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七天》“西藏”有诗和远方,户外旅游爱好者可以看看

近日,由赵汉唐执导并与江一燕共同主演的首部华语探险电影《七十七天》,举办了小范围行业试映会,毫无疑问大家最直观的感触就是“世界第三极—羌塘”的景色太美,太震撼! 同时也被赵汉唐所塑造角色近乎执拗的勇敢,以及江一燕全程轮椅表演全面呈现人物内心的精湛的演技与敬业精神所折服。

影片探险精神引共鸣 阐释自由与勇敢

观影后,很多观众对影片中许多台词产生了共鸣,如“在这片属于你的荒原,你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这无疑对探险和旅行的意义的一种凝练,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荒原,它不在大小与远近,只要你去勇敢寻找这片荒原,它会让你安静下来,让你抛开世俗的喧闹与烦恼,这时,在这片属于你自己的荒原中,你可以获得真正的自由。而“人生能有多少天活着”“去他妈的命运”无疑教会人们怎样去面对当下的生活,活出真正的自己。人生在世时间极短,而在于在有限的日子,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做一些真正体现人生价值的事情,只有这样才不枉此生。

赵汉唐用“执拗”诠释坚毅与勇敢 江一燕呈人物内心两面性

影片《七十七天》取材于杨柳松真实经历和由他撰写的《北方的空地》一书。读过杨柳松首发于8264的原帖和图书的朋友知道,杨柳松这个人可谓极其“执拗”,他在徒步穿越羌塘无人区过程中,走他人不敢走之路,即便有遇到各种凶险的可能,也仍坚持自己出发的念头。遇到困难从不退缩,总会想尽办法解决。“执拗”这个词,是对他的勇敢与坚持比较直观的解释。

导演兼男主赵汉唐把他的这种执拗做了进一步阐释。一个人、一辆自行车、极少量的补给,徒步77天,行走1400公里的路程,历经沙尘暴、龙卷风、野兽出没各种危机情况。凭借坚定的意志和对极地探险的一腔热血横穿羌塘,战胜了极地高寒、高寒缺氧、水资源匮乏等重重困难。在走出无人区的那一刻,一切艰难险阻皆在足下。至于他用的什么手段走出无人区,有时候真有点让人匪夷所思。不禁让人在欣赏极地美景的同时,也为他的壮举捏一把汗。聊到这里让人想到一句话,“有时候你必须对自己狠一点,要不怎么知道自己有多强大”,赵汉唐饰演的这个角色将执拗中所蕴含的勇敢与坚毅表现的极其深刻。

而影片中江一燕饰演一位高位截瘫的女摄影师蓝天,此次出演江一燕颠覆了以往邻家小妹形象,全程在轮椅上完成一系列表演。为了拍这部戏,她必定付出很多的辛劳。影片的蓝天因意外导致高位截瘫,不得以与轮椅相伴,日常生活中她笑对人生,不屈不挠,而实际上内心在抱怨命运的不公。演好这个角色需要呈现人物内心的两面性,而江一燕此次出演可以将蓝天这个角色演绎的近乎完美,将人物内心的两面性呈现的极其到位。在喧嚣的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去演这么一个角色真的是很不容易,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江一燕作为一个演员的“匠心精神”。

大师李屏宾掌镜 展极地羌塘震撼风光

影片《七十七天》主创团队由摄影指导李屏宾、音效设计杜笃之、配乐何国杰、剪辑顾问廖庆松组成,均获过金马金像等国际奖项。如此高配置的主创团队,在当今华语电影中已很难看到,每个人背后的经历可谓星光熠熠。大师的加盟也给了影片带来了超凡的视听体验。

李屏宾老师一直与侯孝贤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像《刺客聂隐娘》《童年往事》《恋恋风尘》,均具有浓郁的记录色彩,呈现当下生活的冷与暖。去年,他与杨超合作掌镜的《长江图》也获得了柏林电影节“电影杰出艺术贡献银熊奖”(摄影)。此次李屏宾担任《七十七天》的摄影指导,所呈现的视觉效果与以往所有作品均有不同,镜头中呈现的画面还原了大自然本身的色彩,画面极具冲击力与视觉张力,影片中每一帧画面都可以当做壁纸,所以大家观看影片必须聚精会神,稍不注意就会错失很多极地羌塘的美景体验,同时加上音效大师杜笃之与配乐大师何国杰的加盟,壮丽的美景加之效果极佳的音效,有一种置身“极地羌塘”的感觉,瞬间可以感受凛冽的寒风与沙尘暴的威力,影片的节奏可谓不急不躁恰到好处,让你欣赏极地羌塘的美景的同时,又让你不由自主的与男女主人公产生链接,感受他们身上不畏艰难,勇敢出发的精神。还有由窦唯作词作曲的影片主题曲《扎西德勒》,也不由自主就让人展开一场羌塘无人区奇妙冒险之旅。

新题材新类型有异军突起潜质

影片《七十七天》为华语首部极地探险电影,“极地探险”这种类型的电影可以说在国内接近于空白,可能由于国内探险文化普及度并不高,所以在国内近乎没有过这样的电影。国外《72小时》《荒野生存》这样的探险电影,因大洋彼岸相隔甚远加之探险文化普及度相对不足,国内也很少有人知道。

如非要拿国内电影进行比较的话,影片《七十七天》与《冈仁波齐》《可可西里》则比较相似,首先从地源上讲,他们的拍摄地都在藏区,《七十七天》的拍摄地为羌塘,羌塘在藏语中的意思是“北方的空地”,羌塘无人区由藏北无人区、可可西里无人区、阿尔金无人区、昆仑山无人区四大无人区连片组成,而可可西里只是四大无人区的一部分。《冈仁波齐》讲述的是一群各色的人一路朝拜向冈仁波齐峰出发进行救赎,关于信仰的故事;《可可西里》讲述的是野生动物的保护,关注自然的故事;而《七十七天》则讲述的是一个孤身徒步穿越羌塘进行探险圆梦的故事,这几部片子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人文气质浓厚和保持对自然的关注与热爱,同时极富正能量。

这几部影片不能说孰好孰坏只能说他们在类型和地缘上相似,传达的内容都具有人文关怀精神,至于《七十七天》是否能取《冈仁波齐》那么高的票房,还是让我们拭目以待,不过从目前现场的观影情况来看,这部片子具备这样的潜质。

优质路线等你

一部以该故事为蓝本的电影

《七十七天》即将在11月3日上映

其短短2分多钟的预告片

迅速引起自驾越野圈、户外圈的热切关注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

承载这一切的羌塘

只要微撩面纱

就让人热血澎湃

在观看电影前

我们需要知道

羌塘,到底是怎样一个雄奇的地方?

1首先,羌塘在哪?

在藏语里

“羌塘”意为

“北方的空地(或高地)”

这是一片地球上独有的超级无人荒原

广义上,羌塘是

冈底斯、念青唐古拉山脉以北

以及昆仑、可可西里山脉以南

的辽阔区域

历史上人烟稀少,偶有游牧商旅

甚至大部分地区是地理空白

现代管理下

从前的羌塘

变成各个地理自然保护区分治

因此,羌塘不仅是羌塘自然保护区

而是更大的一个地理单元

▲各保护区示意图,由于截图原因,三江源还要往东扩展。椭圆形就是羌塘大致区域,很多地方虽不在保护区内,但也是准无人区状态。图/ 杨柳松

2羌塘的地位?

众所周知

我们的星球除了冰雪覆盖的南极和北极

还有地球的第三极——

“高极”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横跨中国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的全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甘肃省、四川省与云南省的部分。图/ 维基百科

这块幅员辽阔,突兀高耸的高原

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地理区域

一般高出海平面4000米以上

远远高于世界上其他著名的高原

如北美科罗拉多高原(1800米)

墨西哥高原(2000米)

埃塞比亚高原(2200米)等

享有“世界屋脊”之美称

然而就在这世人瞩目的青藏高原腹地

镶嵌着一块很多人都颇感陌生

且知之甚少的神秘地区——羌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