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知道浙江绍兴,了解绍兴概况

“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绍兴是一个 神奇的地方。说起绍兴,令人神往;走进绍兴,让人陶醉。

绍兴是一座拥有 2500 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是“没有围墙的博物馆”、群 星璀璨的“名士之乡”,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酒 乡、桥乡,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1982 年绍兴被列入国务院首批公布 的 24 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1998 年又成为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曾荣获 联合国人居奖、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和最佳中国魅力城市等称号。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位于浙江省中北部,西接杭州,东临宁波。 绍兴交通便捷,距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仅 30 公里,陆路交通纵横发达,内河 航道联网成片。2013 年 10 月根据国务院和浙江省政府批复,绍兴市部分行 政区划实施调整,由下辖的“一区五县市”变为“三区三县市”,即越城区、 上虞区、柯桥区和新昌县、诸暨市、嵊州市,总面积为8256平方公里,人 口 495.6 万。这一调整使市区面积由原来的 362 平方公里扩大到 2942 平方公 里,市区人口由原来的 65.3 万增加到 216.1 万。绍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所 以这里四季分明,气候湿润,光照充足。

绍兴有悠久而深厚的历史文化。早在 7000 年前,这里便已经栽培水稻, 是中华稻作文化的发源地。4000年前,立国始祖大禹在这里治水成功,会 稽诸侯,安葬长眠。大禹陵由此而成了历代中华儿女的祭祖朝圣之地。2500多年前,越王勾践在这里卧薪尝胆,筑城强国,终于成为春秋霸主。秦始 皇一统天下后,在越地设立了会稽郡,还不远千里,巡越祭禹,留下了不 朽的《会稽刻石》。汉晋南朝时期,这里因诞生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 序》而成为书法圣地,因诞生了越窑青瓷而使中国成为世界上发明瓷器最早 的国家,绍兴还是江南的佛教传播中心与全国的铜镜铸造中心。隋唐五代时 期,这里是文人墨客趋之若鹜的好地方。《全唐诗》的 2200 多位作者中,有 400多位慕名而来,流连忘返。南宋时,宋高宗赵构曾将这里作为临时首都, 1131 年又将自己的年号赐给这里,升越州为绍兴府,绍兴之名由此而始。

绍兴有丰裕而独特的旅游资源。全市现有旅游景点 200 多处,其中国家 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1 处,国家 5A 级旅游区 1 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0 处。绍兴旅游最具魅力的特色:一是古城。绍兴古城建于公元前 490 年, 历经2500年而城址未变,格局依旧,在全国极为罕见。古城内遍布古宅、 古台门、古遗址、古街巷,体现了绍兴独特的古城神韵。绍兴还保留了许多 典型的水乡古镇,尤以安昌、东浦、柯桥等历史文化古镇最具代表性。在安 昌古镇,明清老街依河而建,全长1747米,沿街有各式传统老店,还延续 了绍兴千百年的乡风习俗。二是水城。绍兴是一座漂在水上的城市,水是绍 兴旅游的灵魂。水中乌篷,水上石桥,水边社戏,是水乡绍兴独有的迷人风 情。总投资 12 亿元、全长 12 公里的市区环城河,水清可游、景美可赏,尤 其是晚间坐水乡画舫畅游彩灯照耀的环城河,现代水城的风采更是迷人。绍 兴有湖泊30多个,尤以镜湖为最,现已建成绍兴镜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又以鉴湖最为著名,是绍兴黄酒制作的主要水源,目前已开发成国家 4A 级 旅游景区。有水必有桥,绍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桥乡。在绍兴,桥的数量是 威尼斯的 5.5 倍,平均每 1000 平方米就有 6.3 座桥。清朝光绪年间,8.32 平 方公里的府城内,就有 229 座石桥。而今,全绍兴尚存古桥 703 座。建于南 宋的八字桥,是我国最早的水上立交桥。全长 70 多公里的古纤道,是绍兴 最长的石桥。难怪桥梁大家茅以升先生发出了中国古桥“几尽见于此乡”的 赞誉。好水酿好酒,早在2500多年前,绍兴便已酝出了堪称国酿、天下独 绝的黄酒,是中国黄酒的故乡。而今,每年的立冬,还会举行隆重的“中 国绍兴黄酒节”。作为浙江省首批特色小镇之一,即将开建的绍兴黄酒小镇 (东浦)项目总投资 50 亿元,将融生产观光、展示体验、文化创意、休闲旅游为一体,从而推动绍兴黄酒产业的提升、转型、发展。三是名城。绍兴是 名副其实的名城,出了很多名人。明代文学家袁宏道赞誉这里“士比鲫鱼 多”,毛泽东主席称绍兴为“名士乡”。从中华商圣范蠡,到东方哲圣王充; 从书圣王羲之,到诗圣陆放翁;从三不朽王阳明,到民族魂鲁迅;从学界泰 斗、人世楷模蔡元培,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周恩来,可谓才俊辈出,数 不胜数,绍兴俨然成了圣人、伟人、名人的摇篮。整个科举时代,绍兴走出 了 2238 位进士,其中文武状元 27 位。在清代,以绍兴命名的特殊人才群体 “绍兴师爷”,遍涉中央朝廷到地方衙门,以至于形成了“无绍不成衙”的美 谈。时至今日,绍兴籍的中国工程院、中国科学院院士有69位之多,在全 国地级市中独占鳌头。

绍兴有富饶而多样的物产资源。绍兴是丝绸文化的发源地与纺织之乡。 而今,绍兴化纤面料的年产量与纺织品的出口额,均占了全国的近十分之 一;印染布的年产量占了全国的近三分之一,领带的年产量更是占了全国的 十分之九。这里在东汉时便开始产茶。而今,绍兴茶叶远销海内外,年出口 量占了全国的近三分之一。这里生长的数万棵千百年树龄的香榧,既是绍兴 的市树,也是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绍兴还是中国春兰的故乡。养兰品 兰,弘扬兰文化,已经成为绍兴人的日常生活。兰花因此而成了绍兴的市 花。绍兴还有新昌“小京生”花生、嵊州小笼包、诸暨西施豆腐、上虞松厦 霉千张与章镇小酱瓜等。这些既充满独特地方风味,又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 特色产品,是绍兴人奉献的物华天宝,正逐步成为旅游消费者的尤物。

近年来,绍兴旅游深入推广“老绍兴醉江南”的旅游品牌,不断拓展旅 游产品,积极推进旅游项目建设。针对不同阶层、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游 客,推出主题鲜明的旅游专线,如青少年学生喜爱的“鲁学研修游”;书法 爱好者参加的“书圣寻踪游”;城市忙碌者向往的“龙华寺禅修”;打造江 南特色水城,重点发展“水城游”;兜率天景区、杭州湾海上花田、白塔湖 国家湿地公园、绍兴温泉城等项目建成开放,更是进一步丰富了绍兴的特色 旅游产品。

如今“互联网 +”时代更使绍兴旅游触网生电,风生水起。“绍兴旅游” 微信,设计了国内首个彩色二维码,成为绍兴旅游服务专家,为游客提供导 航导览、语音讲解、游记攻略、优惠预订等服务,微信支付购票已成常态,智慧讲解深受游客点赞。借助网站、微博、微信等自媒体平台,绍兴正积极 加快“智慧旅游”工程,开展旅游宣传和营销互动,2015 年接待国内外游客 7275.94 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 762.37 亿元。

古城绍兴,风情无限。江南水城,回味无穷。只要您踏上这片神奇的土 地,您一定会感受到绍兴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