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硬货分享)

很少有人是只靠智商或者只靠运气做到注会考试成功的,对于希望顺利通过注会考试的同学们来说,不仅需要智商和运气,更需要的是正确的方法和不懈的努力。一个人如果没有做成一件事,要么是他不能坚持,要么是他坚持的方法不对。因此,我希望能为同学们提供一个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帮助大家顺利通过注会考试。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最重要的是把它学活,要从教材中的知识点和做过的习题中,概括总结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自己的见解,能够独立解决财务问题。要从被动的学习状态进入到有自己认知的主动状态。不能永远停留在只会做你见过的试题,而要能够举一反三,灵活应对。要想获得上述活学活用、应对考试的能力,最根本最有效的就是刻苦学习。一些合理巧妙并且并且适合自己的方法与经验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但绝不可以本末倒置,所有考生都在苦苦追寻一条最通畅、最快捷、最有效的捷径,但最捷径的路还是脚踏实地的看书、做题和思考。就具体的学习来说,下面的几个环节是很关键的。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1、 熟知教材内容,排除疑难问题阶段

认真阅读教材内容,首先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把教材看一遍,不用太记忆,只是把书中内容都看到,不一定都看懂。通过第一遍看书主要是对教材内容有了一个大概感性的认识,做到心中有数,知道教材中讲了哪些内容,哪些内容估计对自己有难度,如果自学而不参加培训是否能够啃下来。这一阶段需要做的主要工作:(1)对章节知识的整体把握。在对教材内容有了基本了解的基础上,还要结合手头的辅导用书了解本章历年考试情况,对考试重点和相应分值进行把握,对本章在全书中的分量做到心中有数,对全章内容框架、逻辑结构、总体脉络有个更感性的认识,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的放矢的学习:(2)划分层次以点带面。教材内容中有重点和非重点的区别,但绝没有考和不考的区别,针对重点采取集中时间彻底攻破的策略,就是在短时间内速战速决;针对难点采取迂回曲折中循序渐进,一次不行就再来一次的策略;针对热点采取反复阅读中慢慢掌握,每次反复中不断加强理解的策略;在突出重点、把握难点、强化热点的过程中,对于承前启后的基础点已经渐渐渗透,以点带面地将全书的内容串连起来,对全书进行回顾的时候,就会发现整体知识基本尽收眼底,重点难点层次清晰。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学会做题。众所周知,CPA考试以其题量大、难度高、通过率极低而著称,为更好地适应这一考试现状,平常一定强度的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选择一些质量高、具有一定难度的习题进行反复演练是顺利通过考试的一个重要前提。但在不同的阶段要分别进行不同层面的训练,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章节同步训练。

在复习当中,看书是基础,但要想将本章考点深刻掌握,并在考场上灵活运用,做一些习题是必不可少的过程。看完一章后配合着做一些章节同步习题,在做题中掌握和记忆有关的内容,攻克有关难点,不要成为下一步学习的拦路虎。

完成本章节习题后还要针对性地看一遍书,通过这样的反复,把看书过程中许多似是而非、似懂非懂的考点具体化。做题检验了本章节内容的掌握程度,有避免了因看书不仔细造成的漏洞。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练习题到底做多少为宜,这是很多考生朋友关心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基础较好、领悟能力较强、报考科目较多又没有太多时间的朋友,只能有选择性地做一些综合性和难度较大的题目,已达到以点带面、融会贯通,便于归纳出规律和方法的的目的。但在教学中发现至少80%以上的朋友是属于非会计专业或者在职学习的。

因此,要尽快把握财务成本管理的精髓,必须保证相当数量的练习。通过强化练习可以增强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能力,把原来没有理解的内容理解了;增多知识点,把原来不了解的内容了解了;增强记忆力,把一些过去没有记忆下来的重点内容强化记忆;增强归纳总结能力,强化练习有利于系统的归纳和总结题型或专项问题,大部分总结都需要习题来验证;增加熟练性,有平时的强化练习,临场才会解题迅速。争取时间,适应变化。

通过两边看书和做题或者通过参加培训以后,将教材中的疑难问题解决了,重点问题明确了,但这仅仅还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状态。这是学习的第一阶段,即本书的"第二部分精讲篇"和"第三部分题库篇(客观题集训)"要做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2、 总结提高,融汇贯通阶段

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学得灵活,善于变化,将前后各章节联系起来,刻舟求剑肯定是行不通的。对书中内容与基本习题有了基础学习之后,就要从整体上把握这门学科。先看每一章都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总结为几个大的知识点,每个知识点下又涉及哪几个公式,哪几种方法,有几大块理论等。每一块的核心内容又是什么,自己是否已熟知。如果尚有欠缺,就要重新认真阅读此章,直到清楚了解为止。到了这一程度,解题应开始逐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应该是对基本知识已有比较熟练的掌握,可以从整体上有自己的处理主张的阶段。这一阶段要从机械地学习书上的知识点转到可以有自己熟练的思考、分析、判断和运用。当然开始时很吃力,但慢慢就会好很多,慢慢就能在不断完善之中建立起一个自己的广阔的思考模式,能够融会贯通,从整体上有自己的想法。这一阶段的训练主要是跨章节习题训练,通过做跨章节综合性大题,将大章化为小节,将一本书当作一章来重新贯穿一下,不断刷新改进自己的知识体系,整本书以自己灵活的思路来把握每一道题,而不是以见过的题型往上套。这是学习的第二阶段,即本书的"第三部分题库篇(主观题集训)"要做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3、 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阶段

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以后,第三个阶段就需要进行模拟测试,考证历年试题,然后对专项问题、重点题型进行归纳和总结。这个阶段应在把教材内容学透、学扎实、前后融会贯通的基本功底牢固之后,系统而快速地提高学习效率。

(1) 考前模拟测试。经过前两个阶段的学习,在对全书整体内容有了较好的理解并具备了一定的解题技巧的基础上,进行考前模拟测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在进行模拟测试是要注意:一是闭卷,不借助教材,不翻阅参考答案,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二是计时,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卷首做记录;三是完全模拟考试状态,在可能的情况下将每一个题目做完;四是记录成绩,通过核对答案和解析对测试进行评分并记录,以便做横向比较;五是测试总结,着重分析错误找出差距,进行有针对性的拾遗补缺。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2) 考证历年试题。为了了解考试的整体要求,包括题量、题型、深度和广度,在对历年试题的考证中要注意:①关注题型、题量、分值的变化。②关注重要考点。通观历年试题,虽各年有变化,但总有些考点是年年必出。③列表研究考试趋势。将近三年考题中出现的主观题所涉及的考点通过表格进行列示,结合本年度教材新增及变化内容等因素,对未来考试的趋势进行把握。④注重解题过程。在对历年试题的考证过程中,要注重积累解题思路、答题路径和思维方式,通过积累解题方式越来越丰富,思路越来越灵活,通过考试的信心也越来越大。⑤勤于总结。大家可能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觉:我上周做过的题怎么今天又做错了呢,或者说还是没思路呢,这样的题到底得做多少才能会呢?才能记住呢?或者说一合上书就不清楚这本书到底讲了些什么呢?非常的无奈。总结就能解决这些问题,勤于总结会大大提高做题的效果,如果你勤于总结,做题时会有这样的感觉:题目摆在面前,不可能一点思路都没有,首先看属于哪方面的问题,然后看已知什么条件,进而联想自己平时的总结,该用哪种方法、哪个公式来计算,这样有助于快速而准确的解题。总结要因人而异,一般不要总结太多的问题,面面俱到,依个人学习的细致程度和基础而定,总结的内容可多可少,只要是有规律性的东西、一些通过做题得到的验证的正确结论和某类题型的解题思路提炼出来的都可以总结。这是学习的第三阶段,即本书的"第三部分题库篇(模拟题集训)"要做的工作。

注册会计师《财务成本管理》的学习方法

综合以上三个阶段的学习过程,基础测试练的是基本功,提高测试练的是综合能力,对历年试题的把握和模拟测试是考前的预演,三者相辅相成齐头并进,这是能够顺利通过考试的关键所在。

想了解其他注册会计师信息?留言给奥仔吧(。-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