成长。

碎片化的学习可以为你已经存在的知识体系进行充能补充,让你不断迭代升级你的现有知识体系,甚至拓宽现有知识体系的边界。

二,复合感官,简单来说就是尽可能调动更多的感官,加入进去。

人是一种“忘性”很大的动物,一件事,认真学,就算当时学得再明白,两个星期以后,还是会“还给老师”,这种现象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尤为明显!

虽然都要还回去,但是还回去多少,这个是你可以把控的。国外有个研究结果表示,即使你很用心的去学习,方法的不同也能造成极大的差异:

通过阅读文字来学习,一次大概能记住10%左右;

通过听讲学习,能记住20%左右;

通过看别人的图型学习,也就是大纲或者思维导图,你大概能记住的是30%左右;

通过看影像资料、看展览、现场观摩甚至自己制作大纲、思维导图这种方式,能记住50%左右;

通过提问、发言、参与讨论,边互动边学习,大概能记住70%左右;

通过演讲、教学、实际操作,能记住其中的90%左右;

在学习中,调动的感官越多,重复的次数越多,记忆效果越好,所以你会发现在小时候,老师的很多教育方式就是不断让大家通过朗读、抄写、背诵等方式,记住知识点。

在碎片化的学习中也是如此,看一遍,写一遍,读一遍,听一遍... ...,慢慢的,你就会发现,它已经变成属于你的知识!

三、知行合一,实践操作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方法。

孔子在《论语》里有讲,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说的就是学过之后,需要进行实践操练,虽然这是大道理,确实个真的很有用的大道理。只有上手去做了,才能进一步提升知识的真谛。

比如说做菜、骑车、游泳,你会发现,懂的理论知识再多,也不如实际操练来的意义更大。碎片化知识提供的方法很多都是点状的,这种情况下,反而适合让你带入到限时场景进行验证。

记住,再好的知识如果你不实践,也就是知道,那根本就不叫知识。把学到的东西用得上,学会知行合一,才是把知道转换成知识的唯一途径!

四、教学相长,最好的学习,就是教。

还记得最上面的记忆百分比么?

从阅读、听课、多媒体,到现场观摩、互动讨论、再到最后能教别人可以记住近90%,这个学习效果不断提升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从“自己学”到“大家一起学”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转化的过程。

当你在给别人复述的过程中,其实就是你本身对内容梳理、理解的过程,也是把知识变成自己的过程。

03,写在最后,咱们一起来算一笔账!

其实无论是《天龙八部》里的薛神医还是我们自己,通过碎片化的时间进行学习,都比是在进步的,持续积累,终将见证时间的力量。但是方法的使用和效率的提升,这是我们可以手动控制的。

有人曾经算了一笔账,假如你的税后月收入是4000,公司缴纳的五险一金大概就1500左右,公司为你支出的成本就是5500,那么你每小时的收入是多少?

一个月大概23天工作日,每天8小时,5500/23/8=29.89 ,四舍五入算作30吧,也就是时薪30元。

30元,就是你1小时的价值。

拼凑起来的时间也是时间,如何使碎片化的学习更有效率,才是今天和大家讨论的问题。

你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自己已知的完整体系做补强;

你可以利用复合感官,口耳鼻舌身的调动去强化记忆;

你可以知行合一,用实践去验证知识的正确性;

你也可以和别人述说,告诉别人你学到的东西;

如果你喜欢我的内容,请记得一定要关注我,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与谁同行,相似的灵魂和大脑会相互促进。

你的评论转发

点赞都是对我最好的帮助,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给喧嚣的世界,增加一点知识

拆书 / 现象解读 / 干货分享

每周四晚18:00准时更新,其他时间随机更新

关注“拆书解惑”,我们一起努力,见证更好的自己!

↓↓↓↓

经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