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有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一个人吗?

经常会有朋友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西王母和王母娘娘是一个人吗?在商代出土的甲骨文卜辞中,我们其实可以发现祭祀中地位仅次于最高神帝的是东母和西母。那么东母和西母到底是谁呢?其实到现在都是不能确定的。目前比较主流的是两种说法,一是东母和西母分别是《山海经》中记载的太阳神羲和和月亮神常羲。二是西母就是《山海经》中记载的西王母。据古老的《山海经》描绘:“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善啸,蓬发戴胜,是司天之厉及五残。”感觉西王母只是外形“像人”,却长着一条像豹子那样的尾巴,一口老虎那样的牙齿,满头乱发,还戴着一顶方形帽子,是十分凶恶的神。早期的西王母形象正好可以看到对西方戎狄民族的“妖魔化”处理,由于是古老民族,不论装扮还是习俗都很原始,因此,西王母的神话形像在各个历史时期变化都很大,甚至可以怀疑不同时期说的西王母是不是同一个神仙。不过仔细想想,对西王母的定位一直还是“靠谱”的:西方世界、死亡和灾难,不老和长生,种种元素其实都有一定关联,这些就是西王母的“神”的职能。

《山海经》中西王母

说到西王母,我们可以在《山海经》《穆天子传》和《汉武帝内传》看到有关记载。从这些文献中,我们可以推断西王母本是半人半兽形,后来慢慢成为人形。而且西王母最早是主刑罚灾疫之神。后羿取不死药的故事也与她有关。凡是有关美女的传说,就少不了绯闻,西王母虽说贵为天仙,也逃不了这一铁律,更何况她有着失败的婚姻。黄帝时代若干年后的夏朝,一个叫后羿的盖世英雄来到了昆仑山,他和王母发生了什么故事,一直没见到记载,但可以肯定的是,后羿是带着不死药下山的。西王母为什么要后羿不死?这个问题大家不妨考虑考虑。但可惜的是,后羿没吃上不死药,死于非命,枉费了王母的一番苦心。


西王母与周穆王

远古时期道路不通,昆仑山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人烟罕至,后羿之后的千百年间,一直没有凡人上山。突然有一天,一个白马王子出现在了王母眼前,他就是周穆王,中国古代最著名的自驾车旅行爱好者。周穆王风流潇洒,见多识广,爱江山更爱美人,听说西王母是绝代美女,所以特来拜访。据《穆天子传》记载,周穆王赠西王母以白圭玄璧,两人同游瑶池,言谈甚欢。周穆王还在山上立了块碑,上刻“西王母之山”几个字。上古之时,相当于人类的童年时期,人心纯朴,喜欢直抒胸臆,从周穆王这块碑上,我们仿佛看到了现代小屁孩在电线杆子上涂写“xxx我爱你”的身影。分别之日,西王母和周穆王深情对唱。西王母唱道:“白云在天,山陵自出,道里悠远,山川间之,将子无死,尚能复来。”由于汉语的演变,古代的通俗唱法在现代人眼里成了拗口的文言文,但爱情这个东西,古今中外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用现代的情歌就可以很好地诠释西王母的歌词,那就是:“跑马溜溜的山上,几朵溜溜的云呦;莫说青山多障碍,万水千山总是情;今日离别后,何日君再来?“面对西王母的深情,周穆王唱道:“予归东土,和治诸夏,万民平均,吾顾见汝,比及三年,将复而野。”意思是说,我的任务是团结诸夏部族,治理万民,等这一切安排好了回来见你,大概要三年吧。这歌唱得冠冕堂皇,其实不过拿国家和人民当挡箭牌——谁不知道周穆王是有名的浪子,驾着马车一年到头到处自助游呢?换今天的歌词,这段就象《大约在冬季》:“你问我何时归故里,我也轻声问自己。不是在此时不知在何时,我想大约会是在冬季。”——谁知道是那年冬季?果然,周穆王玩弄了西王母的感情,到死也没再来过昆仑山,给西王母的心灵留下了一个难以愈合的伤口。说到这里不能不提东王公,老婆婚外恋闹成这样了,他都没露面,看来两人的关系是彻底没治了。

东王公与西王母

所谓光阴似箭,韶华易逝,这几百年一过去,西王母对周穆王的思念估计也渐渐淡了,凡间另一位君主汉武帝进入了她的视野。《汉武帝内传》中记载,西王母见汉武帝有志学仙,便下凡赠与武帝蟠桃数只,并教给他长生之道,看样子是想和汉武帝一结良缘。恋爱中的女人是美丽的,所以汉武帝看到的西王母“天资掩霭、容颜绝世”;恋爱中的女人又是温柔的,东方朔在汉武帝指使下几次偷桃,却都没被王母惩罚(比较:孙悟空偷桃遭到残酷镇压)。但是随着交往的深入,王母发现汉武帝“形慢神秽,脑血淫漏不淳”,恐非仙才,只好忍痛和他断绝了关系。


到了晋代,道教神仙体系的创立阶段。《枕中书》正是把西王母纳入了道教神仙体系。成为了元始天王之女。也就是成为了盘古的女儿。总的来说,从《山海经》到《穆天子传》到《汉武帝内传》最后到《枕中书》其实都是西王母形象的演变而已。道教的神仙体系也比较混乱,从西王母和东王公也可以看出。西王母在道教神仙体系中是女仙之首,东王公是男仙之首。有种说法,西王母是东王公的妹妹。而东王公是否是玉皇大帝也不敢肯定。玉皇大帝在道教中是地位仅次于三清的四御之首,也是道教中神权最大的天神。但是在民间信仰体系中呢,西王母成了玉皇大帝的妻子。玉皇大帝在中国民间信仰中,是最高天神。


《神仙传》、《墉城集仙录》、《历世真仙体道通鉴》等文献中记载王母共有二十三个女儿,其中有五人已明确身份。如南极王夫人、云华夫人、太真夫人、云林右英王夫人、妙用真人;另一些中国民间传说中,七仙女、织女也是西王母的女儿。


在民间传说中,大多流传有西方女儿国的故事,实际指的就是西王母国,这是一个古老的部落国家,所谓女儿国,并不是说全部由女人组成的国家,而是祖祖辈辈由女人担任首领的国家。历史的文献记载,不容否认五帝时代,确实存在着一个西王母国。这个国家,从有记载的文字分析,她们从黄帝开始,直到周穆王时代,约有2000余年的历史。当然,不一定是个国家,也可能是个少数民族部落,不过部落的规模和影响一定很大。夏代,在西北地区还兴起一个独立于夏的国家,这就是周先祖公刘在陇东建立的政权。他们同西王母国山水相连,亲邻相帮,和平共处。此时,西王母国的政治中心已移于泾河上游的泾川、平凉一带。公刘曾和儿子庆节同去西王母国访问,互相交换庄稼、林果种籽。西王母国人民积极学习周人农耕技术,一部分人由游牧逐渐走向定居,由牧业转向农业。从此以后,西王母国民族开始出现分化。一部分同中原接界地区的牧民,转向农业,与汉民融合。一部分远在黄河上游的民族仍然过着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


西周初期,由于周人早已南下,西北五戎便越过陇山,向东侵犯。这五戎即义渠戎、郁郅戎、乌氏戎、朐衍戎、彭卢戎。周穆王曾率大军征讨,虏五戎王,后又将五戎安置于大原地(即今陇东黄土高原)。这五戎原先实际也属西王母国国民。他们进入中原以后,实行耕种,生产得到很大发展。后被义渠国统一,建立了春秋时期显赫数百年的西方郡国。在西周王朝的步步进逼下,西王母国虽然已经分裂成许多股少数民族部落,难以统一指挥,但国家的主体仍然存在。另据专家考证,直到民国时期,昆仑山南北仍存在着大量的女王部落。据科学家考证,那块地方在解放前还有有女人直接统领的原始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