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将统一预约挂号,看病“一码通”!

今年天津市推出多项医疗惠民举措

统一预约挂号平台

看病就医将实现“一码通”

从市卫生健康委获悉,今年天津市将推出多项医疗惠民举措,建设全市统一预约挂号平台,推动建设居民电子健康码应用,逐步实现看病就医“一码通”;围绕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肿瘤等慢性疾病,细化单病种分级管理,促进诊治向基层下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推进家庭病床服务,重点为有需求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入户医疗护理服务。

知滨海

看视窗

推进分级诊疗完善双向转诊

据市卫健委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我市将继续推进分级诊疗,三级医院加强疑难病和危重症诊治抢救能力,逐步减少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患者占比,增加手术、急危重症的诊疗量占比。同时,完善双向转诊、明确转诊标准流程,实现转诊信息互通共享,将急性病恢复期患者、术后恢复期患者及危重症稳定期患者及时转诊至下级医疗机构。

今年,我市将通过推进建设医疗联合体,构建整合型医疗服务模式,以行政区为单位,由辖区二三级医院牵头,发展紧密型区域医疗集团或医共体,年内在涉农区建成1—2个管理紧密型医共体。另外,在持续加强胸痛、卒中、儿科等10个专科医联体建设基础上,将重点推进肿瘤、呼吸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麻醉、精神疾病的短缺医疗资源专科联盟建设。围绕老年人、慢病患者等重点人群,聚焦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重点病种,提高常见多发病诊疗能力,落实签约长期处方制度,提高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质量。

构建“健康云”推进“互联网+”

今年还将构建天津“健康云”,建设市级远程医疗平台,推动远程医疗覆盖所有医联体和远郊区级医院;推进“互联网+医疗”“互联网+家庭医生”“互联网+政务”等服务应用,启动“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支持医疗机构通过设置互联网医院为患者提供安全适宜的医疗服务。

接报后平均13分钟救护车到场

今年将全面完成120急救分中心建设,在现有69个急救站点基础上新建50个急救站点,全市新增50辆运行救护车。通过织密急救站点和增加运行救护车,提升患者拨打急救电话至救护车到达的急救反应效率,实现全市急救电话10秒接听率达到100%,接报至救护车到达现场平均时间降至13分钟以内。

关注:滨海视窗

2019年医保新政

一、2019年天津城乡居民医保患者在三级定点医院住院报销比例较2018年提高5%(由55%提高到60%)

二、2019年天津城镇职工在一个年度内患病住院(含门特病),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个人负担累计超过2万元以上、30万以下部分纳入城镇职工大病保险给付范畴。联网刷卡就医的,大病保险由医院代为报销。

具体报销标准如下:

三、城乡居民一个年度内在医保定点一级医院、零售药店和实行公立改革的二级医院(在区中医院就诊需办理门诊登记手续)发生的500元至(2018年3500元)4000元之间的符合医保规定的门(急)诊医药费用报销50%。

四、城镇职工普通门诊费用由2018年起付标准800元至最高限额6500元增加到7500元,6500元到7500元之间,不论几级医院均报销55%。签约家庭医生协议后报销比例增加5%。

如果你需要名片、需要画册,如果你需要印刷,就来方正彩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