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迫式的爱究竟有多可怕?看朱雨辰就知道了

最近一个综艺节目《我家那小子》火了,不是因为别的,竟然是因为朱雨辰妈妈无微不至的爱。

朱妈妈每天早上要四点起床给儿子熬梨汁坚持了十年。

朱雨辰拍戏走到哪里,母亲就跟到哪里,她要让儿子吃自己亲手做的饭。

也许这样的母爱值得每个人歌颂,它平凡而伟大,但一份伟大的母爱真的正确吗?

或许她该问问自己的儿子想要什么?而不是,儿子一旦违逆她的意思就是叛逆。毕竟在自己眼里好的,并不一定就适合自己的儿子。

朱妈妈已经70岁了,一直为自己对儿子的付出感到骄傲,在节目里自豪地细数自己的贡献,说她现在还可以抵两个菲佣,她在用生命照顾朱雨辰。

但这些举动如果没有让儿子幸福多少,它又有什么意义呢?爱不是应该让对方感到轻松吗?

39岁的朱雨辰至今单身,不得不说有一部分是朱妈妈的功劳。

其实这样的朱妈妈在中国还有千千万万个‍


比如之前有位朋友抱怨自己的母亲就总是强迫自己吃各种东西,而自己明明不喜欢。

不管是在外面吃东西还是在家里吃饭,母亲总是会剩一些,然后说自己吃不完了,全部倒儿子碗里。不管他怎样反抗“我吃不下了,”“我也吃饱了”,“我不喜欢吃这个。”

是这些话是到不了母亲那里的,因为他的母亲总是在以为儿子是因为减肥才不吃的,她怕儿子吃不饱。

如果他稍有抗议,姐姐也会在一旁苦言相劝“还不是为了你好,想让你多吃点?”

或许他真的吃不下了呢!或许他真的不喜欢吃呢!真正的为你好不应该是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对方,那不是分享,那是强迫。


沟通后的爱才更理智


如果分享加了强迫性,那就不是分享了。

既然父母把好东西都给了自己,我还不领情,我还生气,我真不是人。

这种强迫式分享不仅给了孩子焦虑,还会让双方产生隔阂。

那为什么这么多人依旧如此呢!


真正的爱是给对方想要的,是让对方舒服,是既满足对方的同时也能满足自己,而不是把自己喜欢的强加给对方。

只满足自己内心的爱,那不是爱是自私。

最后那位朋友告诉他母亲,自己真的不需要零食,当他想吃的时候会告诉母亲。虽然有点内疚,也觉得这样对不起母亲的苦心。但长痛不如短痛,之后听说他和母亲再也没有因为这种事发生过争执。

也许有时明确一点表达自己的需求,就不需要再喝十年的梨汤了。


关注即问在线,学习如何与孩子正确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