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辑有多重要?来看看这些被剪辑拯救的电影!

在好莱坞,很多大导演会有一切拍摄指导的权利,就是没有最终剪辑权,可见好莱坞对剪辑有多看重,从剪辑诞生之日期,电影有了二度,甚至三度创作的可能。

而今天说的这些电影,要不是因为出彩犀利的剪辑,恐怕上升不到经典的高度,大概率会沦落为平庸。

《爱的成人式》

如果只看前100分钟,你一定以为这部电影只是个平常套路狗血爱情片,然而这部戏以结尾五分钟扭转整个故事,恶意反转,套路爱情,猝不及防。

《爆裂鼓手》

第87届奥斯卡最佳剪辑 —— 现代剪辑的典范,全篇大量的特写,大特写衔接,甚至有跳轴镜头的极端运用,极度反常规的衔接操作,剪出了师生两人“相爱相杀”的纠葛,并斩获了奥斯卡最佳剪辑。

《上帝之城》

第76届奥斯卡最佳剪辑提名 - 这部2002年横空出世的巴西电影着实让人眼前一亮,手持镜头的晃动感结合天马行空的动静处理谱成了一部风格异常出彩的桑巴舞曲。

《谍影重重3》

第80届奥斯卡最佳剪辑 - 电影这门视听艺术进入21世纪后,创作者开始渐渐不拘泥于老旧的学院派风格,奥斯卡也开始打破了自身的标准(按照以前惯例,一般获得最佳剪辑的电影都会拿到最佳影片),谍影重重作为一部动作片,能斩获奥斯卡开始证明好莱坞对现代剪辑的认可,谍3是系列的剪辑巅峰,大量的虚焦镜头,甩镜头,重复打斗镜头……都在现代剪辑立下了新的标杆。

《梦之安魂曲》

如果选一个最懂蒙太奇的导演,我会选达伦·阿伦诺夫斯基,他的电影思路基本都是从剪辑出发,去构建一个符合主题的故事,梦之安魂曲的高潮平行剪辑营造出了剧本无法写出来的戏剧张力 —— 不用文字,只用镜头就可以让一段影像深入骨髓。

《记忆碎片》

其实记忆碎片这部电影在本身的镜头语言上并不出彩,它的剪辑亮点是戏与戏之间的衔接,诺兰也是拍出了剪辑对一部电影的重要性 —— 剪辑是对电影的再创作。

《龙纹身的女孩》

第84届奥斯卡最佳剪辑 - 提到在剪辑上出彩的导演不能不提大卫芬奇,芬奇的后期班子应该是好莱坞最强了,《搏击俱乐部》《社交网络》《消失的爱人》……都是视听风格特别独特的作品,往往他的电影第一个镜头就打上了芬奇标签,芬奇是个完美主义的导演,标准是整部电影几乎不用手持镜头,摄影机的运动轨迹要完美匹配演员的动势,而且他是个特别注意“音画错位”的导演,声音和画面的独特处理是让他剪辑风格独树一帜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