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区举行《大运河口述史》开机仪式



4月23日下午,《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开机仪式在漕运广场举行,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杨静、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建闯出席开机仪式。





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淮安区作为完整见证了邗沟肇始、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的城市,留下了极其丰富的运河文化遗产。为推动大运河文化遗存保护、弘扬文化价值,区宣传服务中心和淮安人网联合申报了《大运河口述史》影像数据库项目,目前已被列入今年全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目标责任状。该项目突破了以往大运河保护主要聚焦于对地图、河道、闸口等实物进行搜集和整理的做法,更多的关注大运河的建设者、享用者和文化传承者主体,运用现代影像技术记录那些蕴含着人的智慧、情感和生命体验的有温度的故事。数据库的建成既可用于当前和未来的大运河研究,也可用于公共教育服务,为普通百姓所观赏和运用,推动大运河文化广泛持久的传播与传承。



张建闯在开机仪式上说,《大运河口述史》的摄制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希望摄制团队注重挖掘大运河淮安段悠久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讲好淮安运河故事;确保拍摄质量,在细节上精益求精,在质量上严格把关,努力打造出集“思想性、文化性、观赏性”于一体、堪存堪鉴的精品力作;同时认真总结有益经验,为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开展大运河口述史拍摄工作发挥好示范带动作用。




淮安人网站长、大运河文化网络志愿者代表王忱介绍了网站投身大运河文化建设的做法。他说,近年来,淮安人网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城市历史文化资源,加大对城市文化的宣传,通过淮安风光年历的拍摄、《淮安人网》、《淮安味道》公众号每周一期的“淮安记忆”和“建国七十周年淮安发展变化的系列影像”等诸多活动,提升人们对家乡的认知和自豪感。由淮安人网网友拍摄的一系列大运河主题相关的作品在全国性的比赛中屡获大奖,其中《运河渡口》、《萧湖风光》分别获得2018年中国社科联和北京网信办举办的《我身边的运河故事》征稿比赛中荣获“十佳图片奖”和“十佳视频奖”以及近十幅作品在《画意淮安》全国摄影大赛中荣获入展作品奖。他代表大运河文化网络志愿者承诺:尽我所能,忠实记录,保护遗存,为大运河文化非物质文化珍贵资料的留存、传播、共享作出自己的贡献。


活动现场,张建闯向大运河文化网络志愿者授旗,并与市委宣传部长、新闻出版局局长杨静共同为《大运河口述史》开机揭幕。

《大运河口述史》将在

淮安区发布、淮安人网和淮安味道公众号定期推送。


制作:淮安区宣传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