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首家老年食堂饭菜香:12块能吃营养餐,焦溜丸子人气最高

大栅栏银鹤苑养老驿站会议室的墙上列出了83种餐品名,接受老人的“投票”。结果显示,老人们最爱焦溜丸子。这是大栅栏地区首家老年食堂,老人花11.7元就能吃上一顿一荤两素的营养餐。

经过公开座谈投票评选,老年食堂里的焦溜丸子获得最佳人气菜品。

大栅栏老年食堂有七位师傅为辖区老人提供午餐和晚餐服务,平均每天就餐量在200份左右。

大栅栏地区老年人占地区居民总数两成以上,每到中午晚上吃饭就成了大问题。设在大栅栏银鹤苑养老驿站的这个老年食堂开业以来办理就餐卡近700张,服务人次达3000多,解决了大栅栏地区延寿、三井、铁树三个社区老人的用餐问题。“一荤两素,十三块八,打完折才十一块七。”80岁的孙奶奶说。自从有了这个食堂,她和老伴每天的午饭和晚饭都有了着落。

每周在食堂微信群里公布一周菜谱,如有疑问,随时沟通。真正做到,老百姓自己的食堂。

银鹤苑前台就是老百姓的大客厅,有关老人的健康、吃喝、出行、康复、入驻养老机构等问题,都可以到这里来商量。

“面食的花样可以再多一点,每周换菜单时最好提前在群里通知……”街道不定期举办现场评议会,老人们分享着对菜品的感受,并不时提出建议。“以后我们每个月都会选出明星菜,根据大爷大妈们的口味调整菜谱,并在微信群里公布每周菜单。”相关负责人说,目前老年食堂已有83种菜品,以后还将继续扩展,并坚持每月用餐评议会制度,让居民们吃饱吃好。

银鹤苑一层的餐厅区,老人们在用餐时可定期和大厨面对面聊饭菜,非用餐时段还可以在这里举办活动 。

街道工委、街道办事处聘请社会学专家座谈研讨辖区养老,联合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出谋划策,根据街道的实际情况,拓展硬件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打造“1512”区域养老服务体系,即一个服务平台、五个硬件设施、十二项主要服务功能的系统性建设。

银鹤志愿服务联盟让出门不便的老人在家也可享受送餐等服务。

街道在硬件设施上投入1300余万元,将一个杂货超市改建成了大栅栏街道养老助残中心,作为统筹调度中心所在地,总揽辖区养老工作。其次在软件管理上进行创新,引入非营利的社会组织“北京枫华老年互助资源中心”进行统筹调度中心的运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用专业的养老服务团队,让辖区的老年人受益,营造老有所乐的晚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