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海关一季度查获11宗“洋垃圾”,近150吨被拦截在国门之外

据深圳海关所属皇岗海关统计,今年第一季度,该关已连续查获11宗固体废物走私案件,近150吨“洋垃圾”被成功拦截在国门之外。涉案的“洋垃圾”包括铜废渣、旧充电器、旧机电等,涉及物流、外贸等10余家企业。

皇岗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洋垃圾”是固体废物的一种俗称。一些企业为了高收益铤而走险,企图在口岸鱼目混珠走私“洋垃圾”入境。

禁止“洋垃圾”入境,从根本上铲除“洋垃圾”的来源,对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保障人民健康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该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查获的“洋垃圾”走私案件呈现 “三多”的特点。从走私手法来看,“洋垃圾”的伪装手段多,不少企业采取谎报、混报、瞒报等方式开展走私活动,海关在现场辨别固废难度比较大。

从企业类型来看,从事走私“洋垃圾”的企业多种多样,有的是物流公司,有的是外贸公司,还有一些是做实业的公司,这为精准打击带来不少压力;此外,查获的“洋垃圾”种类多,工业废渣、废旧塑料、旧机电等均是进口查验台的“常客”。


对此,皇岗海关落实海关总署关于严厉打击“洋垃圾”的有关精神,开展“蓝天”行动,全力围堵“洋垃圾”。为了打好这场“攻坚战”,该关主动应对、缜密部署,采取一系列措施有效遏制“洋垃圾”走私活动。

2019年2月20日,徐州某新材料有限公司委托两地牌货柜车以一般贸易的监管方式向皇岗海关申报进口旧拖车独立制冷机。

经验丰富的海关关员一看到申报品名就提高了警惕,因为很多旧款的制冷机会使用含氟制冷剂,而含氟制冷剂对环境尤其是臭氧层危害巨大,需实施逐批查验。

通过观察机器外部划痕,内部磨损情况,关员综合预判该制冷机极有可能存在谎报风险,第一时间联系深圳海关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专家来现场鉴定。经鉴定确认,该货物为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与申报商品品名不符。


2019年1月8日和1月9日,两辆运载着福州某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货物的车辆从皇岗口岸入境,申报货物均为铜精砂,这是皇岗口岸近年来第一次进口该类货物。

让海关关员感觉蹊跷的是,企业申报的该批铜精砂的原产地非铜矿原料进口常见国,且包装极其简陋,海关关员立即要求司机联系企业相关人员到场协助查验。

在询问过程中,当事人神色紧张、答非所问,进一步证实了海关关员的怀疑。最终,当事人承认此次两车进口所谓的“铜精砂”是为了走私“试水”。海关对两车货物取样送检,鉴定结果显示:“铜精砂”实际为处理含铜锌物料产生的灰渣,属于“洋垃圾”,两车共计近50吨。


皇岗海关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国最大的陆路货运口岸,皇岗海关长期处于打击走私“洋垃圾”的第一线,任务艰巨,责任重大。

下一步皇岗海关将持续保持打击“洋垃圾”走私高压态势,在这场打击“洋垃圾”走私的蓝天守卫战中,永不退缩,为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