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高粱》复映: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的得失

《影》正在热映,《红高粱》上映三十周年的复映,也于10月12日拉开序幕。

特别献上电影里姜文唱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

从《红高粱》发轫,到如今的《影》结尾,张艺谋这三十年,从一出道就拿下世界级大奖,受万众瞩目,然后每走一步都是呼风唤雨,到今天被人戏称“国师”,无论是褒是贬,张艺谋的影响力在当世都无人能及。

张艺谋对当代中国电影,无论是艺术性还是商业性都功不可没。

且不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他执导的众多艺术片频频在国际上获奖,成就当时中国电影的第一人。2002年他拍摄《英雄》,两亿多的票房,拯救了中国的电影市场,开启了中国商业大片的新思路,中国电影从此走向与好莱坞抗衡的道路。

尤记得2002年,很多电影院即将倒闭,正是《英雄》的上映,让他们起死回生,当时有一位影院经理激动地对我说:“我们应该给张艺谋立一块碑。”

然而成也商业,败也商业,从《英雄》之后,张艺谋的商业大片频频遭受非议。十六年以后,张艺谋试图返璞归真,以执拗的黑白水墨的摄影风格,对他以往浓烈的彩色系影片进行了一次反戈。

张艺谋对电影色彩的追逐近乎于疯魔,我一直觉得他如果不当导演,而去当一个摄影师,可能会更加的伟大。

说些我自己的感觉,张艺谋这种疯魔,对电影视觉艺术孜孜不倦的追求,做为一个艺术家的自觉性是非常让人佩服的,但是当过份追求这种艺术感的时候,他却渐渐远离人文的关怀。

从艺三十年的作品《影》,与开始起步的《红高粱》,在今天被安排聚会,倒是让我们有机会,通过这两部电影的比较,看一看张艺谋这三十年来电影生涯的得失。

其实在我心中,他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得多。

也许是因为名气所累,他的创作自由被大大的限制了,也许是他的价值观在三十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变化,也许是被资本裹挟的他让他身不由己,张艺谋的作品,越来越近于庙堂,而远于江湖。

《红高梁》那种在民间的狂野之气,充满荷尔蒙的激情,以及有情有义的人们那活泼的面孔,还有高亢的酒歌,都在张艺谋现在的电影里看不到了。

《影》里的庙堂人心叵测的权谋之争,盛年却死气沉沉的面孔,阴阳怪气的肢体语言,让我们看到三十年以后张艺谋如《影》中被冷雨浇灭热情的心。

如张艺谋般心冷的人并不少。当原本在乡野的年轻人,变成了贵族,他们远离了人群,远离土地,呼吸出来的,便是上位者的气息。我们会发现,诸多大导演,近年来的作品,都往远久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有时候在想,这么多大导演们集体往故纸堆里去,是不是因为他们太刻意于追求电影的艺术表达,因为古装与历史题材,更能体现他们的美学。比如,张艺谋一直强调的东方意韵,姜文在《邪不压正》里把老北京还原,陈凯歌《妖猫传》里的大唐盛世,都是他们对于中国东方味道的理解。

而现实生活中的美感则越来越糙,像冯小刚《我不是潘金莲》那种强行把现实题材用圆圈玩出艺术感的,也真够勇敢的!可惜,未来的冯小刚的作品我们可能很长时间都看不到了!

只是东方味道,一定要用古代的服饰、场景来表现吗?难道人的行动与思想和语言里,就没有东方人的内核吗?

只要是你是从小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的人,你就会被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难道中国当下社会的复杂性,在人身上展现出来,还不足以代表东方吗?

其实从我自身来讲,我并不在乎什么东方与西方,我更关注的是做为人在当下中国的自我认识和发展,我们在这三十年经历了这么大的变化,这本身难道还不足以让中国的大导演们在电影镜头里展示吗?

只要你把镜头对准当下的中国,对准当下的中国人,这就是东方!绝不会是西方!

作 者 简 介

董文欣,济南百丽宫影院总经理。从事电影放映行业12年,熟悉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众多电影作品,有着丰富的阅片量,并且在山东体育休闲台开辟电影评论专栏“董小姐说电影”。2011年在百丽宫影院工作以来,一直致力于艺术电影的放映,策划了“香港电影展”、“欧盟电影展”、“法国电影展”、“国际歌剧影展”、“国际戏剧影展”等国际影展,并推出“董小姐电影会客室”,邀请郑大圣、李睿珺、毕赣、圻玉珅等前卫电影年轻新导演作品进行放映,并举办导演交流会等,在国内电影放映行业拥有一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