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引领:张峰 让在押人员重燃生活希望

永城市公安局看守所所长张峰与刑事执行检察局干警一起为监管工作“把脉”。

“老吕,最近你的身体怎么样?”

“挺好的,张所长。”

“你的判决下来了,再过几天就要转到监狱去了。到了那里,你要控制住自己的情绪。我每次给你说的话,你都要记住,想问题不能再那么极端!”

3月26日下午一上班,永城市公安局看守所所长张峰便把羁押在女子监区的吕某提出来进行谈心。

今年59岁的吕某因恶意上访,多次受过打击处理,这次因寻衅滋事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零三个月。

她是2018年5月进的看守所,从第一次进看守所的哭闹不止,到现在能心平气和地交谈,张峰不知付出了多少艰辛。

刚进看守所时,吕某心灰意冷、寻死觅活。张峰见状,决定重燃吕某生活的希望。他一有时间就找吕某谈心,宣讲法律知识。

谈心时,吕某往往要从1998年的事情一直讲到现在,滔滔不绝。但每一次谈话,张峰都是她最忠实的听众,每一桩每一件事情,张峰都已经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吕某的文化水平不高,思想偏激,易走极端,身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的张峰认为,解决问题要从根源开始,从“心”出发,一步步地疏导吕某,终使吕某逐渐露出了笑容。

吕某被判刑后,张峰始终放心不下,决定在她转走之前再进行一次心理疏导教育。

让张峰牵挂的,不只是吕某,还有目前在押的700多位犯罪嫌疑人。

作为羁押各类犯罪嫌疑人的看守所,在人们心目中,高墙铁窗、神秘冰冷。

“有人把看守所比喻成火山口和弹药库,监管民警每天都是坐在火山口上,守在弹药库旁,容不得半点马虎和懈怠。”谈起看守所的职责,张峰深有感触地说。

自2009年调任看守所所长以来,张峰带领监管民警把这个戒备森严的场所打造成了一所特殊的学校,矫正犯罪嫌疑人迷失的心灵,调整他们的人生坐标。由于工作成效突出,永城看守所连续6年被评为国家一级看守所,被公安部、公安厅多次评为先进单位,创造了连续32年安全无事故的辉煌业绩。

室外阳光明媚,看守所监区内随处可见积极向上、陶冶情操的标语、名言警句等。

“我们从在押人员生活环境入手,营造规范有序、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管教民警夏婷说。

他们推行人性化管理,实行温情执法,用真心换真情。积极开展监区文化建设,购置文化设施,要求羁押人员背诵《弟子规》等,矫正迷途心理。每年中秋节,他们举办“爱在高墙、情满中秋”文艺联欢会;春节举行“温馨改造路、和谐监管情”新春联欢会,缓解在押人员思亲想家情绪,营造高墙内的“节味”,不让在押人员因万家团圆而产生孤独和烦恼,享受高墙内家的温暖。

在押涉毒犯罪嫌疑人李某,谈起监管民警对她的教育,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要是没有民警对我的帮助,说不定我死几回了!”

有收获,就必须要有付出。为了监所的安全,监管民警始终把家庭置之度外。

“六道菜、四双筷。除夕夜享受着别样的美食。十多年来,父亲第一次在家过年,更让这个新年暖意浓浓!”这是今年春节,张峰的儿子发到朋友圈里的一段话,让人心酸。

张峰让记者看这段话时,眼中分明有泪花在闪烁。他动情地说:“作为监所民警,我们的工作注定要舍弃太多儿女情长,要把对家人的爱深藏在心中,转化为工作的动力和奋发向上的源泉,才能确保监所安全无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