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坝: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的主战场!

4月10日上午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印度专列顺利从沙坪坝发出

这标志着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铁海联运平台

国际物流运输网络

得到进一步完善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已成为沙坪坝区

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

在市相关部门的支持下

继中欧班列之后

在重庆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的

又一次成功实践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铁海联运班列

自2017年4月开通运行以来

已累计开行875列

上行464列 下行411列

外贸货物货值

累计约4.3亿美元

内贸货物货值

累计约23.1亿元人民币

01

机遇

源于中新互联互通示范项目

2015年11月,中新两国政府签署《关于建设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框架协议》及其补充协议,正式启动以重庆为运营中心的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

通过与新方的对接,西部物流园与新加坡方面就构建新加坡海港—重庆铁港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形成初步合作设想。

2016年6月,正式成立“重庆铁路—广西北部湾港—新加坡海港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两国三方联合工作组。

紧接着,西部物流园与广西北部国际港务集团正式签订了重庆铁港—广西北部湾联动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02

陆海新通道

成中新合作示范推进项目

2016年9月

中新第二次联合实施委员会在渝召开,会上审议并通过了中新双方共同推进“渝桂新”海铁联运通道建设申请。

沙坪坝区集全区之力,从各个层面助推国际物流园完成前期准备工作。

2017年5月10日,沙坪坝区和广西方面牵头组织的南向通道“渝桂新”铁海联运班列的双向测试成功。

这标志着南向通道将正式形成。

2017年7月,组建了南向通道铁海联运线路的运营平台公司。

与此同时,重庆、广西、贵州、甘肃四方也签署了《关于合作共建中新互联互通项目南向通道的框架协议》,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发展。

2017年9月,第一列“渝黔桂新”常态化班列从西部物流园区驶出。

铁海联运班列与中欧班列(重庆)共同构成了中国内陆的“开放之弧”,其辐射范围遍及“一带一路”沿线。

沙坪坝区也同时拥有了

铁海联运班列和跨境铁路班列

两条南向物流动脉

在全市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

占据了前沿位置

03

多方合作

建设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

2018年4月,共建南向通道合资合作备忘录签订,这标志着新加坡深度参与“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重庆邀请“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沿线的省份,携手共建,要把这一贸易新通道打造成跨国跨区域合作的成功典范。

在多方合作下,“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的建设,已经显现出其巨大的效益来。

2018年4月20日,一批来自越南的电子产品经通道运抵重庆,完成国际物流中转。

然后搭乘中欧(重庆)班列运往欧洲。

这是重庆首次完成铁海联运国际物流中转,被视为促进国际供应链从沿海向内陆转移的标志性事件。

至此,沙坪坝区也成为全市转口贸易的新据点。

在具体货源组织中,西部物流园将运营整车口岸的成熟经验引入了这一新通道。

6月20日

4台通过铁海联运班列运输的进口整车在重庆铁路口岸结束掏箱作业

6月22日

一列满载8箱、共200吨冻品的冷链班列抵达西部物流园,首次冷链运输测试宣告成功

7月14日,重庆有友公司自荷兰进口的冻猪皮通过铁海联运班列抵达重庆,“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冷链班列开始常态化运行。

如今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

各项服务设施和平台已日趋完善

沙坪坝

在“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建设中

占据了主战场的地位

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

↓↓↓↓↓↓

主办单位:沙坪坝区新闻中心

总编:董敏 | 副总编:孙平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