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想得到的奥斯卡奖,却被这几位狠狠拒之门外,有教父马龙白兰度

奥斯卡。

这个名字深深刻在每一个电影人心中。

凡是有和这个奖项挂钩的导演、编剧、演员,那绝对是电影行业的明星。

自1927年,在电影巨头米高梅公司的推动下,成立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以来,奥斯卡就成为世界电影人梦寐以求的奖项。

米高梅电影公司

在中国,至今只有李安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能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也只有第五代导演的领军人物张艺谋和陈凯歌。

张艺谋凭借《菊豆》、《英雄》;陈凯歌凭借《霸王别姬》提名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在中国,估计也只有李安、张艺谋和陈凯歌了。

李安

在世界上,也只有电影王国——好莱坞获得过最多次的奥斯卡金像奖。

在2018年,我国将姜文的《邪不压正》送进奥斯卡,想要在其中斩获个奖项。

可是。

最终的结果也很让人失望,《邪不压正》一无所获。

虽然奥斯卡奖的地位确实很难撼动。

但是在奥斯卡奖的提名流程中,还是有很多黑幕的,毕竟奥斯卡的评委也是人,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人情。

在奥斯卡创立之初。

几乎前面的所有奥斯卡奖都是属于米高梅,这在奥斯卡史上是前所未有的,所以在开始的获奖作品中也很受争议。

主要原因就是奥斯卡奖是由米高梅电影公司发起的,当时米高梅可是好莱坞八大影视公司之一,在好莱坞电影中很高的地位。

当然,在今后的奥斯卡电影评选中,可以说也是暗流涌动。

就比如说《国王的演讲》和《社交网络》这两部电影,在没有公布最佳影片时,很多人都觉得最终的胜利者一定是《社交网络》。

《社交网络》这部电影由好莱坞导演大卫·芬奇执导,讲述的是Facebook的创始人扎克伯格从大学到创立公司时的历程,同时也包括和朋友的感情状况。

这部电影的出色之处就是剧情发展非常快,叙事结构十分紧密,但是我们看着却非常精彩,感觉大脑在高速运转。

电影中的每一次对白和辩论都感觉是机关枪在射击,非常刺激。

可惜在最终的评选中还是败给了《国王的演讲》。

这部电影是由英国导演汤姆·霍铂执导,讲述的是口吃国王约克郡公爵为了成功演讲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不得不说,这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励志片。

但就这样一部典型的英式电影,太跟随英国电影的俗套,没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所以人们才会对《社交网络》有更大信心。

最后的结果让很多人惊讶,其中不乏背后的公关力量。

《社交网络》

所以如今的奥斯卡,在公关能手的操作下,已经不能完全依靠影片的质量来判断最后的奖项了,其中充满着很强的不稳定性和悬念。

所以好莱坞顶级导演斯皮尔伯格在2011年奥斯卡颁奖典礼上说过这么一句话:

今天获奖的影片,将加入《码头风云》、《卡萨布兰卡》这些最佳影片的行列;而未能获奖的影片,你们也将成为《公民凯恩》、《愤怒的葡萄》和《愤怒的公牛》等经典影片中的一员。

其中包含着的,正是斯皮尔伯格对奥斯卡的一些失望。

斯皮尔伯格

不过在电影行业的导演和演员中,很多人对于人们梦寐以求的奥斯卡都很是看不起,有的导演甚至将奥斯卡小金人直接当做一块铁;更有甚者,直接对奥斯卡就是反对态度。

著名的编剧达克利·尼克尔斯是拒绝奥斯卡奖项的第一人。

在1935年,凭借《告密者》获得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项的达克利直接拒绝奥斯卡奖项。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当时好莱坞的编剧协会正在搞活动,这个活动就是罢工,其中有一条就是不能参加各种活动,达克利为了支持这次活动,拒绝了这次电影行业的最高奖项。

达克利·尼克尔斯获得的奖项

1971年,乔治·C·斯科特凭借电影《巴顿将军》中的巴顿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但是这位演技上的集大成者却把奥斯卡比喻为“滑稽的屠宰场”,根本就没有理会这次奥斯卡的邀请。

在奥斯卡颁奖晚会进行的时候,这位扛把子却在家看曲棍球比赛,好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一样。

乔治·C·斯科特的《巴顿将军》

两年后,也就是1973年,另一位扛把子出现了。

马龙·白兰度。

他凭借《教父》获得了当年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奥斯卡自然也邀请他了。

马龙·白兰度《教父》

可是老马并没有去,代替他去的,是一位印第安少女。

这位少女在这个晚会发表了一个演讲,就是希望在影视中不要再歧视印第安人。

等到这位少女走的时候,奥斯卡评委会才发现,马龙·白兰度狠狠地打了奥斯卡一巴掌。

歧视就艺术来说,艺术不能跟政治挂钩,这是错误的观点,所以老马一度备受争议。

印第安少女

之后就是时隔四年,导演伍迪·艾伦凭借电影《安妮·霍尔》斩获了奥斯卡的四项大奖,在奥斯卡史上是很少见的。

但是这位导演并没有去。

之后几次都有他的作品被提名,但是一直都请不动这位导演。

直到第74届奥斯卡,这位导演出现在了颁奖典礼。

这一次他是来介绍一位短片,这个短片是用来安慰受911重创后的纽约市民的。

伍迪·艾伦

之后这位导演说了一句话:

我能为纽约做任何事。

说毕。

台下全体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当然,还有一位很“嚣张”的老导演,就是法国导演让·吕克·戈达尔,当时奥斯卡要给他颁发终身成就奖,千方百计联系这位导演,所有的邀请信都是一去不回,最后问他的时候,还是他的妻子代替他发了言。

让·吕克·戈达尔

他的妻子安妮说道:

他不会去美国的,他太老了,你以为他会为一块金属飞那么远吗?

不得不说,就这句话,不知道得让多少为追逐奥斯卡奖项的人汗颜。

其实电影作为一个艺术,真的不必以为了得奖为目的拍摄电影,那样只会得不偿失,真正的导演、演员、编剧都只会为了电影艺术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