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窑村挖出十条龙,如不装假龙头其价值意义更高


河北省邯郸市,姜窑村挖出十条龙,如不装假龙头其价值意义更高。


河北省邯郸市古石龙景区位于邯郸县三陵乡姜窑村西,景区中已陆续发掘出一大九小10条石龙,大龙在正中间,九条小龙左五右四,以相等距离依次排列,布成了规则的“巨龙阵”。
这些石龙由当地村民烧砖挖土时发现。为首的大龙,高约2.5米,宽4.6米。在身体两侧,有巨大的龙爪。大龙与旁边小龙的间距大约在2.5至3米,而小龙之间则几乎没有空隙。
那条大龙的龙身,露在外面的部分只有30多米长。其余部分则绵延到了后面的山坡里,在山坡下的小洞中,隐约能看到泥土中的石龙骨节。
自古石龙发现以来,其形成原因便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三种: 一是人工制造说,二是地壳变化自然生成说,三是动物化石说。记者就此采访了古石龙景区和邯郸市文物部门有关人士,经过详细考察和论证,专家们最后认定,这些古石龙系天然形成的古河道钙化石。
对于龙头部分,有人认为,这些龙头都是后来人为制作的。还有人表示,当年并没有亲眼看到龙头。
专家称,古河道沙成形并不少见,但是像这样均匀断裂成如同巨型脊柱形状却极为罕见。如果能原样保留,供大家欣赏,其价值意义远比如今安上人造龙头要高。
据古石龙景区资料介绍,由于这些石龙均遭到一定破坏,挖掘时只有无头长身,村民说是伤龙,如今所看到的龙头都是几年前修复起来的。
据考证,覆盖在古石龙上的粘土层约为十米。而华北平原的沉积速率约为每年0.4毫米,因此形成这个土层需要2.5万年,再加上一些被侵蚀掉的土面,这些都表明:石龙形成于3.5万年前。