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师薪酬待遇真的很低吗?

个人认为教师收入,切勿以偏概全。很多非老师的回答中有失偏颇,甚至有反问待遇低怎么不跳槽或改行。试想,跳槽或改行在哪个行业是容易的呢?大多数普通从业者,生活从来不曾容易过。

教师待遇低吗?结论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但如果问心累程度或者是时薪,那就是性价比较低的工作了。其他答案中提到的所看到的轻松的老师,要么是不用坐班(很多学校明确要求坐班),要么是非主课(尤其肯定不是要看早读的语文或英语老师),要么是学校层次较低故而升学压力较小。作息辛苦程度一般是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高中主要早出晚归,假期无法保证,而年段低的教师主要是管理小孩更细碎,磨人耐心。

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突然会上知乎热榜前五,估计是有大V加入了讨论,尤其到了毕业季,即将入行的新手老师也迫切地想知道待遇,毕竟签三方的时候最想问工资而最不能问吧。参与回答的也很多,有吐槽工资低的老师,有吐槽老师凭什么工资高的其他行业人员,也有涉及了孩子培训教育的家长进行了倾诉,甚至学生们也加入了围观。

中小学教师薪酬待遇是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受东中西部地区、所在城市、学校所属教育局、教师工龄、教师教龄、教师职称、教师所教授年级段、教师所在学校管理、所在学校分配制度、是否坐班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同一个省份同一个市的同一个年段的教师待遇未必都一样;同理,同一所学校同一个年级同一教龄的教师也不一样。

所以,小编先客观地回复一下这种情况的收入,之前回复过另外一个类似的问题,由于时间问题,到手钱有细微变化。

坐标江苏无锡,公立高中有编制,执教英语,本科学历(苏锡常原则上都要研究生学历,我是有满三年的工作经历而跳槽的),2016年评的中学一级职称,教龄8年。目前教授两个班级,任其中一个班班主任,每周(周一到周五)常规工作量如下:4个早读(早6:45到7:20),14节英语课(不包括周末里被强制安排的义务补课两大节,约1小时一节),班主任会正常1节(屁事多的时候也开两节),班会课一节,晚值班2个(每晚约6点到9点10分),晚宿舍查寝一次。除以上常规外,每周听评课一次,开会若干不固定,做材料、家长找或处理搞事情学生等不固定,每周必有,看天,时常请求老天保佑不要有幺蛾子事情!

主要收入如下,分条叙述。

1、每月扣除五险一金后基本工资到卡约5100~5200之间。主要构成为岗位工资1760,薪级工资723,生活补贴1750,岗位津贴2127,交通补贴500等,某月工资条如下。

2、每月公积金1668,住房补贴1613,合计约3230,受工龄、教龄、职称、工作量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最少的年轻教师大概2800,中青年骨干教师大概有5000多,老教师据说计算方法不一样,不清楚。)

3、加值班费是多劳多得,如晚值班大概60元一次,一般一年结算一次。目前为止,2017年的值班费还没有拿到,不知道到底有多少。

4、每月班主任津贴600,也有说是800,(别的学校也有是1000一月),但不是当月发,下图为一个季度的。工作量奖励也为三个月的,据说是针对课时进行的补贴,主课多一些。说实话,班主任费再多也不为过,真心是保姆,真心很辛苦,大家都不想做!

5、全年节假日均无津贴,偶发发一些过节小礼品(如一小袋米、一盒熟食之类的)。

6、年终(一般就是放寒假过年的时候)会发一次绩效,人均6000到12000左右不等,具体受工作量课时等影响,大概为6735。

7、带毕业班的老师有高考奖金,人均约12000,这也是辛苦钱。

8、工作日早、中饭在学校食堂解决(食堂能吃饱就不错了,不能有要求,爱吃不吃,很多老师回家自己解决),不要钱。晚饭值班则提供,不值班则回家吃。

9、没有灰色收入(偶尔确实有家长向班主任示好,给带个特产或送个卡什么的,这年头不敢收!),不在外带培训班,教育局也是严查公立学校的老师,教育局真的严查!!!你们说的带家教的确实有,但真的不是每个老师都这样!一来主课老师周末本就有学校安排的课务,休息时间少;二来,培训班的老师有些是私立学校的或很多本身专职就是只专做培训,大家不要一棒子把所有老师打死。

10、粗略地把上面提到的所有的方面算个总收入出来,大约十二万吧。至于领导们的收入,一直就是个谜,真的是从来没有看到过是多少!

教师的待遇比下有余而比上不足,饿不死却也富不了。如果按照性价比或者时薪来计算,就算比较低的了,每天的工作时间长大约12小时,如果值晚班则高达15个小时,寒暑假已经被很多学校压榨得所剩无几,也或者是被培训、监考等事情所占据。

这些年来,虽然我周边的同事们大都仍然很负责(干的良心活呀),但外界对园丁或蜡烛的口碑却越来越差,大概是现如今太多人以赚钱为评判一个人是否成功的标准,太多行业都可以对这行进行俯视和鄙视吧。

PS: 有时候有些想入职教师的筒子们会发私信咨询待遇或考编的问题,上班期间(今年班主任ing)真的很忙,没空一一回复,望见谅。等暑假来了我会抽时间多回答一些相关问题或抽时间发表一些相关话题文章,敬请关注。

最后的最后,“人的一生充满劳迹,但我们还必须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以此和各位同行共勉,切勿在工作中丢了性命,也切勿在各种嘈杂的声音中丢了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