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大!涿州构建最新交通路网体系!成为北京和雄安的重要节点!

涿州具有极大地理位置优势,位于北京大七环,京广大动脉,京雄联络线。涿州位于大七环和京广发展主动脉的交叉点,未来京雄高速从境内穿过,将成为连接北京和雄安的重要节点。




实现京津冀紧密相连的交通出行网络

涿州位于首都半小时通勤圈内。跟固安等其他环京区县相比,涿州的轨道交通接入西站,更靠近金融街、中关村等核心功能区,通过大数据OD人口分析,涿州与北京存在大量通勤需求。


承载首都功能疏解,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首先打通交通运输发展的大动脉。交通行业依托京津冀交通一体化,不断推动交通发展,实现京津冀紧密相连的交通出行网络,实现大通道与小区域之间的交通一体化。



涿州市委、市政府对交通建设越来越重视,投入逐年增多,交通状况也逐年得到改善。

到2008年,涿州市实现各乡镇全部通三级以上公路,405个行政村全部通四级以上公路;形成了以“国省干线为动脉,县乡公路为骨架,村村通公路为基础”的公路网络体系。



“从2005年起,市财政每年投入1000万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改善,并逐年加大投资,近年来,年平均投入的资金超过2亿元,形成了‘五纵、三横、两环线、十四条放射线’的市域公路网布局。”涿州市交通局副局长郑中华介绍说。长空路主路面大修工程正在紧张施工中,目前第一阶段路面现在已经铺设完了水稳,正在养护阶段,第二阶段同期开工。



同时位于涿州市的松林店镇的九四路东段的改建一期工程5月中下旬开始施工,改造路段起点是107国道,途经熨斗店村商业街,终点至黄家屯高速收费站,全长4.1公里,是涿州市2019年的实事要事之一,工程完工后,12米的宽敞马路将大大改善涿州市市西南地区交通环境。



到目前,涿州市公路总里程953公里,其中包括国道3条、省道2条、县道1条、乡道21条、村道447条,路网密度达128公里/百平方公里,好路率99%。



“双城生活”变成“同城生活”

2012年12月26日,京石客运专线涿州东站正式投入运营,标志着涿州迎来了“高铁时代”。家住涿州,工作在北京的杨杰,对高铁的通行深有体会。“从涿州东站上车,单程25分钟可直达北京西站,感觉涿州和北京好像一座城市。”如今,京石客运专线每天有42趟往返车次停靠涿州东站,快捷便利的交通出行,也让涿州真正融入了“北京半小时通勤圈”。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不断深入推进,近几年往返京涿两地的乘客越来越多,将河北涿州与北京紧密连在一起,目前,838线路车队已经配车达80余辆。让河北涿州和北京两地市民的“双城生活”变成了“同城生活”。



2014年12月25日,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段“四改八”改扩建工程竣工通车。崭新的京港澳高速公路京石段,如一条巨龙纵贯于京畿大地,其双向8车道将为涿州市民提供更为快速便利的出行保障,为沿线经济发展注入更多的活力。京港澳高速公路等一系列便利的交通网络,为涿州迎接首都城市功能的跨区域配置和产业转移,促进京涿同城化发展,融入首都经济圈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随着京津冀交通一体化全面提速,涿州市进一步打通打经脉、拉伸框架,构建京冀之间立体交通网络。如今,107国道、京广铁路、京石高铁、G4京港澳高速纵贯南北,G95首都地区环线高速横通东西,北京838路公交车每天往返京涿360班次。备受瞩目的京雄高速、新机场北线高速涿州段、廊涿城际铁路也在加紧筹划推进。


构建通行无阻

辐射相接的交通路网体系

2019年涿州市按照“连接主动脉、畅通微循环、提升乡村路”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道路建设,构建通行无阻、辐射相接的交通路网体系。

加快畅通城区路网,对范阳路进行拓宽改造,疏解交通拥堵;

继续实施花田路贯通和结义路东延,构建城市交通大外环;

结合西南片区改造、小吴村棚改,推进东大街南延、平安大街南延;

完成东兴街北延、长虹路建设,打通城市断头路。实施盛福南街建设,启动结义路、涿豆路、正义路西延工程,对燕邑路、明达路、鹏程大街进行维护改造,完善园区基础配套,加强园区与市区主干道路的有效衔接。



大力推进对接北京路网项目,配合做好京雄高速、新机场北线高速公路建设,实施京雄高速涿州东互通连接线、京白路对接北京段新建工程。



对涿码路中段、高尔夫大道、胡长路、潘柳路等涉及11个乡镇的22条公路进行改造提升,实施九四路东段改建及南孙路改建工程,持续改善乡村交通条件。



|文章转自:涿州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