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歌声》那年《春天的故事》还记得吗?

“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在前不久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颁奖曲目选用了《春天的故事》,可谓打破惯例又恰到好处。这首改革开放的代表歌曲,以恢弘的气势展现了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飞速发展的壮丽诗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光辉图景。词曲作者如何在1992年改革之初创作出这样的经典?在《流淌的歌声》现场创作者道出了春天的故事背后的故事。

史诗级叙事歌词谱曲很难,几经酝酿终于灵感爆棚

只有非凡的时代,才能够催生非凡的灵感,诞生出经典流传的艺术作品。作为大型原创时代记忆音乐节目,《流淌的歌声》节目将过去40年众多经典歌曲的创作者请到现场,分享歌声背后的创作背景与故事。《春天的故事》词作者之一叶旭全、曲作者王佑贵也来到了现场讲述春天背后的故事。在1992年改革之初,首版词作者蒋开儒受报道影响来到深圳,看到了深圳的飞速发展变化有感而发,完成了《春天的故事》的初稿,发表在了当时的《深圳特区报》上。

(词作者之一叶旭全、曲作者王佑贵在舞台上)



在作品发表之后,蒋开儒曾多次拿着作品找到王佑贵进行谱曲,王佑贵都婉拒了。“内容写得挺好的,但是呢,它不像诗,也不像词,而且一句有十几个字,作为一个歌曲,很难去谱曲,一开始我是完全没有感觉。”但一次偶然的机会,王佑贵用方言找到了灵感的光临,和蒋开儒一起只用了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初版创作。

(叶旭全、王佑贵分享创作故事)



第一版的作品参加了广东省青春歌曲创作大赛,然而在深圳赛区就落选了。好歌不能被埋没,于是王佑贵找到了老搭档叶旭全。“这是一首好歌,基础非常好,只是需要再做一些调整。”叶旭全回忆,经过打磨之后,再次送选的作品获得了比赛的金奖。

(叶旭全、王佑贵致意时代之声)



童声演唱别具一格,清新嗓音一秒迎来春天

在节目现场,《流淌的歌声》请到了在广州拥有悠久历史的小海燕合唱团演绎了这首经典的改革开放代表作,熟悉的旋律、清脆的童声,唤醒了春天般的明媚光景……

小海燕是历史悠久的童声合唱团,成立于1978年,可以说也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慢慢成长起来的,在过去的40年里,他们获得了很多的奖项,也曾多次出访美国、英国、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将他们的歌声带到世界各地。

(小海燕合唱团演绎《春天的故事》)



改革开放激荡40年,流淌的旋律里凝聚着时代的光辉,想听懂这些歌,读懂时代的过往,关注广东卫视《流淌的歌声》倾听更多不凡创作者的故事与心声吧!12月29日起,逢周六21:10,广东卫视《流淌的歌声》带你重温经典,品读歌声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