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医务工作者推荐: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魏路清

魏路清,男,汉族,1960年5月出生,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现任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兼任武警部队呼吸和危重症医学中心主任。1984年8月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后在该校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并获医学博士学位。先后获得天津市第二届人民满意的“好医生”、军队院校“育才金奖”、武警部队“优秀党务工作者”、“基层建设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荣立个人一等功、三等功各1次。

他是白衣天使,大爱无疆,始终把患者当做亲人。对于魏路清来说,最大的幸福与成就感不是当多大官、挣多少钱,而是抢救了多少危重病人、治愈了多少疑难病患者。一名重症患者因重症肺炎伴多脏器功能障碍入住医院综合ICU,入科后,魏路清第一时间查看患者,及时组织全院大会诊和病例讨论,邀请北京及天津地区专家会诊,综合专家意见,制定了详细的治疗方案。由于患者需要做特殊检查才能确定病情,但当时天津还做不了这种检查。为不耽误病情,魏路清亲自赶往北京疾病控制中心,把患者的检验标本与有关专家一起探讨,在患者治疗初期,魏路清更是每日坚守在患者床旁查看病情,每一份检查、经验结果亲自查看,并安排经验丰富、专业技术能力强的护理人员专人护理,直到患者转危为安。在参加医院医疗队赴藏巡诊中,他克服高血压、高原缺氧、水土不服等高原反应,跨越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口,行程1000多公里,巡诊7个哨所及防区,为数百名官兵进行查体、健康教育及健康咨询,赢得了藏区官兵的普遍赞誉。

他是卫勤战士,能打胜仗,始终把生命举过头顶。2003年“非典”期间,时任沈阳军区医疗队副队长、北京小汤山医院二病区主任及专家组成员的魏路清,不顾自身被SARS感染的危险,每天到患者床前查房,参加危重患者会诊和抢救,并经常做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受到了患者的信赖与好评。在他的带领下,全科医护人员浴“毒”奋战,共救治“非典”患者70余人,创造了第一批收治患者、第一批出院患者、收治患者总数全院第一的“三个第一”的佳绩,因成绩突出荣立个人一等功,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首都抗击非典先进个人。正是有了这次特殊经历,2013年1月驻津某部突发流感,作为呼吸科专家,魏路清第一时间发现、及时上报,为上级及时做出防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在随后的防控诊治工作中,他担任治疗专家组组长、专科主任,与其他专家一道研究制定治疗指导方案,全程指导病人诊断治疗工作,坚持每天床前查房,昼夜值守在医院,带领全科医护人员连续奋战一个多月,高标准高质量实现了总部首长的决心意图。

他是医学专家,潜心研究,始终致力于卫生事业。疑难病人的诊治和危重病人抢救是衡量一所医院医疗水平的重要指标。从事呼吸ICU工作30年来,魏路清一直致力于间质性肺疾病的临床及基础研究,到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后,他带领科室人员积极开展小切口开胸肺活检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对肺纤维化病人的诊断技术、血液净化对急性中毒病人的救治技术,使许多疑难、复杂的间质性肺疾病患者得到诊治,大量中毒、危重患者得到救治,赢得了广大患者和医疗同道的信任与认可,科室间质性肺疾病和中毒急救技术特色走在了国内前列。经过10多年的努力,综合ICU病区规模由建科初期38张床位的一个病区,发展为118张床位的3个病区,在诊治呼吸疾病的同时,承担全院危重病人的综合抢救。个人先后承担国家、武警部队和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多项,获军队和武警部队科技进步奖、医疗成果奖10余项,主持译著1部,编写、编译专著5部。所带科室多次被评为先进科室、先进党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