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高材生弑母案:“完美”这张画皮,祸害了多少家庭?

文|泡芙(砍柴书院专栏作者)

4月26日,那个弑母凶手“学神”吴谢宇终于在重庆落网。

事隔三年后这起案件,再次回到公众眼球,引起网上一片哗然。

有骂声、有心痛、有同情,像一根刺深深扎入人心。

2016年吴谢宇用异常缜密的手段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得知真相后,吴谢宇的亲友和同学都不相信他会是凶手,甚至有同学向记者说:我情愿相信自己杀人,也不相信他会杀害自己母亲。

吴谢宇从小到大在所有人眼里就是“学神”,文理科都异常优秀,英语GRE分数更是高达全球前5%,就算在学霸扎堆的北大也是较较者。他不仅成绩非常好,体育成绩也出色。

据吴谢宇高中同学回忆:他做事非常认真努力,所有事都用最高标准要求自己,什么都要做到最好。

他不仅各方面条件优秀,还非常懂事有礼貌。

有邻居回忆:几年前去谢天宇家中见他母亲。他极认真在练字,看到有人进家门,立马站起来说“阿姨好”。

为什么这样一个完美的孩子,却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真相不得而知,但根据多家媒体报道谢天宇的家庭情况还是能发现一些蛛丝马迹。

母亲谢天琴是一名中学老师,身为教师的母亲平时表现要强、刻板,道德洁癖。

在某种意义上谢天宇虽然聪明,但是他的一切“完美”还要得益于母亲的极度克己和自律。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说:有多克制,原始冲动就有多可怕。

这也能说明,吴谢宇在逃避追捕的过程中,他做了很多让人想象不到的事:

从亲友那里把母亲当年三次拒收的父亲去世慰问金骗回。

和性工作者谈恋爱,还拍摄大量性爱视频,并打算用12万向对方提亲。

买大量彩票,并去酒吧兼职男模陪酒。

“宇神”完美无暇,可是那只是一张画皮。

曾看过一部电视剧《黑暗者3》里,学霸吴洋杀害了自己的母亲。

吴洋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是母亲拉扯他长大,他从小到大都被母亲严格要求着。即使人已经二十来岁,但是生活仍牢牢掌握在母亲的手里。

比如:吴洋得了一个生物学大奖,妈妈高兴的如自己获得一般道:当初我让你读这个专业没错吧。

晚上朋友约他吃饭,必须6:50之前回家,如果到了6:45还没回来,就会发短信提示:洋洋,注意时间。

吴洋好不容易有个出国读博士的机会,以为终于可以脱离母亲。没想到母亲却选择辞职在家照顾他,并打算跟他一起出国。当看到两人吃饭时,背景白板上密密麻麻每天需要做些什么的时间表时,真得让人触目惊心。时间安排已经到了连什么时候要上厕所都需要规定时间。

吴洋不是别人眼中的妈宝男,即使再完美,也只是母亲的撑控的傀儡。他曾说: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实现母亲的愿望,我是母亲最好的作品。

后因恋爱被母亲扼杀,他的阴影被放大,心里开始扭曲计划杀害母亲。

有心理学家曾说:人未表达的情绪永远不会消亡。他们只是被活埋,并将在未来以更加丑陋的方式涌现出来。

有网友回忆自己的经历:

从小到大母亲就对我要求很高,我上学这些年,再大的病,都不让我请假,我也从没请过一天假。我的青春期没有叛逆过,所有人都认为我乖巧懂事,成绩优异,但是那种来自家庭的压力和制约让人觉得非常难受。

太完美的人是不存在的,尤其那种在别人眼里很完美的人,只有在阳光下才能遮挡住自己的“影子”。但影子一直存在,而且会越来越庞大最后挡都挡不住,吞噬了人性,走上极端。

过于完美只发生在想象中,现实的常态,除了平淡,就是千疮百孔的劫后余生。

我曾和一个控制欲较强的母亲聊天。

她问:你是学心理学的?你说,我该怎么管孩子呀?他太不听话了,告诉他怎样做更好,偏不听,真气死人了。

我劝说:他能有自己的主见是好事,也许可以先讨论如何去看到自己关于“管”的动力和行为模式。

她非常抗拒道:你是说不要管他?我不管他,他不知道会成为什么样子。我想他更加优秀,以后比我更好过,难道有错吗?

我突然明白为何她的孩子是正在一起玩的一群孩子中最叛逆的一个。

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学中提出:精神由三大部分构成——本我(即动物本能)、自我(平衡本我与自我作用)与超我(即道德权威的约束)。

当超我过于强大,自我将会越来越弱小,平衡性也会越来越差。

也就是说:如果来自父母等权威的力量很强大时,将会吞噬掉孩子越来越多的自我。这样的孩子会越来越偏离自我从而心里扭曲变形。

作家周国平曾说:与孩子做朋友,才是做父母的最高境界。

他称自己是一个“痴父”,平常很喜欢与女儿谈天说地。

父女俩的交流内容,从孩子小时候好奇的“童话世界里真有七个小矮人?”到“十万个为什么”等话题,到孩子渐渐长大后开始好奇“生命有多长,为什么会有人?”到“生命的意义和爱到底是什么等深刻的主题?”

他和妻子很少在家看电视,平时偏爱阅读,女儿从小耳濡目染也很喜欢阅读思考。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引路人,大多时候家庭教育比老师对孩子的影响更加强大。

周国平几乎不带女儿上课外班,对孩子也很少操心,但成绩依然很好。老师曾好奇问他:孩子这么优秀,你是怎么教育的呢?他不假思索的回答道:从来没有教育过,也不要求她有多优秀,平时也就是和孩子多玩玩。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好的父母是天赐的运气,可以让我们有一个好的心理基础。

比起你修饰的外在美,我更喜欢有着真实瑕疵,却散发出对生命自信从容的你。

爱孩子,让孩子的内心温暖富足,懂得欣赏生命,热爱生活,是父母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记得在一期的少年说里,被一对父女感动到落泪。

当时有一名在读初一的女孩儿徐卓媛,自信满满地站在勇气台上对着爸爸说:

爸爸我出生的时候,你登顶世界第六座高峰——卓奥友峰,把其中的卓字送给我,当做我的名字。在我两岁的时,你把登顶珠峰时陪伴你的氧气瓶送给了我。2008年你把你传递过的,奥运火炬送给了我,10岁生日时的拉磨谷之行,11岁时你带我去了你漂流过的黄河源,今年我12岁了,你带我登上了我人生中,第一座5000米的雪山。

谢谢你,让我忧无虑地成长,让我见到了那么多壮丽的风景,今年你带我和妈妈,一起去了西藏,那里真的很美,今天我站在这里,就是想和您约定等我十八岁了,咱们父女俩一起去登珠峰,好不好。

台下爸爸激动道:卓媛,你就是上天送给我最好的礼物,谢谢你宝贝。

心理学大师罗杰斯认为:爱是深深的理解和接纳。

父母能给孩子最好的,不是规划好的完美人设,更不是未来的完美生活,而是看起来很抽象却充盈的爱。

这些充盈的爱会在孩子心里播下一颗对生命充满热情的种子。

也许是当孩子面对一丛鲜花时,会怦然心动的情怀。

也许是当孩子看到一座高山时,会惊叹于它的壮观。

也许是当孩子看到岸上缺水的小鱼时,会伸出手拯救它们的生命。

孩子,我不需要你有多完美,我只想你能爱上自己的生命,并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体验什么是真实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