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最高分电影出炉,《海蒂和爷爷》治愈上线

作者 / 1674

“像你这样特别的女孩我还是第一次见。”

130多年前,瑞士儿童文学家约翰娜·施皮里落笔写下了一个阿尔卑斯山少女的故事,130多年来,这个女孩和她那自由的灵魂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在我们内心深处,都曾经或者正在住着一个像海蒂一样的女孩,代表着我们心灵最炽热和最返璞归真的一面。

作为这个经典童话的最新电影演绎版,《海蒂和爷爷》将于5月16日上映。一百多年来,这个故事改编的影视版本多达20多个,但时至今日,我们更加需要海蒂的故事,电影市场也正在等待这样的电影。






经典IP推出最新电影版本,

屡破纪录堪称系列最佳

作为闻名世界的经典童话IP之一,《海蒂》不仅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畅销全球,更早已成为影视改编领域的宠儿,从默片时代开始,好莱坞就将海蒂的故事搬上银幕,依据此IP改编而来的儿童剧、音乐剧、歌舞剧、电视剧、电影、卡通片等不计其数,而《海蒂和爷爷》是该IP影视化改编历史上的最新并且最佳作品。

影片由阿兰·葛斯彭纳执导,阿努克·斯特芬、布鲁诺·甘茨、昆林·艾格匹、安娜·申茨等主演。其中瑞士小演员阿努克·斯特芬凭借这部电影初登大银幕,这个眼神清澈、笑容开朗,还有微微龅牙的可爱姑娘被称为新一代最完美的海蒂。与此同时,由于影片另一位主演“元首” 布鲁诺·甘茨今年年初离世,因而这部影片也成为他在内地的银幕遗作。




截至目前,影片烂番茄新鲜度100%,并被称为最真实还原原著的一部改编电影——“这部改编自《海蒂》的电影,完全遵循了《海蒂》的原始蓝图,即使在这个时代,它也展现了如诗如画的美景、自由自在的牧羊人和耀眼可爱的海蒂。”




不仅如此,《海蒂和爷爷》还一度成为瑞士影史票房榜第五,同时更是瑞士有史以来最成功的出口电影,影片出口美国、法国、意大利等50多个国家,全球观影人次超过240万。

看回国内市场,影片未映先热,目前在豆瓣上获得超八万观众给出的9.1高分,并且入围豆瓣TOP250,还一跃成为厉害改编作品综合评价中的佼佼者(豆瓣评分甚至高于秀兰·邓波儿版《海蒂》),被网友盛赞:“专注于人物的情感与内心。这才是艺术真正动人的地方”“五颗星根本不够用”,由此对于影片质量可见一斑。






强大IP魅力构筑永恒时代童话,

还原生命最本真的模样

回看《海蒂和爷爷》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的票房与口碑双优成绩,首先与其强大的IP基因密不可分。作为传世经典一般的文学名著,《海蒂》是与《鲁滨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小王子》等齐名的经典文学读物,在这一IP支撑之下,除了文学版本的迭代演化、影视作品的层出不穷,《海蒂》更赋予了时代与市场不同的扩展面,例如《海蒂》故事的主要发生地迈恩费尔德依傍在阿尔卑斯山山谷内,每年有超10万名游客慕名而来,甚至瑞士旅游局局长也说“海蒂给瑞士的旅游业帮了大忙”;除此之外,海蒂更成为全球广告商青睐的代言形象,包括奶制品、玩具、餐饮、旅游等在内的不同行业纷纷热衷于使用“海蒂”形象,其知名程度堪比可口可乐、麦当劳这样的国际知名品牌。




而细究“海蒂”这一IP的魅力所在,正是这个故事所呈现出来的世外桃源般的清新气息,以及整个精神内核当中对于亲情和友情的珍视,对于自由和勇气的向往,以及对于真诚和热情灵魂的追寻,而故事的主人公海蒂,正是集这些美好于一身的集中表达。




在这个故事里,海蒂是大山的女儿、亦是自然之子,她是生命力、勇气和善良的象征。面对倔强而固执的爷爷,海蒂用热情融化了他;面对体弱多病的富家少女克拉拉,海蒂用善良治愈了她;面对顽皮又贪吃的牧羊男孩皮特,海蒂用开朗感染了他……在那个世界里,海蒂仿佛是行走人间的天使,生活在这世上绝美的阿尔卑斯山间,以自己金子般的内心打动着身边的人,也正是因为有海蒂的存在,故事的结局里每个人都过上了比从前更加美好的生活。

故事当中的海蒂虽然是一个具象的人物,但实际上海蒂更代表着一种精神和一种态度,面对现实世界的冷漠与残酷,海蒂的故事教会我们积极与乐观,面对真实生活里的无奈与苦楚,海蒂又教会我们永不言弃、坚持奔跑,这个风一样的女孩儿和天苍苍野茫茫的连绵山脉融为一体,为我们描绘出一副天高水长的旷世美景,传递出一种达观向上的生命力量。没有人不爱海蒂,那是因为没有人不爱生命最赤诚的样子,而海蒂,恰好把生命最真挚和最具活力的一面展现了出来,并且感动着一代又一代后来人。




若从社会层面来看,《海蒂和爷爷》所呈现出来的,又是乡村与城市、贫穷与富有、自然与文明、健康与疾病等种种对立关系当中的社会状态纪实。这个世界不可能永远维持在公平状态,对立统一就是时代进化的方式,身处其中的我们该如何自处又该如何自慰,这个答案在《海蒂》的故事当中也早已给出,当生命精灵海蒂穿梭于多种对立关系当中时,她豁达开朗的处事态度既化解了矛盾,更升华了对立角度的情感关系,营造出一个温馨美好的世界。所以说,这个小姑娘绝不简单,而这个所谓的童话故事,其实也远不止童话那么简单,因为往往在许多时候,越简单的事其实越深刻,越简单的道理其实越难以付诸于行动,但是当你看完这个故事、这部电影,你又会恍然大悟,原来《海蒂和爷爷》早已把一切都说明了,感动和感悟早已放在故事当中,只是我们有时候忽略了。






新时代下的治愈系感动,

献给所有人的温柔童话

所谓经典,正是由于其永不过时,永远具有指引和教导意义,就像过往的每个时代当中,都曾出现《海蒂》改编的经典版本,如1937年秀兰·邓波儿主演的《海蒂》,再如1993年由迪士尼发的《海蒂》,还有1974年高畑勋导演的日本动画《阿尔卑斯山的少女》也是公认的高口碑改编作品,而眼下我们这个时代,正缺少属于我们的海蒂的故事。




从如今的电影市场发展现状与观众口味变化趋势来看,优秀文本与真挚情感内核相结合的电影正迅速崛起,例如去年的现象级电影《我不是药神》,借由小人物视角进行故事讲述,在结合社会现实话题下倾注对于普通人生存状态的关照,拥有深情内核;再如今年春节档爆款《流浪地球》,虽然身披科幻大片外衣,但是电影讲述的依然是一个中国化、本土化的生命斗争故事,亲情、友情、家国情等汇成影片的情感主脉,感动了所有人。回看近年市场上出现的大小爆款电影,无一不是在优异质量之外更拥有情感加持,情感既是与观众沟通交流、形成共鸣的桥梁,更是对观众进行心灵和精神指引的有效方式,能够动人的电影一定拥有真诚的情感,这已经成为当下电影市场的一道定律。

而对于《海蒂和爷爷》来说,这同样是一部品质优良、情感丰富的电影,而且影片更别出心裁地借由孩子的视角来反观现实生活,其所呈现的内容更加客观真实,同时背后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也更加真诚和热烈。在海蒂身上,我们会看到自己曾经拥有或者始终向往的生活或品质,实际上,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也都有一个像海蒂一样的天使,但在生活的杂音中,我们有时忘记了她的存在,以致失去了最本真的自己。海蒂似乎肩负着一个使命,那便是唤回我们的本真,寻回对于生活最初的希望与感动。




除此之外,影片更将阿尔卑斯山梦幻般的景色收入镜中,蓝天白云、青草如茵,翱翔天际的雄鹰、悠闲踱步的牛羊,还有依山奔流的溪泉、遗世独立的木屋……每一个景致都美不胜收,每一处角落都写满了诗意,此情此景更成为《海蒂和爷爷》被赞不绝口之处。




每一代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海蒂,《海蒂和爷爷》定档于5月16日,我们这个时代的海蒂要来了。这一次,电影除了对于原著的经典还原与呈现,更符合新时代下观众的观影需求,抚慰那些在当下快节奏社会下,以“丧”为常态生活的观众,治愈当下成年人的疲惫心灵。

所以《海蒂和爷爷》上映,不止献给孩子,也献给成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