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男”秦昊,让人不得不爱

说来也巧,不到半月,第六代导演王小帅、娄烨纷纷携新作而来。要说跟这两位大导最有关联的演员,那必属“文艺片专业户”秦昊了。

从王小帅导演的《青红》开始,到娄烨导演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三部王小帅,四部娄烨,秦昊游走在角色各异的文艺片之中。


这是“从青春期到成熟期的整整黄金十年”,这十年,我们记住了老在娄烨电影里演“渣男”的秦昊,也在文艺片之外,爱上了这位演技纯熟的多面演员

1

“渣男”的进阶


秦昊在中戏96级本科班里有个“秦艺谋”的外号,成绩好、点子多。那时,自从听了老师一入学对他们的嘱咐——“除了斯皮尔伯格,只有陈凯歌、张艺谋的戏,你们才可以出去拍,否则就要在学校排话剧”,秦昊和一帮男同学就剃了光头,在学校安心演起了话剧。




这位把阿尔·帕西诺当作偶像、想做姜文那样演员的青年,一毕业就自带傲骨,“一年推掉八部戏”“第二年又推掉三部”,那时才25岁的的秦昊,因为“挑戏”就此成为圈内神人,毕业三年,一部戏都没接到。当时,他的同班同学章子怡已经凭借《我的父亲母亲》《卧虎藏龙》走进了国际影坛。

一次偶然的机会,秦昊跟王小帅有过一面之缘。王小帅评价秦昊“身上有种飘摇不定的状态,以及年轻人玩世不恭的阴郁气质,让人有兴趣去一探所以”。

就这样,秦昊在2004年出演了那时在国际上刚拿下大奖的王小帅导演的《青红》,在这部以上世纪80年代“三线建设”为主题的电影里,秦昊演了一位抽烟、烫头、穿喇叭裤、戴蛤蟆镜的“潮男”,电影里的混小子,也因此第一次走上了戛纳的红毯。




“渣男”的进阶之路是从拍摄娄烨的电影开始的。

《春风沉醉的夜晚》里,秦昊演了一位多情而孤傲的同性恋。电影剧照是影片经典的片尾,近景处秦昊这迷离的双眼、忧郁的气质,把一个从爱到狂热到被轻易击垮走向现实平静的沧桑感演绎得十分到位。




大多数情况下,你没法用道德评判去指认角色的好坏。娄烨对秦昊也是“真爱”,这种“真爱”是建立在对演员的认知和信任基础上的。接下来的《浮城谜事》里,秦昊就演了一位史无前例的大渣男,三观尽毁到这位多情的男士有两位妻子还不够,还有小三小四小五……在“你爱他,他爱她,她爱他”的循环中,秦昊就这么有说服力地完成了这一角色。




你不相信狗血剧情不要紧,关键是对这一如此有魅力的角色还竟然在心理上情感认同了,谁,能这样诠释出人见人爱的“渣男”啊!

到了《推拿》

,秦昊的演技更是出神入化,闭着眼,演绎了一位有着笑中带泪悲剧性命运的盲人。为了外型上更接近角色,秦昊需要戴上定制的隐形眼镜,还要保持高频次翻白眼的动作,在此基础上,面部表情又要演出圆滑世故和诙谐喜感的复杂性。


秦昊曾说,喜欢跟娄烨合作的一大原因,就是娄烨导演“他特别惯着我,很多戏都是即兴的,我想怎么演就怎么演”。秦昊的即兴,在《推拿》里可是好好发挥了出来。

有演技又敬业的“渣男”,在这月上映的《风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可是又奉上了一出好戏。秦昊在电影里饰演里了一位身家百亿的富商,有了钱,“渣”技也跟着更上一层。

论“渣”——一边跟生下自己孩子但是跟别人结婚的前女友毫不避讳地生活在一起,一边连被自己利用的情人怀孕流产都不知;论敬业——拍车厢内的打戏时,秦昊的牙都被打掉了一颗;论演技——情人被活活烧死时兔死狐悲的眼神,堪称全片最大的亮点镜头。

演多了娄烨的片子,外界对生活里的秦昊早早就有了“渣男”的误解,不然这一个个角色怎么能如此让人信服。但在娄烨导演看来,他认识的秦昊,私底下可与这些角色有着巨大的反差,他形容秦昊为“东北小爷的心”,带着大大咧咧,又有着固执的细腻

2

从“小众”到“大众”


从2015年开始,“渣男”秦昊逐渐开始尝试不同类型的电影:

2016年,他是《火锅英雄》有点受气包性格的许东,摇身一变就可以是《234说爱你》里和林依晨谈情说爱的设计师李曜;转而到2017年在《解忧杂货店》中饰演活在内心小世界里的画家浩博。




同年,秦昊也终于圆了毕业初期的“大导梦”,成为陈凯歌导演的镜中人,在《妖猫传》里饰演负责串起整个故事线的陈云樵;紧接着又在去年,被岩井俊二选中,在《你好,之华》中出演执拗深情、既隐忍又耐人寻味的温柔作家尹川。




但是,抛开这几部开始让观众面熟的电影作品,秦昊第一次被大范围观众讨论,是作为伊能静的老公,这对特殊的姐弟恋,一下子把秦昊推到了吃瓜大众的面前。




人生的转折,还出现在决定接受拍电视剧这件事上。当时刚拍完电视剧《如懿传》的周迅,劝秦昊不如去试试电视剧,毕竟那时市场可以选择的好电影剧本并不多。但那时,“小众”的秦昊一度因为“争议”以及没有“流量”,几次在最后选角阶段被排除。

但秦昊说:“那我就去努力改变市场对我的认知吧,有幸的是,行业还是不乏勇敢者,愿意给秦昊这个机会。”

于是有了《无证之罪》,有了《沙海》。秦昊“无人问津”的情况正式出现了转机。

秦昊在《无证之罪》中饰演的警察严良,比恶人聪明,还比恶人更“恶”、更“狠”。这种“痞混”让观众看到了“不文艺”的秦昊,也促使秦昊走出那个“文艺世界”。在剧集开始的一场戏中,前妻寄养在他这的儿子把混混打伤了,秦昊看到之后上去就抡儿子一下,还把儿子给打见血了。乍一看有点不着调,但实际上既征服了混混,又保住了儿子,聪明,下手又狠。




去年,秦昊出演了《沙海》里的吴邪一角,从定角时的争议到播出后嫌弃吴邪戏份太少,睿智沧桑、狠中带萌、稳中带皮的“沙海邪”秦昊,成为南派三叔小说影视改编里多版“吴邪”一角中,唯一一个不油腻又有惊喜的中年版吴邪。



这两年里,秦昊马不停蹄接了八部风格迥异的戏,每一部作品播出后市场都给了他出乎意料的反馈。

其中大多数对他的演技都是赞誉有加,而他在各种作品中千人千面的形象,已经很难再用某种特定的戏路去界定演员秦昊的风格。



从当年的挑剧本挑导演到如今接演网剧、上综艺,“小众”秦昊正式走向了“大众”。

有人说这种转变是他向现实低头了,是从“任性”转向“成熟”的一种成长。

似乎有些道理,但却不尽然如此。




秦昊长了一副并不斯文的长相,也许是因为他之前的角色都“太渣”,从看起来“不是好人”到演的都“不是什么善茬”,很快让观众认为“这就是秦昊本来的样子”。

但秦昊在试着用自己对于演员和自我的认知解释:过去的他是和自己较劲、拧巴,现在他是审时度势,跟着时代走。




他的审时度势,“审”的是角色,“度”的是剧本,至于“时代”,也许就是他曾说的那句:“现在感到不一样了,找过来的案子再也听不到(流量)这两个字了”。

对于自我,尽管“文艺”是过去几年最高频次描述他的词汇,但秦昊说自己“一点儿都不文艺”。


秦昊说,文艺是个很好的东西,但它应该是内在的,而非表面,或者被标签化。

可以是送完米粒上学,在蒙蒙细雨的早晨,去看一场久违的电影;也可以是在微博上向伊能静高调示爱:我字丑,能不要再写信吗?对你的爱不是随便巴拉巴拉就能写清楚的;还可以是曾经搭飞机半睡着时遇到乱流,斜睁着眼看全机摇摇晃晃。他想了一下父母,想了一下过去,确认没做过什么委屈自己的事,便安心地在晃荡里继续睡。


实际上,秦昊也有着东北人天生的幽默感,他特能聊天,不仅不忧郁,反而自带有趣的灵魂。

他爱打游戏,很难想象一向沉稳内敛的秦昊竟然在《声临其境2》中剑走偏锋,走引观众爆笑不止的路线……

如果非要说“文艺”这个标签,他觉得这是一种态度,是对于任何人和事都真实、不造作、不强求的态度。就像伊能静曾经对他特点的总结:“强大”“自由自在”“我谁也不伺候”

或许这三点可以对号入座,分别为“对他钟爱的家庭、对他享受的生活、他不屑的那些剧本”。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秦昊毕业的十九年里演了这么多被人骂的“渣男”,可依然有大批少男少女前仆后继为其倾倒,一位有魅力有个性的演员,哪怕“渣”,也要爱一场啊!


-END-

作者丨爱上不回家的人

(部分图片来源见水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