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歌剧院版《女人心》的“一半”哲学

文 |月旦平

4月20日晚,中央歌剧院版歌剧《女人心》在国图艺术中心上演。指挥杨洋与青年导演王珩领衔中央歌剧院交响乐团、歌剧团以及合唱团为观众呈现了一场丰富多彩的视听觉盛宴。作为音乐会形式,此版《女人心》更像是半舞台式的演出,而对于古典和现代元素的选择,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上,此版《女人心》力求某种平衡,那就是:一半古典,一半现代。

意大利喜歌剧《女人心》剧名原文直译“女人皆如此”,它是莫扎特与剧作家达·蓬特合作的《费加罗的婚礼》和《唐璜》之后的第三部歌剧。这三部歌剧都紧扣揭露人性的美与丑上,但《女人心》更接近普罗大众的描绘,进一步说,它就是今天我们身边的事。它用两个男人去测试女伴是否忠诚的故事,来揭示爱情中的变与不变、失与得。正因为这样的故事,用现代的元素去表达也就合情合理了。

不难看出,此剧进行了多方面现代性的探索。例如,此版《女人心》用新创作的中文台词替代了宣叙调。这些中文台词对于整个剧情走向起到了重要的阐述、推动作用。台词中也加入了不少现代时髦语言,力求接地气。舞台的呈现上,底幕挂着欧洲古典剧场的观众席图,现场观众仿佛从舞台幕后的视角观看了舞台上的演出。舞台上摆放着衣架、道具箱、化妆台等,这些道具呈现的是现代的工业风格。演员的衣着上,除了阿丰索是18世纪古典风格,其他人属于偏现代的风格。手机、《演员的自我修养》书、cos play注射器等道具素材的运用,加上表演,给观众带来不少笑点。

重唱在《女人心》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例如第一幕结尾的六重唱,6位主演在快速的节奏中,声线起伏变化、音量的大小控制与乐队的伴奏错落有致,均衡不失细腻,在突出的地方又极具张力,生动展现了此时人物的各自内心。不过,即便是重唱、咏叹调,因为此版表达的需要,还是被删了不少段落,但这种删减,并没有影响音乐和剧情表现,反而使之更加精炼。对作品的修改是我们面对经典作品的一种现代处理手段,虽然这有时触犯了原作的意图。

除此之外,作品结尾也用了“一半”的哲学:原版的故事是两位女主请求原谅,两对情侣和好如初。但这一次,导演不要为了团圆而团圆,而是将错就错,让芙迪莉吉和费兰多拥抱在了一起,至于古列莫,他拒绝了费兰多前女友多拉贝拉的好意。这个结局既有趣,又激发了我们更多想象的空间。

并不是所有作品都可以用“一半”的哲学去表现,《女人心》原作促发了

古典与现代的融合,这版《女人心》既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当今的反映。《女人心》反映了启蒙主义思想,至于剧中所探讨的忠还是不忠,我想莫扎特并不想判断,以积极心态,用理性和智慧去对待问题,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这么说来,“女人皆如此”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了,就像原作说的那样:这是嬉戏,别当真!

- THE END -

快手、抖音账号

近期热门文章

是为了声乐艺术而追寻技术,还是为了技术追寻声乐艺术?

一百年前的五四运动,为中国音乐带来了什么?

韩雪假唱背后,饮鸩止渴的音乐剧“粉丝经济”

你所不知道的巴黎圣母院和音乐的故事

音乐教师有哪些隐性负担?| 争鸣

足不出户,跟世界排名前30音乐院校导师直接上课

北京合唱节5月开幕,音乐周报与北京音乐家协会邀全国合唱团晋京展演

订阅2019年《音乐周报》,戳这里!

民族管弦乐队座位究竟怎么排?

唱合唱,你的声音“炸”吗?

Q:想订阅《音乐周报》?

A:请进入“音乐周报”微信公众号,点击下拉菜单“订阅报纸”。

A:发这里 yyzb1979@163.com

Q:想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