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银幕上 “黑白两道”的上影老演员

在“十七年”时期的影坛上,“工农兵”题材主导银幕,不少从国统区过来的演员为适应新的政治要求,纷纷按照剧情改变戏路,几乎形成了他们一辈子固定的表演套路:要么是正气凛然的主角,要么是凶神恶煞的反派。但在上影却有一位老男演员,在他一生拍摄的70部左右各类题材的影片中,英雄与凶神都扮演得惟妙惟肖,他就是被人称为 “玩转黑白两道”美称的冯奇。

《二百五小传》(大同)饰程胡民

《斩断魔爪》饰潜伏特务李好义

冯奇(1924---2015 年,北京人)小时侯是个京剧迷,15 岁就上台表演杨老公公角色,亮相于北京“广德楼”戏院。因父亲早逝,家中生活日趋艰难,为求生计, 冯奇18岁那年,趁长春大同剧团在北京演出之机,前去报考,以其声音宏亮、口齿清楚、有一定表演才能,当场被录取为见习演员,开始了他的演艺生涯。以后他靠跑码头、走江湖为生,先后在上海艺人旅行剧团、济南影联剧团等团体任演员,演出过《雷雨》、《家》、《日出》、《原野》、《秋海棠》、《林则徐》、《还我山河》、《梅萝香》等话剧。1945 年开始从影,华北电影公司当见习演员。1947 年考入上海国泰影业公司,参演的第一部影片是《古屋魔影》 警长。国泰期间,他先后演了《谍海雄风》茶房、《黑河魂》校长、《一帆风顺》 董振生 、《二百五小传》 程胡民 、《失去的爱情》 王根生 、《女儿春》李子桂、《青灯怨》荣发、《鸳鸯剑》李子彤、《再生凤凰》琴师等10部影片。

《山间铃响马帮来》饰区委书记

《南岛风云》饰­游击队员云大禄

冯奇从1952 年入上影,至1984 年退休,参演过40部左右影片。从《长虹号起义》党的地下工作者,到《铁道游击队》游击队副队长,从《山间铃响马帮来》区委领导,到《舞台姐妹》认认真真教戏的老艺人;从《南岛风云》胆小怕事的游击队员,到《红色娘子军》恶霸势力打手,从《阿诗玛》为有钱有势人做阴凶的媒人,到《春苗》不顾农民死活的坏医生钱济仁,在表演艺术上,冯奇的特点是可塑性强,影片中亦反亦正,自如穿行于善恶之间。如在影片《红色娘子军》中扮演的老四,既是打手,又是奴才,但他并没有呲牙咧嘴,也不一味奴才相,在南霸天跟前惟命是从,在洪常青面前色厉内茬,对待琼花时又判若两人,先是狐假虎威,怒眉瞪眼,后是大献殷勤,笑里藏奸,最后将琼花毒打关进水牢。这个老四的性格并不是单色调,而是多色彩的。

《母亲》饰老杨

影片《舞台姐妹》中,大雪纷飞,北风呼叫,一只乌篷船内,老艺人邢师傅弥留之际,注视着他的女儿春花、徒弟月红手中的旧戏本千叮泞万嘱咐,用虚弱而平静的语调说完了最后一句:“清清白白做人,认认真真唱戏。”这个镜头没有音乐的烘托,人物也不作临死前的痛苦状,观众却为风雨飘摇中相依为命的师徒一掬同情之泪,冯奇成功塑造了一个历尽人间沧桑、献身于越剧艺术的老艺人形象,这与他有着深厚的京戏功底是分不开的。影片《春苗》中扮演的一个破坏新生事物,卑微而阴险的人物钱医生,那句“病人腰疼,医生头疼”的台词,大家肯定有印象吧,哈。这里撇开当时拍摄影片的政治背景,仅就演技而言,冯奇的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戏剧效果。据资料,一次冯奇去医院看病,给他看病的医生当面就冷嘲热讽:你还会来看病,你还是自己给自己看吧!你把我们医生演得这么坏。《红色娘子军》《舞台姐妹》《春苗》这三部影片都是谢晋执导的,一个配角演员能多次被大导演相中,足以说明导演对他表演艺术的肯定和信任。

上影期间,冯奇还在演员剧团演出过《风雪夜归人》《上海屋檐下》《万水千山》等话剧,并为 《日本最长的一天》、《 战斗的乡村》等译制片配音。退休后,他又参拍过 20 多部影片,一生参演过近百部影视剧,其中电影 70 多部。角色相对来说,反角给人印象较深,如《林冲》中出卖林冲的陆谦、《七月流火》中的特务头子、《蓝色档案》中写“虎”字的鬼子冈田、《一副保险带》中的盗窃犯会计、《李四光》中既温文尔雅、又心怀叵测的政客等。可以这样说,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厚的生活积累是他从事电影表演创作的源泉,对话剧、京剧、评弹等姊妹艺术的爱好丰富了他电影表演创作的手段,他没有经过任何艺术院校的培训,也没有学历文凭,揣着一股执着的追求精神和事业心,一步步玩转银幕上的“黑白两道”。

《红色娘子军》饰狗腿子老四(右)

《舞台姐妹》饰邢师傅

《蓝色档案》饰鬼子情报官冈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